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近日由国务院正式印发。在2月14日农业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解读了这一规划。
“三化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陈萌山说,《规划》提出,要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具体说来,要坚持“一二三四五”的发展思路,即贯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努力实现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两大目标,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等三个能力,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等“四化”发展水平,大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等五项支撑。
《规划》提出了坚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科技兴农和人才强农,坚持政府支持、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坚持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等五项原则。
提出27个具体发展指标
陈萌山说,《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现代农业建设要取得明显进展。《规划》从农产品供给、农业结构、物资装备、科技支撑、生产经营组织方式、生态环境、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等七个方面,提出了27个具体发展指标。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畜牧业和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6%和1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这些指标的设定,既要求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又做到立足实际、切实可行;既充分结合“十一五”发展情况与“十二五”发展趋势,突出体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还注重与以往制定的相关重大规划相衔接。
《规划》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入手,提出重点加强事关现代农业发展全局、影响长远的八项重点任务。
着力建设三类区域
陈萌山介绍说,《规划》按照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思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的总体部署为核心,综合考虑各地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基础等因素,以功能类型划分区域规划和布局,着力建设重点推进、率先推进和稳步发展三类区域,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重点推进区域包括以“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和其他主要农产品优势区,突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功能;率先实现区域包括东部沿海先导农业区、大城市郊区多功能农业区、农垦规模化农业区,突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引领功能;稳步发展区域主要指草原生态经济区,突出了生态保障功能。
陈萌山介绍,《规划》进行这样分区既突出了主产区地位,又考虑了其他因素,便于统筹推进全国现代农业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