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社科院报告称去年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3.13倍

2012年12月19日 11:02  新京报 微博

  比2010年的3.23倍有所缩小,社科院报告称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仍在提高

  新京报讯 (记者郭少峰 邓琦)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3.13倍。该数据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和社科文献出版社昨日联合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透露的。

  城乡收入差有反弹风险

  社会蓝皮书认为,收入分配一直是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关调查表明,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总体上仍在继续提高。2011年国家将农村贫困线提高到2300元以后,农村贫困人口总数估计超1亿人。

  蓝皮书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3.13倍,比2010年的3.23倍有所缩小。

  蓝皮书认为,今年1月至9月,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实际增长幅度同比明显提高,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幅度同比则有所回落。如果按照这种态势,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反弹的风险,值得关注。

  发达地区收入差距较小

  据悉,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均是上海,分别达到36230元和16054元,最低的是甘肃,分别为14989元和3039元。

  蓝皮书的数据显示,2011年有11个省份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超过3∶1,依次是贵州、云南、甘肃、陕西、广西、青海、西藏、宁夏、山西、重庆和内蒙古。北京和上海、江苏、辽宁、浙江、山东和广东等发达地方的收入差距相对较小。

  其中,差距最大的是贵州,达3.98∶1。贵州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495元,排名全国第26位,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有4145元,排名全国第30名。

  差距最小的是黑龙江,只有2.07倍。2011年黑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696元,排名全国第28位。但黑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10元,排名第十。

  ■ 焦点

  群体事件半数因征地拆迁

  昨日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近年来,每年因各种社会矛盾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多达数万起甚至十余万起,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占一半左右。

  蓝皮书称,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原因,以征地拆迁冲突、环境污染冲突和劳动争议为主。其中,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占一半左右,环境污染和劳动争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占30%左右,其他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占20%左右。

  蓝皮书认为,现阶段中国社会处于矛盾多发时期。报告援引全国总工会的统计数据称,今年1月至8月,全国发生围绕工资纠纷的规模在百人以上的集体停工事件120多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夏宝龙任浙江省委书记
  • 体育阿里纳斯复出上海负 麦蒂35分青岛十连败
  • 娱乐小龙女李若彤性感低胸装纯美依旧(图)
  • 财经国土部剑指地王拟抑制异常地价
  • 科技三星今年将超诺基亚成全球最大手机商
  • 博客韩寒:去泰国没丢脸 赵父:高圆圆懂事
  • 读书平型关大捷红军为何抓不到一个日军俘虏
  • 教育教师让50名学生轮流掌掴没写作业男孩
  • 育儿专家称牛初乳致性早熟没科学依据
  • 曹凤岐: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 刘泳华:央企高管为何惧怕调薪
  • 黄凡:股神其实离你不远
  • 刘远举:土鸡比速成鸡更危险
  • 陈杰:十八大后中国住房模式展望
  • 文显堂:70年产权房价值几何
  • 沈晓杰:腐败问题是房价难降的根源
  • 郑风田:文科状元返乡种菜真能致富?
  • 金岩石:沪指2000点是慢牛起点
  • 石建勋: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利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