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桂林11万吨柿子滞销 农业部门多措施化解甜蜜负担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1日 16:37  新华网

  新华网桂林12月21日电(记者王勉、管浩)“因为卖不出去,家里已经有三四万斤的柿子烂在枝头了,如果销路还这么差,到月底还要损失3万斤。”桂林市平乐县果农黎枝海望着自家30亩柿子树,忧心忡忡地说。

  今年入秋以来,桂林柿子获得丰收,而收购价却大幅下跌,挂在枝头的“金色果实”,现在成了果农的心中的“甜蜜负担”。在桂林市柿子主产区的平乐县、恭城瑶族自治县,共有11万吨柿子出现卖难。

  黎枝海所在的平乐县桥亭乡大塘口村是远近闻名的“柿子村”。12月14日,记者来到大塘口村。正值柿子收获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果实,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架着架子,晾着柿饼。柿子采摘的最后期限是在12月底,现在本应是果农收获最后一批鲜果的时候。然而今年的好收成,却让村民们发起了愁。

  “往年柿子的收购价都在1块到1块2毛一斤,今年平均下来只有5毛一斤,比去年下降了一半还多。”黎枝海对记者说,“我家种了十五年的柿子,第一次碰到这么强烈的价格波动。本来今年能有12万斤的收成,到现在只卖出去4万多斤。”

  由于柿子的收购价下跌,很多村民都选择将鲜柿子制成柿饼销售,可是今年柿饼的行情也不好。黎枝海说,相比往年3到4块一斤的收购价,今年柿饼只能卖到2块多一斤。

  平乐县农业局党组书记莫纪生介绍,平乐县共种植15万亩柿子,预计今年产量达23万吨。由于销路不畅,目前仍有6万吨柿子没有采摘,如果到12月底这些鲜果还没有销路,将会彻底霉坏。即使按目前5毛一斤的低价计算,这也会给平乐县果农带来6000万元以上的经济损失。

  同为广西柿子生产大县的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这个县的水果流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何文义告诉记者,由于价格下跌,目前整个县还有约5万吨柿子找不到销路。

  面对着惨淡的销售,黎枝海有点摸不着头脑:“往年销路都不错,为什么今年没人来收购呢”

  “柿子销路不好,国外市场疲软是个重要的原因。”何文义这样向记者解释。据统计,往年恭城瑶族自治县出产的柿子,有10万吨以上都是销往东南亚市场。然而今年由于泰国洪水、人民币升值等原因,出口到东南亚的柿子数量急剧下降,极大地影响了柿子收购价格。

  莫纪生则指出,近些年来,当地许多果农凭借柿子脱贫致富,但是在种植方面依然缺乏计划,存在无序生产的情况。具体表现在果农不重视销售渠道建设、市场敏感度不足、品牌意识不强等方面。

  为了改善柿子卖难的情况,平乐、恭城两县都采取了应对措施,包括加强对外宣传,吸引外地客户,拓宽销售渠道等。“现在我们正在加大对外的宣传力度,希望可以打开一些销路。今年县里有关部门已经到海南、江苏等地做了市场推介和市场调查,为农户联系客户,扩宽销售和物流渠道,现在也收到了一些效果。”何文义说。

  而从长远角度来看,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发展柿子深加工产业,是广西柿子种植和销售稳步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恭城瑶族自治县的“恭城月柿节”自2003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8届,有效地提高了当地柿子的知名度。

  莫纪生表示,目前平乐县也在加大力度打造柿子品牌。包括加强对柿子的质量管理,推进标准化生产,引导农民提高柿子质量,提升产品品质。同时大力发展一批集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柿子深加工企业,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掌握销售渠道,让广西柿子在市场上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