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浙江温岭数万亩甘蔗滞销 蔗农急盼买家

2012年12月05日 15:23  新华网浙江频道 
温岭5000户蔗农盼买家。图为农户吴春娥在自家甘蔗地上。温岭5000户蔗农盼买家。图为农户吴春娥在自家甘蔗地上。

  多重因素导致数万亩甘蔗滞销——温岭蔗农急盼买家

  温岭市箬横镇西郑村成片的农用地里,瘦削的朱富清望着丰收的红皮甘蔗,眉头紧锁。

  手机响起,“我也没办法啊,已经几十万元亏在地里了。锄掉?收一株甘蔗要3毛钱,难道再花十万元下去?”电话那头,是刚承包这片土地明年使用权、准备种植大棚西瓜的农户,催他腾出土地。

  与朱富清一样,温岭5000多户蔗农,今年种植3.6万亩甘蔗,还不包括在外承包种植的近1万亩。“售价不及去年1/3,都亏本在卖,到现在卖了不到一半。”农户们抱怨道。

  甜甜的甘蔗,为啥没能让蔗农收获“甜蜜”?本报记者走访温岭各大甘蔗产区发现,除了农户扩产导致供需失衡外,甘蔗滞销背后,蔗农单打独斗缺乏竞争力、面对市场缺乏话语权、产品层次偏低等问题,已然显现。

  丰收不丰产之痛

  “我种了6年甘蔗,每年都赚钱,从没遇到今年这种情况。”在朱富清身后,密密匝匝的甘蔗根根挺直,卖相极佳。

  去年,这样的甘蔗每根卖3元。“现在0.8元一根还求不到人买。”今年9月甘蔗开卖时,朱富清还卖出过每根2.78元的好价钱,“10月、11月是大批量收购的季节,却怎么都卖不出去。”直到现在,朱富清的130亩甘蔗还有30多亩无人问津,平均每根售价才1.1元。

  这已经是亏本出售了。朱富清算了一笔账:算上田租、化肥、农药等,每亩甘蔗投入约5000元,产出约3000根甘蔗,“每根1.7元才保本”。

  类似的情况,在温岭新河、泽国、联树等甘蔗产区非常普遍。联树镇下店村农户吴春娥种了10亩甘蔗,至今没卖出一根,只好雇来10名小工抢收甘蔗,准备埋到地里储藏。“整个自然村30多户人家,每户都种了甘蔗,不少农户找不到销路。”吴春娥说。

  新河镇甘蔗贩销中介人颜菊头介绍,在新河、泽国等老牌甘蔗产区,已经卖出去的甘蔗,不到40%。

  联树镇下店村的林仙河经营货运中转站20多年,温岭传统甘蔗产区甘蔗外销,基本都在这里走货。“去年这个时候,每天50多车往外运,每车30吨;今年一直是15吨左右的小车在运,一天也就20车。”

  “大雪节气之前,必须处理,不然霜一冻就坏掉了。”蔗农更大的担忧在于,如果是租地种植的甘蔗大户,土地即将流转给下一个农户,根本无法储藏。

  滞销因素重重

  朱富清愤愤地回忆说,今年初,有报道称,经过冬季储藏的甘蔗容易霉变,“传着传着,后来就变成说甘蔗都有毒了。”

  温岭市农业林业局高级农技师王文华证实,确实出现过这种传言,但据他分析,甘蔗滞销,远不止谣言之祸。

  “供需失衡是第一原因。”王文华分析,去年全国甘蔗大卖,浙江、江西、广东、广西等产区都扩大种植面积,去年温岭甘蔗种植面积不到3万亩,而今年超过3.6万亩。

  外部市场的波动,对温岭甘蔗的冲击也很明显。“10月中下旬,广东、广西甘蔗提前上市、低价贱卖,对全国甘蔗市场冲击巨大。”王文华说,原本,广东、广西甘蔗12月才开始销售,与浙江甘蔗(9月至11月销售)一直存在时间差。

  面对市场,农户单打独斗显然缺乏竞争力。朱富清半个多月前就到各地市场寻找销路,但每次都铩羽而归。“先去了郑州,那边都是广东甘蔗,0.7元/根,浙江甘蔗根本进不去。”随后,他又跑了杭州、嘉兴、宁波、上海等地,“精品市场进不去,橘子、葡萄啥都要,就是不要甘蔗。”

  “如果有钱,在批发市场买下或包一个摊位也可以的,但起码要30万到50万元,我们哪有这个钱?”在朱富清看来,蔗农与专业批发市场缺少对接,无法自产自销,也是今年甘蔗滞销的一大原因。

  寻觅转型之路

  身处全国合作社发祥地,温岭果蔗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却普遍较低。目前,温岭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的,仅有联树果蔗、妙法甘蔗两家甘蔗合作社。5000多户甘蔗种植户中,经营10亩以上的不到两成。

  为何不走合作社之路?“甘蔗相比柑橘等水果,个头大,不耐贮藏,主要靠大众批发市场,很难包装成礼品水果由合作社营销。”王文华说,品牌开发上的困难,阻碍了果蔗合作社发展壮大。

  已经有农户开始尝试技术创新,以提升甘蔗的产品层次。

  在新河镇1000多户蔗农中,颜菊头是第一个尝试棚栽果蔗和种植黄皮甘蔗的人。去年,他在农技人员指导下,试种了3亩棚栽黄皮甘蔗,亩产效益较高,今年果断扩大种植面积。

  “一共14亩大棚甘蔗,10亩是广东引进的黄皮甘蔗,7月上市,每根卖到6.6元;另外4亩大棚红皮甘蔗,8月上市,卖到每根3.7元。”颜菊头算了下,即使6亩露天的红皮甘蔗卖不出去,今年也有5万元收成。

  专家介绍,棚栽果蔗技术可以拉开果蔗上市季节,在价格上实现错位竞争。特别是棚栽黄皮甘蔗,品质好,数量少,价格高。

  但是,新技术推广艰难。温岭全市目前仅有10多位农户尝试棚栽果蔗,总面积仅60多亩。“棚栽果蔗每亩投入要8000多元,是普通露天甘蔗的好几倍。再说,露天甘蔗产出一直不错,农户更愿意随大流。”温岭市金田果蔬研究所所长莫冬生说。

  “温岭甘蔗要跟广东竞争,就必须拉开季节,而且搭配好品种。”王文华建议,农户从秋季就开种,“先种一部分大棚甘蔗,然后是小棚甘蔗,到开春再种露天甘蔗。”

  搭配种植的优势在于,劳动力可以完全发挥作用,减少对小工集中作业的依赖;而且,产品上市更早,销路也会更好,即使市场波动,也不至于太被动。

  “在家等收购,等于是等死;我们自己出去找销路,又缺少实力。”现在,朱富清盼着能搭建一个批发销售渠道,让5000多户蔗农不仅渡过眼前的难关,今后还能科学种植。来源:浙江日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正接受中纪委调查
  • 体育火箭末节砍霍逆转湖人 热火负垫底队
  • 娱乐米雪曝绝密SM艳照 半裸酥胸展魅惑(图)
  • 财经专家称年底突击花钱3万亿消息不靠谱
  • 科技诺基亚变卖总部大楼 回租后继续办公
  • 博客中国人失掉诚信吗 致公党员:章子怡低调
  • 读书解密:党内谁最先主张"去除毛泽东思想"
  • 教育小学零花钱调查:六年级小学生攒6万元
  • 育儿日本今年新生儿取名爱“莲、结衣”
  • 刘远举:出租车减配丑闻别全怪在企业头上
  • 张明:警惕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
  • 辜胜阻:均衡城镇化要两条腿走路
  • 如松:朱元璋从兴旺到衰败的过程
  • 管清友:新四化建设开启中国经济新周期
  • 太友:16万切糕案为何激起百万热议
  • 洪平凡:国际贸易附加值数据的经济意义
  • 陶冬:2013年全球经济展望
  • 叶檀:1950年的债券信用为何好于当下
  • 何帆:谁帮希特勒爬上德国政坛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