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分析称粮食产量将对通胀产生较大影响

2013年01月28日 09:09  证券日报 

  ■左 右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认为,2013年需要密切关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对物价走势的影响。如2013年我国政府刺激经济持续回暖的政策的强度和频度尚属于未知数,而过强的经济增长刺激政策无疑会对抑制通货膨胀产生不利影响。2013年不确定的经济增长政策将给物价走势带来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笔者认为,由于天气等多重因素是推高我国农产品价格的不确定因素,因此,粮食产量直接关系到我国食品价格变化,2013年全国粮食产量能否实现“十连增”,将对我国食品价格乃至整体通货膨胀影响较大。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反弹得相对比较多,环比增长0.8%,同比从2.0%增加到2.5%。而12月份CPI涨幅的回升主要原因是由于北方雪下得比较多,天气比较冷,南方阴雨寡照,导致蔬菜价格上涨得比较多,去年12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上涨17.5%,拉动CPI上涨0.46个百分点,贡献了将近60%。

  即便如此,应该看到2012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涨幅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这其中得益于2012年农业生产的突出成绩,2012年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8957万吨,比上年增加1836万吨,增长3.2%,连续九年增产。

  可以肯定的是,2012年,除了粮食九年增产以外,棉花、油料、糖料、肉类、蔬菜都在增产,这也是2012年全年CPI回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从去年12月份CPI涨幅来看,结合季节性、天气以及今年经济增长刺激政策的不确定性等因素,本轮CPI筑底基本完成,开始酝酿新的上升周期,预计2013年CPI进入上行周期初期。

  可喜的是,2013年我国政府将会继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并明确提出还将进一步挖掘科技对粮食的驱动力,特别是深入推进高产创建,大面积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等。我国2013的农业生产有了一个很有利的开局。

  笔者以为,如果2013年不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在天气中等或中等偏差的情况下,我国如果能实现2004年以来的连续第十年粮食增产。不仅将缓解CPI上涨压力,更是2013年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消息称薄熙来案可能在全国两会后开审
  • 体育詹皇34+16热火负绿军 C罗3球皇马4-0胜
  • 娱乐网曝央视春晚歌舞节目单 那英将唱新歌
  • 财经万科王石:房地产泡沫破灭论危言耸听
  • 科技iPhone越狱社区:与苹果玩猫捉老鼠
  • 博客高房价逼得女白领不敢与穷老公生孩子
  • 读书国民性与民主制度的纠结:骄傲的印度
  • 教育375分以下不能读大学?教授建议惹争议
  • 育儿女子为防孩子走失在其脖子上系绳(图)
  • 陶冬:日央行出手 美联储观望
  • 赵伟:2013年欧元区起死回生
  • 罗天昊:八大因素造就中国农村衰败
  • 西向东:春运难题源于制度
  • 姚余梁:伦敦超级雾霾对北京咳的警示
  • 于晓华:金圆券改革失败对当代中国的警示
  • 刘杉:中国经济增长的逻辑
  • 老姜:房叔房姐们验证5.4万亿灰色收入
  • 姚树洁:高房价逼女白领不与穷老公下崽
  • 林采宜:新型城镇化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