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改造1500万亩鱼塘 投资逾千亿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0日 17:22  新华网

  中国改造1500万亩鱼塘 投资逾千亿

  新华网武汉11月10日电(记者 熊金超 黄艳)立冬刚至,由农业部推行的鱼塘标准化改造已在中国各地全面铺开。中国目前有1500万亩池塘要进行改造,直接涉及的改造资金达到750亿元,而全部资金或将超过千亿元。

  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70%来自中国,水产养殖满足了中国人对动物蛋白的需求。今年夏天长江沿岸遭遇的罕见旱灾对淡水养殖产业造成了不小冲击,为此农业部日前在武汉召开“渔业灾后复产及池塘改造”现场会。

  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在会上提出,除了各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外,还要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吸引银行信贷、企业资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渔(农)民自筹资金投资参与池塘标准化改造,逐步形成社会多元化投入的长效机制。

  在水产品总量连年位居中国首位的湖北省,农村里绝大多数的鱼塘都是比较原始的经营状态。农业部在武汉公布的信息显示,中国淡水养殖产量的70%来自池塘养殖,但绝大多数养殖池塘修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初建设标准不高,加上长期使用年久失修,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化、淤塞严重、水质恶化等问题,长期制约着这个世界最大淡水养殖业国家的渔业发展。

  要继续可持续地开发淡水养殖业,就需要及时对这些鱼塘进行标准化的改造。2008年开始,中央财政将池塘改造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转移支付支持范围,在全国掀起了池塘标准化改造的热潮。

  中国各级政府鼓励农户进行的鱼塘标准化改造,旨在建立“健康、安全、高效”的生态养殖体系,包括清理鱼池淤泥,增大鱼池养殖容量;建立公共给排水系统,实现渔区水电路畅通,加固池埂,增加鱼池抵御旱涝灾害能力;配套渔业设施、水质监测、养殖用水处理等措施。

  不过,居住在“鱼米之乡”的农民心里清楚,鱼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后可以带来更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因为“费用太高,一个农户单打独斗吃不消”。

  生活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农民邢昌焕说:“标准化改造鱼塘,还要硬化鱼塘墙、要牵电线、买增氧器、换水设备等等,才不是挖深就了事。得花大价钱才能搞好,如果政府不支持一般农民都搞不起的。”

  荆州市一些淡水养殖大户估算,一亩鱼塘的改造费用“方方面面算下来要六到七千元”。

  荆州市水产局副局长赵恒彦说,淡水养殖是荆州的特色产业,也是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加快农村鱼塘标准化改造成为政府一项重要工作。除了中央财政支持外,地方政府也拿出资金鼓励农民改造鱼池。

  祖辈都一直养鱼的荆州市公安县崇湖渔场农民易继海去年响应当地水产部门的号召,对家里8亩鱼塘进行了改造。“每亩鱼塘政府补贴1000多元,加入养殖合作社再贴补一些,自己也花了好几万元,不过效益很明显,今年就抗住了大旱,每亩还增收近3000元。”

  近几年来,湖北公安县像易继海这样的农民越来越多,政府相继投入近5000万元,带到社会资金和民众投入超过4亿元,完成标准化改造的鱼池总计达到4万亩。改造后新增水产品产量2万吨以上,平均亩增加收入近4000元。

  “这不仅可以提升现代渔业生产水平,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兴起,比如建材、人工服务、塑料、机械、水利改造等等。”赵恒彦说。

  据悉,这近1000亿元的资金,除了政府投入外,中国正在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以保证改造项目落到实处。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