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雀巢千吨级奶源卫生堪忧 手挤奶易致消毒不彻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1日 14:06  中国经济网微博

  导读:雀巢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进入国内发展多年,其奶源建设远远落后于国内企业,但产品价格却远高于国产品牌。此次在奶源上暴露出的问题,使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也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产品安全性将会成为接下来的主要话题。

  ■双城雀巢日产1200吨鲜奶 大多是"手挤奶"

  双城市是黑龙江省养牛第一大市,多年来,这个市每日所产的1200吨鲜奶被世界知名企业瑞士雀巢集团旗下的乳业企业——黑龙江双城雀巢公司所垄断。在农业部政策推动下,当前全国都在大力推进机械化挤奶,黑龙江省也是机械化挤奶率相对较高的省份,但作为黑龙江省养牛第一大市,双城市还没有机械化榨奶站。不少奶农,仍用传统的手工法挤奶并自己送给奶站。

双城雀巢公司收的鲜奶通过未封闭流程双城雀巢公司收的鲜奶通过未封闭流程
奶站人员在打捞鲜奶里的杂质奶站人员在打捞鲜奶里的杂质

  直击双城奶农手工挤奶全过程:挤奶前手没消毒

  在双城镇奶农老李把奶送到奶站之前,记者亲眼目睹了他近两个小时的传统手工挤奶过程。老李准备好三样工具:自制的小木凳、装着井水的盒子、红色的盛奶塑料桶。他没用毛巾和消毒液,直接用手从盒子里面蘸了水,给奶牛洗完乳头,开始挤奶。约10分钟后,挤完了一头牛,他转身将红桶提到院子,把奶倒进送奶用的奶罐里。奶罐开口处,放着一块布,用于过滤挤奶过程中掉下的牛毛等杂质。临近傍晚,老李挤完最后一头牛,把奶罐装上自备的三轮车,送往承旭村奶站。

  雀巢多个收奶流程未封闭:用网打捞杂质

  一部分给雀巢公司交售的鲜奶走了多个未封闭的流程:挤奶桶-送奶桶-奶站称量桶-奶站奶池-奶站奶罐。记者在雀巢公司所属的永支奶站看到,一位奶站人员拿着一个网,不停地从奶池中打捞着草末等杂质。

  ■“手挤奶”细菌消毒可能不彻底 易致奶源“二次污染”

  乳业专家王丁棉指出,手工挤奶的整个过程时间长、未封闭环节多,无法做到迅速冷却,易出现消毒不彻底,细菌总数增加的情况,奶源质量无法保证。记者了解到,2008年10月颁发的《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中在生鲜乳收购方面规定:贮存生鲜乳的容器在挤奶后2小时内应该降温至0-4度。手工挤奶模式无法达到这一要求。

  挤奶方式对牛奶细菌数有直接影响

  牛奶中的大多数细菌,在7℃以上就可以快速生长繁殖。在冷藏条件下,也不会被杀死,只是消停下来而已。只要温度上升,它们就又焕发青春。所以,挤出来的奶如何保存、保存多久,对于其中的细菌数至关重要。显而易见,要保证菌数很低,需要在奶牛健康、养殖环境、挤奶设施和操作、生奶储存等每一个环节都下功夫。可以说,生奶中的菌数,不仅仅代表细菌本身,更能反映了整个牛奶生产过程的质量。

  手工挤奶两大弊端会导致奶源“二次污染”

  奶源二次污染,主要来自手工挤奶方式。一是卫生条件差。如果奶头清洗不净,容器等卫生条件又欠佳,就会使原料奶直接受到污染。二是没有冷藏设备,牛奶由手挤到小桶,再由小桶到大桶,大桶到奶车,期间多个环节使原料奶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在常温下存放时间较长,从而使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奶源品质在第一时间内已变差、变坏。

  “手挤奶”卫生状况全凭奶农自觉

  在消毒环节上,养殖户多是将牛奶挤出来后,仅出于保鲜目的,通过冷水降温冷却40分钟至1小时(将刚挤出的鲜奶35℃降至10℃左右),之后直接销售,消费者将鲜牛奶加热后饮用。盛用牛奶的罐桶器皿,卫生问题,完全依靠农户自觉,当地的通常做法是用自来水每天冲洗2次至3次。但这很容易导致鲜奶细菌超标,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更多关于 雀巢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