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体验
陪着农民省城看病
躲得过医托,躲不过昂贵的医疗费
本报记者和树玲
近日,农民韩进平到济南来看病,下车后却迷路了,只好打电话给在济南打工的二女儿来接他。在车站等候时,不时有人上前搭话:“来看病的么?去XX医院吧,专车接送。”韩进平不敢接话茬,因为他听说过患者误入黑诊所被骗的事儿。
省城看病,有期望有忐忑
从今年7月起,60岁的韩进平明显感觉身体有些异常,乏力、腹胀,睡觉时左下肋隐隐作痛。秋收时,原本是家中主要劳动力的他几乎都搭救不上手。村卫生所说是胃炎,开了些药,又挂了半个月吊瓶,没见效果。之后,韩进平在大女儿的陪同下去了县中医院,被诊断为肝硬化,并且伴随多种并发症。医生拿着检查报告单说:“已经是晚期,最好马上住院。”几句话把大女儿的脸吓得煞白,赶紧通知在济南打工的妹妹。姊妹俩一商量,决定让父亲到省城医院治疗,毕竟那儿的医生、技术及设备比县城医院先进很多。
一听说要去省城看病,韩进平心里有些发毛。省级医院花费高不说,离家还远。架不住家人朋友的苦劝,11月14日,韩进平来到了省立医院。在省立医院,病情虽并未像县医院说得“已经到了晚期”那么严重,但还是要抓紧治疗,避免并发症加剧导致病情恶化。医生给韩进平开了些药,让他每两周来医院检查一次。这次是他第二次来医院复诊。
挂号有捷径,省出不少时间
早上不到7点,省立医院门诊大厅一至三楼的各个挂号窗口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些人甚至天不亮就赶来排队,此刻正席地而坐闭目休息,他们大都面容憔悴,忍受着病痛、疲惫,只为能早一点挂上自己选好的专家医生的号。
这次,小女儿提前用韩进平的身份证号在网上预约挂号,这样就不用一大早来排队了,但即使是这样,当他赶到医院时,预诊服务台前等候取号的也已经排了30多人。第一次到省立医院看病时,韩进平从排队挂号到就诊足足等了三个多小时,“医生问了不到5分钟。”他说。
7点30分,医院工作人员上班,挂号的队伍里开始出现骚动,不时有“踩着我脚了”“扯着我包了”的声音传出。因为人少,韩进平预约取号的这支队伍相对安静些,8点不到,韩进平就拿着预约就诊号来到候诊区,找个空位坐下,等着护士叫号,号码显示在他前面还有8位患者等候就诊,上次是20个。
选医师有窍门,看好坐诊时间
上次来医院,韩进平挂的是一位周二全天坐诊的主任医师的号,以为当天检查完后就可以回家了。后来发现有两项必检项目第二天才出结果,要是拿给这位医生看只能等下周。老韩等不起,只好又选了一位周三上午、周四下午坐诊的医生重新挂号。第一天上午医生看病开单子做检查,第二天下午拿报告给医生诊断病情。这样,算上来回用去了四天时间。
这次做例行彩超检查时,医生说在他左肝下叶发现两处暗区,其中一处可以确定是囊肿,但另一处结节不能定性,建议他做个CT影像进一步观察,为此韩进平又掏了1687元做CT影像强化。结果第二天才能出,这让韩进平有些紧张,以致在接老伴电话时都很烦躁。
记者发现,医院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招待所,里面住满了来自各地等待检查结果的病人和陪护家属。招待所的房间一般只有几平米,简单的放置几张床,没有暖气,公用厕所,条件好些的或许有台过时的电视机,这样设施简陋的招待所最便宜的一个床位一晚也要30元。
高额费用前却步,仿佛钱比命重要
大医院设备好、费用高,这是韩进平在进城之前就已经考虑到的,但是两次看病下来,韩进平的预算总是严重超支。
上次到济南看病花了4300多元,这次因为左肝发现结节,复查的花费肯定比上次要高。果然,第二天拿到的CT报告单仍然没有确诊结节的属性,医生建议再做个核磁共振检查。“做一个核磁共振还要花1000多元,能不能查清还不确定,还是直接准备住院吧。”主治医生告诉韩进平,长在这个部位即使不是恶性肿瘤,也要住院做个射频把它给消掉。之后医生给开了三周的药,让韩进平三周后直接来住院。
前后加起来,一个月之内韩进平光看病就花了差不多1万元。虽然这次来济南的前两天,他刚交了60元的新农合医疗费,但是门诊费不报销,即使是在省城住院,新农合报销的比例也很低。看到许多治疗了七八年的肝硬化患者,韩进平不知道接下来还要花多少钱,晚上给老伴打电话的时候俩人就嘀咕:花这么多钱,家底都空了,要不咱不治了。
老韩的病情到现在还没有确诊,不知是否真的会放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