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春晖集团龙岗模式:向引领农业第三次飞跃奋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9日 10:21  农民日报
5月10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现场会推广“春晖经验”。 5月10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现场会推广“春晖经验”。
9月14日,湖北省委副书记、时任省委常委张昌尔(前左四)与省委副秘书长刘田喜和孝感市委书记黄关春、代市长陶宏等专程到春晖农业专业合作社考察,听取合作社理事长谭伦蔚(前左三)介绍。   9月14日,湖北省委副书记、时任省委常委张昌尔(前左四)与省委副秘书长刘田喜和孝感市委书记黄关春、代市长陶宏等专程到春晖农业专业合作社考察,听取合作社理事长谭伦蔚(前左三)介绍。
1月19日,湖北省农业厅厅长祝金水等为龙岗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揭牌。 1月19日,湖北省农业厅厅长祝金水等为龙岗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揭牌。
 9月20日,全国“三秋”农机化生产技术培训示范班学员参观春晖合作社油菜机械免耕精量直播作业现场。   9月20日,全国“三秋”农机化生产技术培训示范班学员参观春晖合作社油菜机械免耕精量直播作业现场。
“春晖模式”吸引着来自全国络绎不绝的参观考察者。12月13日,上海市闵行区考察团一行30余人考察春晖农业合作社。   “春晖模式”吸引着来自全国络绎不绝的参观考察者。12月13日,上海市闵行区考察团一行30余人考察春晖农业合作社。
春晖农机合作社机车库。 春晖农机合作社机车库。
春晖合作社流转土地整理现场。 春晖合作社流转土地整理现场。
春晖合作社流转土地整理后大田现状。春晖合作社流转土地整理后大田现状。
董晓芳 李文斌

  向引领农业第三次飞跃目标奋进

  ——记湖北春晖集团农业合作社理事长谭伦蔚

  33年前,安徽省小岗村,实施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小岗模式”迅速得以推广,影响长远。

  2011年,中国农业的目光又聚焦在湖北省孝感市的“龙岗模式”:土地入股、农企联姻、职业管理、规模经营,创新了农村土地经营新机制体制,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多赢局面。被誉为“湖北现代农业一面旗”。

  一时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高度关注,相继而来,参观、调研、开现场会。创新这一模式的湖北春晖集团农业合作社及其掌舵人谭伦蔚,走入公众视野。“龙岗模式”何以出现,春晖集团农业合作社和谭伦蔚有怎样的传奇?笔者深入实地,一一解读。

  不甘平淡白手创业,机缘巧合涉足农业

  1968年出生的谭伦蔚,祖籍湖北汉川市。他的父母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华中农业大学的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山西。谭伦蔚自小随父母在山西成长、读书,毕业后进了山西邮电局。

  1988年,谭伦蔚随父母迁回湖北孝感。在原孝感地区农机学校工作。半年后,被调到孝感农机总公司。1992年,他停薪留职自己出去闯。三年后,在单位领导一再要求下,又回到孝感农机总公司。一年后,彻底脱离公司,白手创业。

  问他为啥如此“折腾”时,他笑笑说:“年轻嘛,不甘于日子平淡。感觉被束缚,不能当家作主,好的想法不能付诸实践。出来创业,也有点赌气的味道。”

  谭伦蔚的商业故事开始于1996年。起初和三个朋友合伙开加油站,后来开始在外承接工程。2002年,开始搞房地产。他的国贸房地产公司,做得风生水起,多次拿了本地销售冠军。总之,什么热做什么生意,做一行成功一行。

  与农业打交道,对他而言有点巧合。当年孝感市粮食局改制,向他公司借钱。后来无法偿还,就把国家粮食储备库抵债给他经营。2007年,他买断了粮食储备库,安置了职工。接下来几年的储备粮收购中,他每年都以20%以上的比例从河南收购。

  孝感是粮食生产大市,这样频繁从外地购粮,物流成本高不说,粮食质量、成本都无法保证,粮食问题很大呀。能不能自己生产粮食?他开始思索。

  他带领集团一帮人,奔波于湖北汉川、孝南,做了一年的市场调查,发现农民不愿种、不会种田的越来越多,农村土地抛荒比例达到35%~40%。

  能不能集中抛荒田,发展粮食生产,建设自己的粮源生产基地?他萌发了“农业梦”。

  粮安天下春晖有责,“龙岗模式”应运而生

  “你们龙岗村抛荒地像飞机场、北大荒,现在惠农政策好,是啥原因?咋不抓紧研究落实抛荒田呢。”孝南区三汊镇龙岗村党支部书记刘顺田忘不了领导的批评。

  怎么解决抛荒田?刘顺田愁。如何集中抛荒土地?谭伦蔚忧。在有关领导牵线搭桥下,龙岗村和春晖集团走到了一起,开始协商。

  万事开头难。土地流转初步协议刚出来,内外的风波同时袭向谭伦蔚。

  春晖集团上上下下,都不理解支持他涉足农业。有的说,农业是个传统产业,露天工厂,投入大,效益低,风险大,不划算;有的担心,进入农业领域搞不好,会把集团的其他产业拖垮,有这么大的投入,不如扩大现有产业规模,增加效益;还有的觉得,谭伦蔚出了学校门就进机关门,没有农村经历,更没有种过田,这是个苦差事。爱人也不支持。

  “都不种田,以后要饿肚子的。未来的粮食产业是个朝阳产业,提高粮食产量,调整种植结构,做好粮食深加工大有文章可做。企业要生存,没有利润是不能生存的,但利润不是唯一的。”谭伦蔚坚定信心,说服同事和亲友。

  另一头,龙岗村部分村民也有意见。“宁可抛荒、不可失地”的观念根深蒂固,他们担心,若把田交给他人耕种,怕想要回来时要不回。

  经过几轮紧锣密鼓的商洽,去年,春晖集团米业公司先是租赁土地,以每亩310斤的中籼稻,按当年国家收购保护价折算成现金兑付给农民的方式,将龙岗村1356亩耕地揽入旗下。

  后来,在省市领导专家的提议启发下,今年1月19日成立“湖北龙岗土地股份合作社”,实现土地流转,规模经营。

  合作社由龙岗、同昶、东桥、彭桥4个村的村集体、685户农民和集团下的湖北伟业春晖米业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组建,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经营实体。4个村的村集体和村民分别以机动地经营权、承包地经营权折资入股,入股土地共有6000多亩,占合作社总股本的51%;春晖米业以100多台先进的农机具入股,占总股本的49%。龙岗村基本实现整村土地流转,其余3个村属部分流转,合作社经营期限为18年。农民流转土地完全出于自愿,龙岗村还有37户农民暂时不愿流转土地或者“不肯全部拿出来流转”,村里尊重他们的意见。

  “龙岗模式”诞生了,这一模式被概括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或农户)”,实行土地入股,农企联姻,职业管理,规模经营。

  合作社农民变股民,“360+X”办法保障权益

  三汊镇龙岗村,春晖万亩香稻示范基地。中稻早收完,已种下冬季作物。冬阳下,小麦、油菜,绿油油,长势喜人。小田变大田,整齐划一,伸展远方。拥塞不堪的沟渠畅通了,拓宽了,成为漂亮的“U”形灌溉水渠;泥泞不堪的田间小道,硬化成了3米宽的水泥路。借助春晖集团的力量,土地旧貌换新颜,现代农业气势初显。

  为了不让土地流转“流产”,合作社特别注重农民权益的保护,探索出“360+X”模式,构筑农民权益保障机制。

  合作社收益分配,采取“租金保底,盈余分红”即“360+X”的办法。“360”是保底租金,即支付村集体、农户的流转土地租金,不论盈亏,均按每亩每年360斤中籼稻结算,由农民自主选择兑现实物或现金(按当年国家收购指导保护价计算),“X”是股份红利,不能成为负数,只能大于零或等于零。除了盈余分红跟合作社经营业绩挂钩外,农民几乎不用承担其他风险,风险基本上由春晖米业承担,国家发放的惠农资金仍全部给农民。

  原来的农民,变成了股民。入股农民可以选择在合作社内或外出打工,增加工资性收入。现在有20多人被合作社长期聘为农工,月薪为1500元,另加每日9元的误餐补助。

  参加合作社的农民,能够拿到“六金”:一是“租金”,每亩360斤中籼稻的价钱。二是“薪金”,100元一天的劳动报酬。三是“管理金”,田管员每月1500元。四是“股金”,年终按股分红,只进不出。五是“补贴金”,国家发的粮补和所有补贴都归农民。六是“机金”,有农机设备加入合作社的,收入更高。

  合作社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72岁的村民李荣松,全家共有9亩田,由于3个儿子都在外打工,老两口实际每年种了不到5亩田,差不多一半的田被撂荒了,每年田里的收入除去购买化肥、农药、种子和支付农机收割的钱,只能落3000多元。他说,自从加入合作社后,家里的9亩田平整后变成了17亩,不仅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用操心,春晖合作社一亩田还要补给他360斤稻谷,在年底还有分红,不算分红,每年田地的纯收入有近7000元,比以前多了一倍不止。

  把农业当事业做,打造全产业链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赚钱和做事业是两回事。我是把农业当成事业做,想做点对民族对国家有益的事。”谭伦蔚坦诚地说。

  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去年,正值秋收割稻谷,老天不作美,阴雨连绵。金黄的稻谷如不收,熟透了可能自然脱落,还影响下一季种庄稼。收割吧,收割机难操作,收起来也无处晾晒。结果,这年因阴雨霉烂15万多公斤粮食。

  痛定思痛,只有打造完整的产业链,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才能避免一些未知因素。

  千头万绪,一切都要从零起步。谭伦蔚和集团一班人,运筹着、规划着,精心描绘春晖的蓝图。从产业的布局、基地的建设、科技含量的提高、人员招揽和安排到职工的衣食住行,样样都在考虑和操作之中……

  “龙岗模式”,让企业建立集约化经营基地和高效统一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得以实现。谭伦蔚的“农业梦”有了施展的广阔天地。

  土地流转仅仅1年时间,春晖集团累计投入4800万元,创办了春晖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建设了1座投资400多万元、占地10亩的现代化育秧工厂,投资1200万元建起了全省第一家智能化谷物烘干厂,还建设了春晖万亩香稻示范基地。

  走进春晖农科院的育秧工厂和谷物烘干厂,农科院院长王文介绍说:“春晖的育秧工厂7天即可育一茬。烘干机每6~7小时烘干一批,总量达120吨。”

  王文带笔者参观了农科院的监控中心。通过视屏,可全天24小时监控各个生产重要场所的现场实况。控制中心通过监视器和传感器,可监测到各个基地的农作物长势、病虫害发生区域、涝旱程度、成熟范围等诸多方面情况和相关技术数据,及时提供决策参考,方便科学合理地组织安排农业生产。

  谭伦蔚告诉笔者,春晖联手龙岗,主要是打造优质粮源基地。集团下的春晖米业现已形成了工厂化育秧、水稻种植、粮食存储、粮食烘干、稻米加工、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稻谷年加工能力400万吨。

  春晖十分注重粮食储备库建设,目前收储能力已达4.3亿斤。

  短短几年间,春晖集团发展成集粮食、物流、生态观光农业开发、房产、酒店餐饮、旅游服务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下辖17家分公司,员工近千人,总资产8.6亿元。

  高科技助力,开启生态农业之路

  如果6月份到龙岗村万亩香稻基地,你可以看见一台台乘坐式插秧机,在田里“插秧”。插秧机走过,秧苗整齐,笔直地“长”在田里。不到20分钟,1台插秧机就将1亩田干净利索地插完。而按常规劳作,一个劳力一天还插不到一亩田。这是龙岗村实行土地整体流转后出现的现代农业生产景象。

  农业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谭伦蔚的春晖集团不断强化“从田头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监控,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土地产出率。

  合作社采用机械化作业,机插率、机收率达到100%。在“万亩香稻生产示范基地”,春晖实行“七统一”管理,即统一种子、统一育秧、统一机耕、统一机插、统一机防、统一灌溉、统一收割,做到全程机械化作业,有力地推进了香稻标准化种植、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经与人工对比测算,亩均机耕节约成本20元;机插节约40元,且增产5%~6%;机收节约50元。仅此三项,累计节本增收就达160多万元。

  农田耕整,用的是美国进口的地平仪;良种选择,用的是华中农大专家最新研制的黑稻,市场价格是普通稻谷的50倍;科学施肥,普遍实行土壤测土配方;工厂育秧,采用的是智能化温室育秧技术,7天出一茬秧,2平方米相当于3亩田;病虫害防治,大量采用太阳能灭虫灯,配合稻田养鸭。致力于打造绿色、环保、无公害香稻品牌。目前,集团拥有“朱湖”、“孝丰”、“黄香”等5个商标使用权,其中“朱湖”牌大米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孝丰”牌大米、“孝感香米”、“朱湖珍珠糯米”屡获大奖。集团在京沪穗等地设立外销窗口23个,年外销本地大米1.5亿斤。

  接下来,春晖大力提升粮食精深加工和转化增值能力,力争早日进军全国各大超市。位于朱湖农场的湖北春晖优质稻产业园已上马两个项目,即安装2条日产300吨的大米深加工生产线,预计年交易量2.5亿斤;拟建设一座日产4000吨的糖业加工厂,充分利用碎米生产食品工业原料淀粉糖浆和大米蛋白粉。还准备投资5亿元以朱湖优质珍珠糯米为原料,开展优质糯米变性淀粉深加工出口。

  反哺社会,企业的良知与责任

  “赚了第一桶金后,如何回报、反哺社会,关乎企业的良知与责任。”谭伦蔚朴实地说。

  合作社成立后,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春晖集团给村集体以补贴,对发展集体经济给予支持,给所在村无偿修路、修桥、修渠,为村集体办了很多实事,用几个村支书的话说,“省了村里很多事”。

  优先安排518位村民到春晖米业公司下属各分公司和农机合作社打工,平均月工资1500元;通过政府与有关方面联系,帮助317位村民到外地务工经商。

  加大资金投入,把三汊镇福利院改扩建成设施齐全、条件优越、服务周到的“湖北春晖集团敬老院”,对流转土地的8个村75岁以上老人全部实行免费供养,并逐步延伸覆盖到整个三汊镇各村,让他们在这里享受特殊照顾,安度幸福晚年。

  多年来,春晖集团始终不忘社会责任,坚持以实际行动帮扶弱势群体,感恩回报社会。集团以孤寡老人、特困学生、孤残儿童和灾区为主要资助对象,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达200余万元,共资助贫困人群100多人次。

  向引领农业第三次飞跃目标奋进

  有人说:“人们在观察和衡量某一个人时,不仅看他说得怎样,更要看他做得怎样。”高山不语,自有一种巍峨;蓝天不语,自有一种高远;大地不语,自有一种宽博。谭伦蔚向来低调随和,自有一种儒雅实在的气质和品格。

  每当人们谈到春晖集团和谭伦蔚对社会的贡献时,他从来不愿意让大家说到自己,自己也从不提及。他总是谦虚地说:“受益和反哺相辅相成。企业发展了,农民也要受益,这块不做好,企业走不长远。形成双赢或者多赢。企业做大以后它的财富实际上是社会财富,企业是社会的。作为企业家来说,对社会就应该有一种担当。”

  人生的道路上,险滩连着彼岸,唯有不惧辛苦,涉水前行,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谭伦蔚和春晖集团,在现代农业这条路上,敢于摸索创新,“龙岗模式”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粮食增产。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评价说:“春晖集团在孝感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制,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农业生产管理合作社,核心地区搞了6000亩地,带动了几万亩地,在这些地上生产他们所需要的优质稻谷,生产的产品标准化了,质量好了,收益也高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我们这样一个在相当长时间内小规模经营农户数量还比较多的国家来说,这是一条不可不走、不得不走的路。”

  “湖北春晖集团农民专业合作社群在发展现代农业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在破解农村土地利用率不高、留守人员种田水平不高等方面作了成功尝试,在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农民收益增加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省委副书记张昌尔,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春明,副省长赵斌等相继做出批示,要求总结推广春晖经验。

  春晖集团的快速发展和崛起,“龙岗模式”的创新,让很多人认为谭伦蔚创造了一个“奇迹”。谭伦蔚理智地说:“这不是奇迹,这是必然。现代农业要求作业方式改变是必然,农业集约化经营方式也是必然,我们虽然很巧合地走到农业这条路上,但走到今天,也是必然的。今后,我们将向引领农业第三次飞跃目标奋进。”

  大地飞歌,满眼的好风景,好歌越唱大路越宽阔,好日子也越过越好。春晖集团掀开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画卷,“禾下增收梦”已付诸实践,将在现代农业之路上越走越广阔。

  (本版策划:何红卫)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