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媒体调查:粤农企能否搭上国家减税输血顺风车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8日 14:42  南方网-南方农村报

  南方农村报记者 郭任旭

  10月13日,深圳一家LED企业被曝光老板全家跑路,欠款近亿。多米诺骨牌会在广东延续吗?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天内,先后赴温州、广东调查中小企业生存状况。与此同时,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为主要目的的金融、财税政策相继出台。“东莞企业的资金状况也很紧张,不过与温州跑路企业还是有很大不同。”多位东莞企业老板向南方农村报记者强调信心。不过,资金紧张的局面能否在上述扶持政策中得到缓解,依然是个未知数。

  广东没有企业集中跑路风险

  黄远东是东莞一家小型IT公司负责人,主要为当地厂家提供生产系统信息化等综合服务。最近,黄远东接到一个相当可观的订单。一个规模不错的生产厂家,要求配置1000台电脑并提供系统服务,整单业务有50万元净利。不过,一番考虑后,黄远东还是放弃了。原因是,资金太紧张。

  黄远东今年的业务状况很不理想。该公司业务之一是为厂家生产实现信息化,一套系统费用从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按照公司最初的调查,东莞目前存在这种需求的厂家多达2000多家。但是,在今年企业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这种以提高效率为目的非刚性业务需求,往往被暂缓,“很多订单被砍掉了!”

  其他地方的企业状况也不如人意。李纯是国内一家市场调研公司广东区域负责人,主要客户就是珠三角的企业。这几个月来,李纯谈下来的业务接连流产。“按照之前惯例,都是十拿九稳的状况了——有些调研方案都已经为客户设计好了,结果对方突然说资金紧张就不做了。”

  “东莞企业经历过2008年的金融风暴,无论在心态还是风险控制上,都相对稳健。这里有大量港资、台资、美资企业,在经营上与温州私营企业主有很大不同。”东莞市莞香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东晓强调。尽管资金紧张,但黄远东也认可这种观点,“目前还没有听过跑路事件。”

  信贷机构的信息支持了上述判断。作为广东首家开业的小额贷款公司,东莞市广汇科技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广汇科技”)目前平均贷款年利率为17%左右,这在当地小贷中算比较低的水平。尽管如此,广汇科技总经理赵智谋还是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对不少当地企业来说,这个利率并没有吸引力。“现在本地企业还没出现不计后果借钱的非理性状态,说明资金链相对稳定。”

  融资优惠政策恐难落实

  [政策] 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小微型企业提出6条金融扶持政策,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的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纠正金融服务不合理收费,切实降低企业融资的实际成本;适当提高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引导小金融机构增加服务网点,向辖内县域和乡镇地区延伸机构;遏制民间借贷高利贷化倾向等。

  [调查] 融资扶持政策能否最终在商业银行得到彻底执行,还尚待观察。此前,加大中小企业融资扶持的各种倡导性文件与呼吁不断,而商业银行都有自己的难处。“在实体经济没有较好改善的情况下,一些企业拿到资金不一定真的投入生产,而是直接进入股市楼市,尽管监管层对这种行为严格禁止。”一位金融行业人员向记者解释,今年楼市股市不景气,是不少企业资金链彻底断裂的重要原因。

  对于那些专注于实业的企业而言,融资渠道同样不畅通。伴随着13次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和5次加息之后,眼下的融资环境前所未有的糟糕。以广汇科技来说,去年底一年期贷款平均利率为13%,到现在上升了三个百分点,而这在同业当中已算温和上涨。这仍让企业难以承受,“除了做房地产或其他有投资性业务的大公司,真正做实业的利润率才有多少?对后者来说,18%的年利率应该是能接受的底线了。”赵智谋介绍。

  黄远东刚在平安银行找到一种免抵押贷款产品,年利率超过20%。“如果借入100万,一年在生意中周转5次,每次利润率为10%的话,公司能增加50万元利润。不过,光利息成本就超过20万,扣去杂七杂八的费用,实际赚到的没多少。”放弃高息贷款,黄远东不禁羡慕起一些外贸公司,“听说他们可以直接将订单拿到香港的银行做质押贷款。国内银行很少愿意为中小企业开办这样的产品。”

  一些农业企业对于融资成本的提高显得更为敏感。梅州生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下简称“生原农业”)去年在当地村镇银行获得200万元贷款,利息一分。今年,在整个金融机构融资成本提高的背景下,该村镇银行也将利息增加了2厘,尽管这已经相当优惠,但是依然令公司老板犹豫起来。“贷款12月就到期了,是否再借要考虑一下,尽管今年公司的养殖行情还不错。”

  减税很给力受惠先备案

  [政策] 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提高小微型企业的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此外,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在2009年9月,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调查] 一位税务系统人员为记者介绍了目前中小企业的主要税收项目。以工业类为例,一般纳税人主要项目包括17%的增值税和25%的企业所得税,其中,增值税经过进项抵扣后,综合率普遍在2%到5%间不等。以100万的营业收入、10万元利润以及3%的综合率计算,企业要负担的税收一共为:100万×3%+10万×25%=5.5万元。另外,还要负担城建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等其他项目。“如果算上一些隐性成本,企业的真实税收成本有可能达到30%。”该人士表示。

  由于目前只是纲领性文件而非细化方案,具体优惠措施尚待落实。不过,对于农业企业而言,税收优惠此前早已展开。根据规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而2011年9月13日国家税务总局刚刚颁发的《关于实施农 林 牧 渔业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公告》中,对相关行业按照种养、农产品初加工、购入农产品直接进行销售等不同类型的涉农企业的税率情况作出了区别规定。

  在各地实践中,涉农企业的税收问题显得错综复杂。作为年出栏量3万头猪的生原农业而言,优惠政策实在很给力,“基本税收都免了!”一家在东莞有着1000多亩种植面积的林业产业园负责人则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经过公司的努力争取,当地将企业所得税由25%降至12.5%;而云浮市一家果子酒制造企业则告诉记者,虽然公司属于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但在税收上并未享受到与农字有关的优惠,所有税收成本算起来,大概要达30%。

  [提醒] 对于刚刚提出的财税优惠,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了对实际操作的疑虑。“要真正享受优惠并不容易,企业需要具备良好的纳税记录、完备的财税制度以及其他相关指标,认定手续相对复杂。”对于农业企业而言,一个值得提醒的问题是,无论是之前还是以后的优惠政策,大都需要农企主动到税务部门及工商部门做相关备案认定。“不做备案认定,税务部门不可能凭口头或农业两个字就直接给优惠!”一位农业系统负责人强调。而在记者调查了解中,不少农企对这一基本程序缺乏了解。(应采访者要求,文中黄远东、李纯采用化名)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