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银监会:银行业发展机会在三农及小微企业

2012年11月27日 09:43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夏 青

  银监会纪委书记杜金富日前表示,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共生共荣前景广阔而任重道远,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应深化、细化。监管部门应灵活利用监管政策工具,把引导地方金融机构支农、支小要求嵌入监管体系之中,实施战略导向监管和信贷投向监管,建立健全金融服务考核评价机制,切实发挥对地方金融机构的引导作用。

  杜金富说,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基本构成的“三农”、小微企业的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小城镇的发展,都亟需金融支持,以获得更快更好发展。而这也正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机会,是其业务发展空间、盈利空间。

  他同时指出,地方金融和地方经济共生共荣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在不少地方还是问题;金融服务深化、细化,尤其是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更是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金融生态不利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生存发展;在一些地方,不仅应有的政策支持没有,而且信用文化环境堪忧,突出表现为“逃废银行债务”,“非法集资”屡禁不止。

  我国地方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为代表,它们是服务地方经济的金融主力军。截至2012年9月末,全国146家城商行有营业网点近万个,资产总额11.4万亿元;存、贷款余额分别为8万亿元和5万亿元。另据统计,我国已改制组建276家农村商业银行和163家农村合作银行,全国农信社机构网点达7.7万个,提供了全国77.4%的农户贷款。截至9月末,全国农信社总资产达14.9万亿元,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1.5万亿和7.8万亿元。

  杜金富说,地方金融机构首先要解决各级地方、各类群体金融服务的可得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加大服务地方经济的产品、市场、机构、流程、系统、制度等创新,努力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综合能力。要以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发展县域经济和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市场定位,不断推进业务创新,发挥比较优势,实现金融服务专业化、特色化、精细化、品牌化,努力提高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地方金融机构应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协调沟通,争取其对地方金融的扶持。同时,期待地方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及管理方式,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的管理,建立新型的政银关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据称重庆不雅视频女子曾被王立军拘1个月
  • 体育中超2013亚冠正赛名额将重返4席
  • 娱乐黄奕默认已结婚怀孕 挺大肚买童装(图)
  • 财经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明年2月25日下调
  • 科技主流浏览器禁止追踪或重创精准广告
  • 博客航母Style要火 不敢做房奴可能终生受穷
  • 读书揭秘301医院:中共高官们如何面对死亡
  • 教育90后女大学生为求职整形 国考题答案
  • 育儿妈妈喂奶时睡着婴儿被捂窒息死亡(图)
  • 曹中铭:李旭利老鼠仓被罚千万亏不亏
  • 叶檀:疯狂的货币政策将毁灭日本
  • 但斌:中国股市为何熊途漫漫
  • Kingsley:《江南Sytyle》的经济价值
  • 朱宁:商学院的股票你敢买吗
  • 郑风田:粮食不如矿泉水值钱的后果
  • 海宁:巴菲特成功的背景
  • 马光远: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施细则很失败
  • 朱文:高端白酒股是否还值得投资
  • 张卫星:中外文化差异导致不同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