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9元的菜 6元都是流通费 蔬菜流通成本占最终菜价的三分之二,专家解析物价上涨“三大矛盾”
涨价主因在于流通费用过高
食品价格攀升,与去年的投机性炒作,以及调控预警相对滞后都有关系
国内物流总成本在GDP中占21.3%,而发达国家仅为10%左右
挤压流通成本可为“降价”提供空间
“发烧”的肉价、“高企”的菜价、“跟涨”的大宗商品、“待涨”的水电油气……当前物价虽已“高位回稳”,但“控物价”形势依然严峻。粮食丰产,食品却领涨;产品提价,企业仍喊亏;两头诉苦,中间直喊冤——面对扑朔迷离的物价矛盾,业内专家们寻根究源、建言献策。
矛盾1:“粮食丰产了,食品却领涨”
在新一轮物价较快上涨中,食品价格被视为“领头羊”,让百姓感觉“餐桌负担”越来越重。央行发布的2011年第4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68.7%的居民认为,当前物价“高,难以接受”。
百姓感受背后有统计数据支撑。去年8月以后物价涨幅虽然开始回落,但全年5.4%的涨幅仍远超年初4%左右的预期目标,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8%。
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为何食品价格仍大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微博)认为,“表面上看农业丰收了,食品价格不存在大幅涨价的基础条件,之所以出现急剧攀升,与去年的投机性炒作、一直以来粮食生产结构性弊端,以及调控预警相对滞后都有关系。”
对策:增加供给严防炒作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控物价”与“增收入”,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还要完善市场调控和监管,消除季节性、结构性农产品短供,严防投机炒作。”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说,“同时还应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供给能力和竞争能力。”
矛盾2:“产品已提价,公司仍喊亏”
涉足食品行业的天津华明集团董事长刘乃兰道出了“成本上涨”刚性拉高物价的无奈。“糖价从十年前每吨1000多元涨到4000多元,另外人工、水电等其他成本也在上涨,食品厂生产的冰激凌出厂价虽提高三四毛钱,但依然利润微薄。”
融资遭遇“趁火打劫”,也是企业转嫁和推高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而另一个物价推手是国外“输入性通胀”。
浙江省工商联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全省三分之二的中小企业成本提升30%左右。尽管部分企业产品提价,利润仍然被“摊薄”。
对策:帮中小企业减轻成本压力
“企业的成本变化,直接影响物价走势。”浙江新光控股集团董事长周晓光说,中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90%以上,其产品大都是生活必需品,帮助中小微企业减轻成本压力,就是“保民生、控物价”。
郑新立认为,应继续推进结构性减税,降低中小微企业经营成本和融资难度。
矛盾3:“两头诉苦,中间喊冤”
全国政协委员柴宝成曾做过追踪调查:“菜园子”里收购价每公斤4毛钱、6毛钱的蔬菜,让种植户“苦笑”,但到了市民的“菜篮子”里,却涨到了每公斤2元、4元。
菜农抱怨“卖贱”,市民抱怨“买贵”,中间环节则抱怨“钱难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现象”?柴宝成认为,蔬菜流通环节多、流通费用高是“主凶”。
对策:降低流通成本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等人表示,当前国内蔬菜流通成本占最终菜价的三分之二;国内物流总成本在GDP中占21.3%,而发达国家仅为10%左右。挤压流通成本可为“降价”提供空间。据新华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