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赵川 通讯员郭安强)8月30日,记者从全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暨生产发展工作会议上获悉,围绕“一村一品”,到“十二五末”,我省将在所有移民村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
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有关部委对水利移民工作都非常重视、大力支持。目前,除了每人每年600元的后扶直补政策,国家拨付我省的结余资金投入每年翻番,从2008年以来已累计投入8.33亿元;每年近7000万元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遗留问题处理和库区维护;小型水库扶持基金从2008年开始征收,我省每年征收量达7000万元左右。
省政府移民办主任崔军介绍,今后要对移民村扶持发展项目,调整产业结构。到“十二五末”,在全省移民村建成一批粮油、林果、茶叶、棉花、烟叶、畜禽、水产、花卉、蔬菜、食用菌等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并在此基础上做大、做强、做优,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据介绍,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156万多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纳入后期扶持范围,累计共发放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67.52亿元,安排各类项目资金共计16.78亿元,截至2011年全省移民人均纯收入4248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