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张田根从自家“农家乐”望出去,看到门前停着的一辆辆车时,总会想起17年前,蟹贩“阿五”来找他的情形。当年,这位来自太仓的蟹贩,每天上午10点风尘仆仆地开着摩托车赶到阳澄湖,他身材魁梧,一次就运走近300斤大闸蟹。彼时,一对3两到4两的阳澄湖大闸蟹,光批发价就是380元一对,那是一个“黄金年代”。
作为最早一批蟹农,张田根已养了19年蟹。 47岁的他经历了阳澄湖大闸蟹售价最高昂的时期,也曾受大闸蟹负面新闻牵连而导致蟹不好卖;他湖里的蟹亩数增多,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层出不穷的“洗澡蟹”,以及新的营销方式“蟹券”的冲击,更是令他感到苦恼:“我不会弄!自己养的蟹能早点卖出去就好,哪里还有时间弄那些! ”
种田改养蟹尝到甜头
1993年,土地被征用后,张田根和一批村民转为养大闸蟹。“最开始很多人都不愿意养蟹,政府还来做过思想工作,没想到第一年就赚钱了。”那时,阳澄湖大闸蟹由当地政府统一收购,再卖到香港和上海。那一年,他养了几十亩大闸蟹,不仅还清了养蟹的3万多元农业贷款,还赚了2万多元,“当时一年种水稻才赚两三千元。”
随后的几年,阳澄湖大闸蟹售价节节攀升,蟹农开始富裕起来。养殖得好的人家,一般一年多则赚10万元,少则赚七八万元,“阳澄湖大闸蟹最贵的时候是1995年左右,一对3两到4两的蟹,光批发价就是380元!”
“阿五”就是在1995年的一天,骑着一辆“幸福牌”摩托车来到村子的,他和另外一些常熟过来的蟹贩,将收购后的大闸蟹转卖到上海。
“阿五”的摩托车上挂着塑料桶和蛇皮袋,里面全是大闸蟹。下雨时,摩托车轮在泥泞路上直打滑,装的蟹又重,稍不留神就要翻车,“看他摇摇晃晃把车开走都好担心。”直到现在,张田根依然佩服“阿五”力气大,还怀念他的诚信,“那时没有电话,说好哪天来收购就一定会来。”不过也为他叹息,“凌晨就从太仓过来,又要赶紧去上海,赚的还是辛苦钱。”
“漂白蟹”造成严重损失
蟹贩的钱“好赚”大约是从1999年左右开始的。尤其是有人一笔转手生意就赚了5000元后,阳澄湖大闸蟹价钱高的“行情”开始流传,大批蟹贩纷至沓来。与此同时,阳澄湖大闸蟹成为当地的重要产业。在巴城,先后修建起蟹舫苑,第一、第二大闸蟹交易市场。但随着养蟹和卖蟹队伍的扩大,阳澄湖大闸蟹是“洗澡蟹”、“漂白蟹”等负面事件也开始出现。“他们来了我们的生意就没有那么好做了。”说起竞争对手,巴城另外一个蟹农汪村兴很不满,“你叫他们把身份证拿出来看看,很多人都不是我们这里养蟹的。特别是有些蟹肚子又脏又黑,就用‘洗蟹粉’漂白,结果出事了,人家都说是阳澄湖大闸蟹不好。”
2006年,阳澄湖大闸蟹因“致癌风波”导致暂停销往台湾,令蟹农普遍损失惨重。张田根说,那一年他起码少赚近10万元。“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哪里有质量问题?湖水没有污染,湖面那么大,怎么去喂激素?但是很多人乱来,结果把名气也弄坏了。”
“纸螃蟹”兴起带来压力
经过多年努力,张田根的大闸蟹养殖规模已经有近280亩。他花50万元买了一幢三层小楼用于经营大闸蟹生意,又花了10万元装修,还买了一幢自家住的小楼。在村里,他算是条件“还可以”,但自认为和蟹贩收入没法比,“有一次一个人拿着一张一百万元的支票和我开玩笑说‘你们养蟹的还不如我卖蟹的’。”
张田根并不否认,他会羡慕蟹贩:他们经营思路活跃,有些人由于在上海人脉广泛,有时一笔生意就赚二三十万元;又善于紧跟时代,尤其趁着电子商务的热潮,不仅在网上卖蟹,还弄蟹券,大闸蟹还没成熟,蟹券就卖出去几千份。“没弄那些(蟹券),没功夫,也不会。”他觉得,还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实在。“万一蟹券卖出了,到时却拿不出那么多正宗的大闸蟹怎么办?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
特别是今年,随着蟹券大行其道,眼看着大闸蟹马上就要上市了,不少蟹农没有丰收的喜悦,反而感到压力更大。“这几天有人打电话来问蟹价,但一上来就要打七折、五折,说网上都是这么打折的。”蟹农胡海平(微博)很气愤:“网上都说是阳澄湖大闸蟹,但阳澄湖只有这么大,哪里有那么多正宗蟹?很多是用塘蟹和稻田蟹来冒充的。这些蟹养殖成本不高,就可以把价格定得比正宗阳澄湖大闸蟹更低,这样一来,我们真正养蟹的人反而跟着遭殃。市场乱了,食客不知道哪里有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卖,我们一年的辛苦也不就白费了吗?”
[蟹农生活]
湖上守夜防螃蟹被盗
阳澄湖大闸蟹味道鲜美,养殖起来却不容易。从蟹苗到成熟后的大闸蟹,每个养殖环节都暗藏风险,可谓是“步步惊心”。
好的蟹苗是顺利开始的关键。每到春天,光是为了能买到质量可靠的蟹苗,这些年蟹农就前后辗转到过崇明岛、南通、大丰、连云港等地。“如果蟹苗不好,拿回来养到五六月份才能发现,这时已经太迟了,一年不仅一分钱赚不到,还要赔本!”
从蟹苗养到“扣蟹”后正式放到湖里直到捕捞,这五六个月的时间都是喂养期,这一环节直接决定阳澄湖大闸蟹的质量。
蟹农瞿建林是张田根的搭档。皮肤黝黑的他沉默老实,在漫长的喂养期里,他每天早上7点就去湖里,忙到下午四五点才回来,“你可别小看喂蟹,偷懒或是喂食洒得不均匀,最后捞起来的蟹就大小不一。”张田根说。
大约忙到八九月,大闸蟹长得有3两左右重时,蟹农又要开始另外一个苦差——守夜。这几年,阳澄湖陆续发现过有小偷趁着夜色划到湖心,将围网割破,把一些大个的大闸蟹偷走。因此,守夜的人必须睡在船上,上面不通电,也没有任何娱乐设施,漫长的夜晚就只能看着时间慢慢流逝。
对于蟹农来说,最怕的还是天灾。尤其怕台风夜里来,“整夜都睡不着,担心围网被打破,辛辛苦苦养大的大闸蟹很可能就会跑到湖里。”直到现在,张田根下巴上还有一道长达5厘米的伤疤,那是台风“麦莎”将他家湖面上4吨重的船掀翻时留下的印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