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为什么胖? 中国科学家探索猪DNA与肥胖之间的奥秘
南方日报讯 (记者/马芳 通讯员/逄莎莎 刘佳)昨日,由四川农业大学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主导,由中、美、英、加四国共12个单位的50多位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猪脂肪和肌肉组织的基因组甲基化图谱》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自然—通讯》上发表。
记者从华大基因了解到,该研究首次构建了猪不同部位脂肪和肌肉组织的DNA甲基化图谱,为预防人类肥胖疾病的发生和促进猪肌肉生长及脂肪沉积这一重要经济性状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表观遗传学基础。该研究对促进猪作为人类肥胖疾病研究的理想模式动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肥胖是引发多种疾病的元凶,已成为世界五大流行性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2010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中国肥胖人口已达3.25亿。
论文的第一作者四川农业大学李明洲副教授表示,很多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找“肥胖基因”,但仅依靠DNA序列信息并不能全面解析肥胖的致病机制。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的一个重要机制,在肥胖发生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全面了解DNA甲基化的机制及功能对肥胖及其他疾病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猪是最接近人类的模式动物之一,与人类具有相似的代谢功能、心血管系统、成比例的器官大小、出生后棕色脂肪缺乏等特性,且与人类在遗传学上也具有高度相似性,特别是遗传决定的代谢相似性。这使得猪成为研究人类肥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疾病的最佳模式动物。
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选取了中外三个不同猪种(长白猪、藏猪和荣昌猪),对DNA甲基化和肥胖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系统研究。
由于脂肪和骨骼肌组织在肥胖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从猪的不同部位分别采取了8种脂肪组织和2种骨骼肌组织,采用MeDIP-seq技术进行了基因组范围内的DNA甲基化分析,共获得1381G的海量数据,成功绘制完成了猪的全基因组甲基化图谱,全面总结及分析了在不同的品种、性别和组织区域中DNA甲基化的分布及差异性。
该研究小组发现,约80%的已知人类肥胖基因和72%的影响猪肉品质的基因都在所定义的甲基化差异区域内,研究分析表明这些基因的甲基化调控模式与已知的生物学功能相一致。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了许多与肥胖表型变异有关的新基因。
本论文通讯作者四川农业大学李学伟教授则表示,本研究为与肥胖相关的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同时也为挖掘猪重要经济性状的功能基因奠定了重要的分子基础,这对提高猪的分子育种效率,实现猪肉健康生产、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