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646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2年12月21日 10:07  人民网-人民日报 

  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公布

  六百多村落将获严格保护

  □真实  不可以改变传统建筑形式

  □完整  整治影响整体风貌的建筑

  □可持续  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本报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王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今天公布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等646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传统村落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刻不容缓。

  据住建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近期组织开展了全国第一次传统村落摸底调查,在各地初步评价推荐的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并公示,确定了第一批共646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为指导地方做好相关工作,上述三部门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

  《意见》要求各地对已登记的传统村落进行补充调查,完善村落信息档案,根据《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建立地方传统村落名录。各级传统村落必须编制保护发展规划,确定保护对象及其保护措施。

  《意见》指出,传统村落保护应保持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尊重传统建筑风貌,不改变传统建筑形式,对确定保护的濒危建筑物、构筑物应及时抢救修缮,对于影响传统村落整体风貌的建筑应予以整治。同时,要正确处理传统村落保护和村民改善生活意愿之间的关系,在符合保护规划要求的前提下,优先安排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积极引导居民开展传统建筑节能改造和功能提升,改善居住条件,提高人居环境品质。在延续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适度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村民收入。纠正无序和盲目建设,禁止大拆大建。此外,要建立村民参与机制,在制订保护发展规划、实施保护利用等项目时,应充分尊重村民意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杨雄任上海市委常委副书记
  • 体育欧冠抽签-皇马碰曼联 巴萨遇米兰
  • 娱乐《泰囧》电梯美女是真人妖:泰国十大妖后
  • 财经上海食安办:肯德基瞒报8批不合格产品
  • 科技摩托罗拉资产频遭谷歌甩卖:或将自然死亡
  • 博客蒋方舟:盘点中国2012 女红军最头痛的事
  • 读书黑色幽默:解密人类历史上的末世预言
  • 教育2013中国大学排行榜揭晓 北清复蝉联三甲
  • 育儿私立园主丈夫2次强奸猥亵女童获刑6年
  • 罗天昊:借外国青年 养中国老人
  • 刘泳华:最值得期待的8个世界末日
  • 何亚福:为什么连计划生育都有人信
  • 赖伟民:2013年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 陶冬:美国不再进口石油会怎么样
  • 艾诚:亚洲商业教父是怎样炼成的
  • 鄢烈山:为什么要创造就业
  • 曹凤岐: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真看不懂:我们应该选择经济软着陆吗
  • 赵伟:2013年须防区域GDP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