浙商银行

张天佐:肉类加工企业生产集中度加速提升

2013年01月04日 15:01  新浪农业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长张天佐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长张天佐

  新浪农业讯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长张天佐称,大中型屠宰和肉类加工企业虽然数量不足总量的10%,但是资产总额占60%以上,销售和利润占一半以上,前十名的企业占25%以上,生产的集中度正在加速聚集。

  张天佐同时表示,在资源、政策、市场三个方面的因素下,近十年来我国肉类加工业,不断的向畜禽养殖主产区聚集,肉类加工企业主营收入已经占到全国总量的84%,河南、山东、四川等生猪养殖的六个大省,猪肉产量占到了全国猪肉产量的将近一半。内蒙、河南、山东等等六个牛羊肉的养殖主产区占到了全国总量的54%,家禽也是一样的,山东、广东、江苏等家禽养殖基地,现在禽肉的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52.9%,肉类加工业区域化和集群化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而且还将继续向主产区聚集。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长张天佐是在2012年12月29日在北京召开“第四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做出上述表态的。(文/耕农)

  以下为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长张天佐演讲实录:

  张天佐: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刚才各位领导和专家在更高的层面上对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经营体系的创新问题做了很多新精彩的发言,给我们很多新的思路和理念。因为我们这次会议,我看来了很多企业的代表,特别是肉类加工企业的代表,畜牧养殖企业的代表。所以我想我在微观的层面上跟大家交流一点情况,就我国肉类加工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我利用十分钟的时间给大家做一个交流。

  实际上我国畜牧业发展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三十多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但扭转了养殖产品短缺,保障了国家的食物安全,改善了城乡居民的养殖结构,而且率先实现市场化的改革。这种改革引领了我们国家农业各个产业的制度建设,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经过这三十多年的发展,我们养殖业已经成为整个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伴随着养殖业的发展,我们肉类加工业也由小到大,不断的发展壮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去年年底,肉类加工规模以上的企业现在达到了3270多家,营业收入将近1万亿。在行业里面从事的就业人员超过90万人,特别是近几年大力的优化产业布局,丰富产品结构,强化技术进步,我国肉类加工业进入了一个转型提升的新的阶段。

  从未来得发展趋势来看,我认为有八个新的特点和趋势,看来我们搞企业的同志,在行业里面的同志都非常关注今后可能是什么样的趋势,这八个趋势:

  一个是肉类加工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我们国家现在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的城镇化率每年都在提高一个百分点左右,这样我们每年大概有两千万左右的人口,从原来的生产者变为消费者,我们每年还净增人口700万人,这种社会需求呈一种刚性的增长态势。

  另外一方面,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转变,我们国家现在食物消费的结构处在加快变化的阶段。对于加工食品的需求显著上升,从我们农产品加工业近十年的发展思路可以看到,我们年均增长幅度达到20%,今年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我们国内有关行业经济增速趋缓,在这种背景下肉类加工业都保持高速的增长,农产品加工业增长19%,肉类加工业增长了21%。但是从现在国家肉类加工业的产量来看,我们肉类加工制品占肉类总产量的比例还非常低,据我们统计核算只有15.6%,而发达国家达到40%以上的水平。所以我预计在需求的强力拉动下,我国肉类加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所以前景很好。我们的畜牧业面临着比较大转型,增长速度可能会趋缓,三十年的发展速度很快,这些年受制于疫病和运输成本等等这些因素,畜牧业的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但是我们肉类的加工业,无论畜牧业是增长,还是减少,我们加工业是快速发展的,肉类加工在整个肉类产量中的比重快速提高。

  第二个趋势就是产业加速向主产区聚集,在资源、政策、市场三个方面的因素下,近十年来我国肉类加工业,不断的向畜禽养殖主产区聚集,肉类加工企业主营收入已经占到全国总量的84%,我们河南、山东、四川生猪养殖的六个大省,猪肉产量占到了全国猪肉产量的将近一半。内蒙、河南、山东等等六个牛羊肉的养殖主产区占到了全国总量的54%,家禽也是一样的,山东、广东、江苏等家禽养殖基地,现在禽肉的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52.9%,肉类加工业区域化和集群化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而且还将继续向主产区聚集。

  第三个趋势是产品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居民对营养、健康、方便食品消费需求的增加,肉类产品的结构正在向多元化、优质化、功能化的方向发展,产品的细分程度在加大,深加工产品的比例在上升。目前从肉制品可以看出来,我们冷鲜肉的比重大幅度在提高,冷鲜肉与热鲜肉基本上是三分天下。随着我们组织工业化的发展,我们厨房设备化的推进,我们的调味食品、休闲食品、传统食品、特色食品,以及多功能的肉制品会快速增加,产品的结构会进一步的趋向多元化。

  第四个是生产的集中度在加速提升,近几年来我国肉类加工企业,通过重组兼并这些方法在加快提升产业的集中度。到去年为止,我们规模以上的屠宰和肉类加工企业,我刚刚说了是3200多家,其中大中型企业虽然数量不足总量的10%,但是资产总额占60%以上,销售和利润占了一半以上,前十名的企业占到了25%以上,前三名猪肉加工企业像双汇和雨润,它的销售收入已经占到总收入的20%以上,所以生产的集中度在加速聚集,这种态势仍然会继续下去,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企业强产业就兴旺,产业就强大,这是从各个行业发展的实践中看到的,所以任何一个行业应该培育一批领军性的企业,这些领军企业成长起来的过程中,一个方面可以加速产业和行业内部的分工。另外一个方面能够快速的提升行业的技术水平,我们的乳品之所以这几十年发展非常快,就是在几十年中成长了一批乳品企业。这几年我们肉类加工行业,也是因为有雨润、双汇几个大企业的带动,所以肉类加工行业发展非常快。

  第五个特点就是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近几年虽然我国的规模化养殖发展比较快,但是分散饲养的方式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和100头肉牛的规模化养殖比重,据我了解也就是40%到20%,在大量分散养殖的情况下,导致我们肉类加工企业质量安全难以控制,特别是从2006年以来加剧了加工生产企业的不稳定性和市场波动的风险,为了有效的应对养殖业生产和市场的变化,我们现在有一批家禽企业正在向产业的两头延伸,一头积极的采取自建养殖基地,或者是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原料控制基地。另外一头将物流配送和终端销售市场延伸,建立自己的供应系统。所以我认为这些企业都逐步向全产业链格局的方向在推进。

  第六个特点是技术装备水平快速提高,尤其是在肉制品方面,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实现了规模化、自动化、标准化、国际化,极大的促进了我国肉类加工业产品质量的提高,也形成了一批自己的品牌产品,也带动了我们国家屠宰、加工设备的技术进步。我们现在在肉类加工行业,我们国产化的肉类基地日益增多,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目前全国有一定规模,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肉类机械制造企业已经达到60多家,许多我们原来依赖于进口的技术装备。比如说我们的自动灌肠机、自动包装机、烟熏炉等我们现在全部能自主生产,并且很多产品出口到欧美和东南亚市场。所以我国肉类加工和技术装备,正在逐步实现由进口为主向自主研发和自主生产转变,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第七个方面是国际化步伐加快,目前我们国内有条件的企业,大部分都实现了技术装备人才和资本的国际化,我国巨大的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本和技术的加速输入。现在很多国外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或者是合资公司的方式进入到我国肉类加工企业。比如说美国的高盛已经涉足我们国家多家大型肉类加工企业,开发中国的市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排名前十位的肉类加工企业,大多数都有了外资的背景。

  与此同时,我们国家大型肉类加工企业也在加速推进境外上市,充分的利用两个资源,两个市场,来加快自己的发展。所以从行业来看,国际化的步伐是在加快的。

  第八个特点就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制约因素将进一步加大,这里面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是环境资源约束加紧,由于我国资源容量有限,国家需要不断的提高节能减排的标准,我国肉类加工企业,尤其是许多中小企业必须加大改造的力度,以满足环境对企业生产的要求。第二个方面是生产要素的供给,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快速发展,土地、用工等要素进一步的突现,缺技术、资金、人才以及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在不断增长。第三个方面是消费要求进一步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大家更加重视营养和健康,所以对于我们肉制品质量安全问题往往是零容忍的,所以这对我们提高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是我从整个发展的趋势来分析的,这八个特点或者是八个趋势是非常明显的。总体上来说,我们国家的肉类加工企业呈现一个平稳健康快速发展的势头,而且这种势头还将持续保持下去,所以在这个领域里面大有前途,大有希望。

  我们下一步主要是在畜禽原料基地的建设,核心技术关键设备的研发,重视基地的建设,以及技术的推广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引导我国肉类加工企业快速健康的发展,我就给大家介绍或者交流这些情况,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重庆女警自述被黑打:戴脚镣坐老虎凳
  • 体育曼城内讧!巴洛特利曼奇尼训练场动手扭打
  • 娱乐王力宏驳斥与李云迪绯闻:都爱女生
  • 财经三星等6家企业因价格垄断在华遭罚3.53亿
  • 科技三星等企业因价格垄断在华遭罚3.5亿
  • 博客我国居民消费率为何远低于30年前
  • 读书国之重器:九大“镇国之宝”(组图)
  • 教育26省份不同程度公布异地高考方案
  • 育儿幼儿没带作业本遭俩老师轮流鞭打(图)
  • 雷永军:2013年请慎推新品牌
  • 梅新育:美国财政悬崖协议的两面性
  • 刘泳华:2012年十大经典品牌营销事件
  • 罗天昊:朱元璋反贪为何不能救世
  • 彭真怀:用新型城镇化破解三农难题
  • 董少鹏:2013年中国股市十大预言
  • 黄鸣:皇明真的跑偏四年吗
  • 金岩石:中国经济在等什么
  • 潘英丽:以金融转型推动经济转型刻不容缓
  • 淡泊明志:谁来养活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