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北地区成国产大豆产业最后一个堡垒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07日 01:18  中国证券报

  作为国内最后一块国产大豆生产基地,黑龙江等东北三省的大豆产业链已陷入难以持续发展困局。若不从战略高度对大豆产业加以重视,几年内国产大豆可能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国产大豆产业将全线崩溃。

  “今年大豆种子白送都没人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石人镇农资销售员时晓晶告诉中国证券报(微博)记者,“大豆种子卖不动,大豆肥也是如此。到目前为止,卖出的700多吨化肥中只有1吨大豆肥,可见几乎没人种大豆了。”

  4月底5月初是东北地区春耕密集期,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发现,作为全国大豆主产区的黑龙江省,大豆播种面积大幅减少,农民改种玉米的现象颇为普遍。

  “今年200多亩地全改种玉米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石人镇城子村大豆种植户刘庆振无奈地说,“去年春耕时盼着豆价能涨上去,结果盼到今年春耕,豆价也没达到2.5元/斤。”

  根据中国大豆网对东北三省上千个监测点的调查估算,今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或比去年减少30%左右,吉林减少31%左右,局部地区最高减少70%。黑龙江省农委公布的数据显示,该省大豆种植面积呈逐年递减趋势:2009年比2008年减少近4%,2010年比2009年减少近10%,2011年比2010年减少约20%。

  “预计今年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会创下历史最低水平。”中国大豆网总编刘兆福不无忧虑地说,“如果大豆价格突破不了2.5元/斤,毫无疑问,明年大豆种植面积会继续减少。”

  目前,国产大豆市价为1.8-1.9元/斤,国储收购价为2.0元/斤。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玉米与大豆的合理比价一般在1:2.5左右,目前国内市场的玉米与大豆比价为1:2.0,偏离幅度较大。种大豆的比较收益低直接导致农民改种玉米。哈尔滨市呼兰区农村合作社负责人陈令军算了一笔账:去年租地价格每亩300多元,种子、化肥、农药加起来的成本大约是60元/亩,人工和机械化成本大约是50元/亩,算下来种一亩大豆的成本要420元左右。在风调雨顺的年景下,大豆亩产最高才达400斤。以目前2.0元/斤的收储价计算,一亩大豆的收入约为800元。如果种玉米,亩产1400斤左右,按目前1.0元/斤的收购价核算,一亩玉米收入为1400元。另外,今年租地价格涨到每亩500元,谁还会种大豆?

  农民因为豆价低不愿种豆,大豆加工企业则因为加工产品价格难涨不愿高价收豆。“我们不可能按超过国家保护价的价格收购大豆。”黑龙江龙江福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胜斌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每斤一块八九的市场收购价能减轻企业的亏损度。收购价格若超过2.0元/斤,会加剧企业的亏损。

  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表示,目前省内豆粕每吨约为3280元,豆油每吨约为1万元。这个价格不是由国产大豆加工企业形成的,而是由外省那些更具加工优势的油脂加工企业形成的。“终端价格被锁死,加工企业就不可能接受太高的原料价格,农民的大豆也就难以卖出理想的价钱。这样,大豆供给减少,形成价格上涨预期,加工企业往往更加没有能力收购,只能减少加工,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据测算,近期黑龙江哈尔滨地区大豆加工成本大约是每斤2.1元。

  “根据近两年的情况,黑龙江大豆年产量维持在600万吨左右,其中约一半交给国家临时储备,剩下部分2/3运往省外做食品加工,最后约有100万吨供给省内加工企业。”王小语介绍说,相对于省内1740万吨的加工能力来说,100多万吨大豆如杯水车薪。因此,压榨企业阶段性开工已是定局,未来几年或将出现大规模的倒闭。目前,黑龙江省内80%的豆油压榨企业处于停工状态。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具有“油脂之乡”之称的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大豆压榨厂几乎全部处于停工状态。哈尔滨平房经济开发区内的10多家油脂加工企业,80%的企业已停工。省内的大豆油压榨龙头企业——九三油脂集团也面临同样的困境。该集团目前在东北的加工厂处于半停工状态,集团已计划对东北地区非转基因大豆加工厂进行改造和转型,逐渐将主业投在玉米油和橄榄油生产以及沿海转基因大豆油生产上。

  受压榨企业开工率不足影响,黑龙江省豆粕供应量大幅减少,饲料加工企业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压力。四五月份是养殖业回暖时期,随着其对饲料需求的增加,饲料加工企业逐渐进入生产销售的旺季。由于当地豆粕供给不足,为维持生产,黑龙江省内大部分以豆粕为原材料的饲料加工企业只能高价采购省外豆粕。

  “一般省外豆粕是用进口大豆加工成的,这种豆粕的去蛋白加工成本高,导致价格每吨比省内豆粕高100元左右。再加上运费,总的算来,省外豆粕要比省内豆粕每吨高出近300元。”黑龙江省正大实业有限公司饲料厂总经理温奎良解释说,由于很多饲料加工企业自身也做养殖业,“为了保持饲料生产和销售的相对稳定,省外价格高,企业也要买。”

  上游农民不愿种豆,中游加工企业大面积停工,下游饲料加工企业高成本运营,黑龙江省的大豆产业深陷困局。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全球大豆减产预期强烈。根据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由于南美大豆减产,2011/2012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将下降9.1%至2.4亿吨,产量下降幅度为历年来之最。但大豆需求量将略增0.7%至2.53亿吨,总体需求仍是历史最高水平。本年度产需缺口1310万吨,超过2008年的920万吨,为历史最大缺口。

  大豆减产预期已在期货市场上有所反映。今年3月以来,大商所玉米期货远月价格开始走弱,大豆远月价格持续走强。尽管如此,农民种植大豆的意愿仍然大幅降低。业内开始担心,国产大豆可能出现无豆可收的局面。这无疑将给价格本来较低的进口大豆提供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黑龙江省内加工企业只用国产大豆的不成文规定可能出现更大的裂痕。

  目前,不少黑龙江企业或在沿海港口建厂,或到南方省市租赁企业,加工进口大豆,然后把豆油、豆粕等产品发回黑龙江来卖。这种情况已经显现出来了。

  不少业内人士担忧,目前沿海地区的油脂加工企业大部分已被外资控制,东北地区成为国产大豆产业的最后一个“堡垒”。目前东北地区这最后一个“堡垒”随时存在沦陷的危险。王小语说,作为国内最后一块国产大豆生产基地,黑龙江等东北三省的大豆产业链已陷入难以持续发展困局,若不从战略高度出发对大豆产业情况加以重视,几年内国产大豆可能沦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国产大豆产业或将全线崩溃。

  相关报道:

  大豆行业话语权丧失

  警惕其他农产品重蹈覆辙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