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产地到超市:一斤青菜的成本之旅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8日 13:57  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王延斌

  一斤从农村地头采摘的青菜,经过“地头——产地批发市场——运输——销地批发市场——超市”的完整流通链条,最终到达市民的购物篮里,农民的“出手价”与市民的“入手价”差多少?

  “我相信不低于70%—80%。”今天,在广东团分组讨论现场,广东省商联会常务副会长刘武代表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让在场的很多人“大吃一惊”。

  “一斤超市标价3元的青菜,这其中最起码两元是流通成本。”刘武认为。“当前国内蔬菜流通成本占最终菜价的2/3”,之前,清华大学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委员也表达了类似看法。

  沈阳农业大学的一项调查支撑了刘武、蔡继明的观点。以沈阳市蔬菜市场为例,流通费用为:沈阳菜商通过产地蔬菜批发市场采购蔬菜的费用,包括配菜费,包装费,装卸费等。其次,蔬菜由产地到销地运输环节所产生的费用,这一过程的费用支付给车主;再次,蔬菜进入销地批发市场所产生的费用,主要包括进场交易费,工商管理费等;最后是批发环节到零售环节的费用。

  如果一辆约6.8米长的卡车(装货15吨),在第三环节批发市场产生的费用为例,具体为:代理费100元,交易费100元,包装材料费3500元,装车封车费550元……将上述费用“打包摊入”超市的“出手价”里——这意味着,地头卖出每斤1元钱的青菜,超市的标签上已涨为3元。

  对比美国相关情况,刘武认为国内的流通成本明显偏高:“按照美国密歇根大学对32种商品的研究,流通价值占了32%,中国的流通费用不下于70%—80%。”

  不难理解,攀高的蔬菜价格,甚至“蒜你狠”“豆你玩”等“天价蔬菜”的出现,流通成本占据多大比重。刘武认为:“沃尔玛为什么从一个杂货店成为世界500强?流通成本低。现在农村,农民收入难增加,市民承受高菜价,就是流通成本的增加刺激前后两大实体经济的结果。”

  现代化的流通体系,减少流通成本,让人们买到便宜的东西。这是刘武给出的建议,“这种流通体系,无论对转型升级也好,还是提升企业竞争力也好,非常有必要,也是重要的举措。”

  “到了现在,我们网上买东西,同样的东西,流通模式发生变化,减少了流通环节,价格就便宜很多,超市减少了流通成本,市民们就可以买到便宜的东西。” 

  (本报北京3月7日电)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