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农人物走进鄂尔多斯:责任感激励他们前行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5日 09:21  农民日报

  责任感激励他们前行

  ——CCTV2011年度“三农”人物推介活动走进鄂尔多斯侧记

  本报记者 李亚新

  近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东达酒店的多功能厅变成了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大厅,“中国农业银行杯”CCTV2011年度“三农”人物推介活动人物“面对面”节目在这里录制。四位年度“三农”人物候选人依次上台,面对台下300多名观众讲述他们的故事,畅谈责任感激励他们一路前行的体会,并与现场的嘉宾及微博上的粉丝进行互动。

  内蒙古万通路桥集团董事长吕根觅是一位从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梁家圪堵村走出来的民营企业家。2005年以来,他先后出资3000万元在家乡修建了一所敬老院和一个标准化幼儿园,免费把吉格斯太镇及周边的104位农村“五保户”接进敬老院,让他们安享晚年,免费接纳吉格斯太镇的105名农村适龄幼儿入园。2009年,他投资2亿余元进军农业领域,与市、旗两级政府合作,建成了占地1万亩的万通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引领当地农牧民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2010年,他出资2000万元与另一位企业家合作,为梁家圪堵村建设了新农村别墅、楼房452套,交由镇村免费分给村民居住。记者问他图什么时,吕根觅说:“个体户是为了自己挣钱,而企业家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懂得回报。”

  来自陕西省定边县的治沙英雄石光银是全国劳动模范,曾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世界优秀林农奖”。从1984年以来,他先后承包治理荒沙25万亩,植树2000多万株(丛),在毛乌素沙地的南缘营造了近100公里长的绿色屏障,把沙地的林草覆盖率提高到65%以上。有人算过一笔账,把石光银27年来种下的树每两米栽一棵,可以绕地球赤道2圈。虽然已累计投入了三四千万元,可树木成材后石光银却舍不得砍一棵。他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利益,还要讲生态效益,只有环境变好了才能可持续发展。我现在采用‘公司+农户’方式发展带领农民发展养殖业、蔬菜、水果、苗木,一样可以致富。”

  与吕根觅类似,来自广西马山县古零镇的李荣光也是一位干实业起家的农民企业家,在外面开过矿,搞过工程。为了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他2006年毅然回到家乡担任村支书,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带领乡亲们修路、组建合作社,探索出了石漠化地区“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和果,低洼粮和桑”的立体生态发展模式,被称为“弄拉模式”向全县推广。记者问李荣光,“办企业干实业和回到山里当村官收入差多了,你觉得值得吗?”他说:“值!怎么不值?国家提倡先富带动后富,我个人富了不算富,家乡还没有富起来,我有责任把乡亲们引带起来。”

  吉林通化的张宝艳曾经有着不错的职业,当过工商银行的信贷科长、典当行的经理。1992年,4岁儿子一次几小时的丢失寻找过程让张宝艳至今后怕不已,从此,她开始关注儿童被拐现象。2007年,她辞职回家与丈夫个人出资七八万元创办了“宝贝回家寻子网”,专门帮助被拐卖、被遗弃和走失的、流浪乞讨儿童回家,目前该网站已累计帮助319名被拐儿童找到了家。每次当被拐儿童找到家的时候,就是张宝艳和志愿者们最高兴的时候。“但是这样的喜悦转瞬即逝,我们有1万多名被拐儿童的资料,只有3%可以找到家人,更多被拐儿童家长的期望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也让我深感责任重大。”张宝艳说:“我最大的愿望是‘天下无拐’,儿童被拐现象越来越少,我们的网站可以越办越小,而不是越办越大。”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