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贵金属 > 正文
 

黄金投资指南(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1日 00:19 嘉柏黄金

  七、黄金投资

  (一)主要投资方式比较

项目

外汇

期货

股票

存款储蓄

黄金递延交易

投资金额

可多可少,以小博大,保证金比例一般为 5%-1%

可多可少,以小博大,保证金比例一般为 5%-10%

可多可少, 100% 资金投入

可多可少, 100% 投入

可多可少,资金杠杆比例大约为 18 倍

投资期限(流动性)

24 小时交易, T+0

4 小时交易, T+0

4 小时交易, T+1

期限较长,以年计

17 小时交易, T+0

交易手续 / 变现能力

即时交易, 100% 成交

即时交易,价格搓合

价格搓合,有可能无法成交

简单

即时交易, 100% 成交

费用

汇价点差,各种货币不等

交易手续费,较少

交易手续续,较少

买卖价差,较低

灵活性

双向全日交易,获利机会多

双向限时交易,获利机会多

单向交易

随时可以存入或领取

双向限时交易,获利机会多

风险程度

风险较大,但控制完善,有限价、止损等保障

风险很高,市场不够成熟,风险控制措施不够完善

风险很高,如套牢资金占用时间长,政策市场风险不易防范

货币贬值风险

风险较大,但控制完善,有限价、止损等保障

  (二) 各投资方式的投资前景

  1、外汇。过去三年由于美元的连续下跌,各货币对美元基本上呈单边走势。美国双赤依旧,但自去年至今美国经济表现良好,美联储连续已连续加息至3%,人民币升值前景扑朔迷离,布什政府承诺削减赤字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之下,外汇市场进入中期无明确方向性的调整期,

  2、期货。期货市场尤其是金属期货经过近三年的大牛市之后,自中国的宏观调控开始涨势趋于停顿,国内钢铁、电解铝等行业相继进入生产过剩,中国和美国经济同时面临降温的不确定性,期货市场同样进入中期的调整,投资机会下降,投资风险加大。但长期而言,原材料期货的价格将保持上涨趋势。

  3、股票。国内股票市场走势与经济表现背道而驰,市场透明度低造成信息不对称,股票操纵现象严重,上市公司质量低下,过分依赖政策市,国有股减持阴影等因素是根本原因。但上述情况并非短期内能够解决,换言之股市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善。由于中国股市缺乏做空机制,投资股市风险巨大,基本不具备投资价值。

  4、房地产。过去三年因银行利率低下、股市低迷、通胀上升及游资推波助澜,国内房地产市场同样经历了一次大牛市,造成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房地产成为宏观调控的直接对象。去年至今,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针对房地产的措施,包括限制房地产开发、购房贷款,限制房产流通等,至今年上半年整体上抑制住了房价的涨势出现轻微回调,投资者开始考虑变现。尤其在“两会”期间推也一系列重点打击投机的措施并实施,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较大的卖压甚至恐慌性抛盘,因此,中期内房地产市场面临降温,房产持有者现在应该考虑变现,现在入市已经并不明智。

  5、存款。虽然去年10月央行加息27个基点,但一年期存款利率仍只有2.25%,相比较去年国内近近5%的通胀率而言仍不足以弥补贬值损失。

  6、基金。由于中国基金以股票投资基金为主,因此在股市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基金整体盈利不佳。再加上国内基金良莠不齐,基金经理素质较差,投资理念及策略落后,投资品种缺乏,市场发育不成熟,基金市场方兴未艾。投资者目前可以适当选择货币市场基金进行投资,但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需要较高的判断力,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小的投资者进行投资。

  截至2005年5月12日,除去17只货币市场基金外,沪深两市总计108只开放式基金已经有54只累计净值低于面值。这表明,有半数开放式基金的历史运作纪录累计为亏损状态。封闭式基金情况更糟,总计54只封闭式基金中有53只跌破净值。

  7、黄金。金价去年12月创下15年来的高点456美元,较02年低点的250美元涨幅将近一倍。虽然外汇市场可能进入盘整期,但国际局势尤其是朝鲜和伊朗的核问题高度敏感,而且油价飚升全球经济陷入滞胀的忧虑再起,黄金的保值功能日益突显,从而出现脱离美元而上涨的迹象。包括大摩、高盛在内的全球各大金融机构预测今年金价将在410-480美元之间波动。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表明,2004年美国黄金基金的收益率高达51.2%,在过去4年中,黄金基金的年平均投资回报率超过了50%,个别最高收益率达到了90%以上。

  (三) 国际主要的黄金投资方式

  1. 实金投资

  实金买卖包括金条、金币和金饰等交易,以持有黄金作为投资。可以肯定其投资额较高,实质回报率虽与其他方法相同,但涉及的金额一定会较低(因为投资的资金不会发挥杠杆效应),而且只可以在金价上升之时才可以获利。一般的饰金买入及卖出价的差额较大,视作投资并不适宜,金条及金币由于不涉及其他成本,是实金投资的最佳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持有黄金并不会产生利息收益。

  2、投资金币

  金币有两种,即纯金币和纪念性金币。纯金币的价值基本与黄金含量一致,价格也基本随国际金价波动,具有美观、鉴赏、流通变现能力强和保值功能。金币较多更具有纪念意义,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较难鉴定其价值,因此对投资者的素质要求较高,主要为满足集币爱好者收藏,投资增值功能不大。

  3、纸黄金(目前黄金银行的黄金宝业务模式)

  “纸黄金”交易没有实金介入,是一种由银行提供的服务,以贵金属未单位的户口,投资者毋须透过实物的买卖及交收来而采用记帐方式来投资黄金,由于不涉及实金的交收,交易成本可以更低;值得留意的是,虽然它可以等同持有黄金,但是户口内的“黄金”不可以换回实物,而且“存款”没有利息。“纸黄金”是采用100%资金、单向式的交易品种,是直接投资于黄金的工具中,较为稳健的一种。

  4、黄金管理账户

  黄金管理账户是指经纪人全权处理投资者的黄金账户,属于风险较大的投资方式,关键在于经纪人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水平及信誉。一般来讲,提供这种投资的企业具有比较丰富的专业知识,收取的费用不高。同时,企业对客户的要求也比较高,要求的投资额比较大。

  5、黄金凭证

  这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投资方式,银行和黄金销售商提供的黄金凭证,为投资者避免了储存黄金的风险。发行机构的黄金凭证上面,注明投资者有随时提取所购买黄金的权利。投资者可按当时的黄金价格,将凭证兑换成现金以收回投资,还可通过背书在市场上流通。投资黄金凭证,要对发行机构支付一定的佣金,和实金的存储费大致相同。

  6、黄金期货

  一般而言,黄金期货的购买、销售者,都在合同到期日前出售和购回与先前合同相同数量的合约,也就是平仓,无需真正交割实金。每笔交易所得利润或亏损,等于两笔相反方向合约买卖差额。这种买卖方式,才是人们通常所称的“炒金”。黄金期货合约交易只需10%左右交易额的定金作为投资成本,具有较大的杠杆性,少量资金推动大额交易。所以,黄金期货买卖又称“定金交易”。

  7、黄金期权

  期权是买卖双方在未来约定的价位,具有购买一定数量标的的权利而非义务。如果价格走势对期权买卖者有利,会行使其权利而获利。如果价格走势对其不利,则放弃购买的权利,损失只有当时购买期权时的费用。由于黄金期权买卖投资战术比较多并且复杂,不易掌握,目前世界上黄金期权市场不太多。

  8、黄金股票

  所谓黄金股票,就是金矿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的上市或不上市的股票,所以又可以称为金矿公司股票。由于买卖黄金股票不仅是投资金矿公司,而且还间接投资黄金,因此这种投资行为比单纯的黄金买卖或股票买卖更为复杂。投资者不仅要关注金矿公司的经营状况,还要对黄金市场价格走势进行分析。

  9、黄金基金

  黄金基金是黄金投资共同基金的简称,所谓黄金投资共同基金,就是由基金发起人组织成立,由投资人出资认购,基金管理公司负责具体的投资操作,专门以黄金或黄金类衍生交易品种作为投资媒体的一种共同基金。由专家组成的投资委员会管理。黄金基金的投资风险较小、收益比较稳定,与我们熟知的证券投资基金有相同特点。

  八、黄金知识与术语

  (一)世界黄金价格的主要类型(了解内容)

  目前世界上黄金价格主要有三种类型:市场价格、生产价格和准官方价格。其它各类黄金价格均由此派生。

  1、市场价格

  市场价格包括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这两种价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两种价格都受供需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干扰,变化大,而且价格确定机制十分复杂。一般来说,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所受的影响因素类似,因此两者的变化方向和幅度都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市场走势的收敛性,黄金的基差(即黄金的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差)会随期货交割期的临近而不断减小,到了交割期,期货价格和交易的现货价格大致相等。从理论上来说,期货价格应稳定地反映现货价格加上特定交割期的持有成本。因此,黄金的期货价格应高于现货价格,远期的期货价格应高于近期的期货价格,基差为负。但由于决定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因素错综复杂,例如:黄金的近、远期的供给,包括黄金年产量的大小,各国央行黄金储备的抛售等;黄金的市场需求状况,这里又包括黄金实际需求(首饰业、工业等)的变化,黄金回收与再利用等;世界和各国政局的稳定性、通胀率的高低、利率以及一些突发事件都是影响投资者心理的主要因素,进而影响黄金价格的走势;投机者利用金价波动、突发事件大肆炒作,加上各类对冲基金入市兴风作浪,人为制造供需假象。这一切都可能使世界黄金市场上黄金的供求关系失衡,出现现货和期货价格关系扭曲的现象,这时,由于黄金供不应求,持有期货的成本无法得到补偿,甚至形成基差为正值的情况,导致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近期期货价格高于远期期货价格的现象。

  随着香港黄金市场等黄金市场的建立,全世界黄金市场已经连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整体,交易24小时不断。由于受上述各种因素的作用,世界市场上的黄金价格经常剧烈变动。只有中、长期的平均价格,因其中和了各种投机因素,才是一个比较客观反映黄金受供求影响下的市场价格。例如: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76年—1980年间的45次黄金拍卖中,实现平均价格228.56美元/盎司,该价格非常接近伦敦黄金定价市场在同一时期的平均值。

  2. 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是根据生产成本建立一个固定在市场价格上面的明显稳定的价格基础。以现在的汇价估算,黄金开采平均总成本大约略低于每盎司260美元(1986年,南非黄金生产成本约为每盎司258美元)。实际上,随着技术的进步,找矿、开采、提炼等的费用一直在降低,黄金开采成本呈下降趋势。世界黄金协会的统计表明,目前世界每年新增的黄金约为2600吨,而黄金每年的需求量都要大于开采量300吨~500吨。但由于1996年以来各国中央银行的大规模抛金行为,国际市场的金价从418美元/盎司的高位一路下泻,甚至下探到257.60美元/盎司,低于一定时期的黄金生产成本,使得各大黄金生产国遭受巨大的损失。

  3. 准官方价格

  这是被中央银行用作与官方黄金进行有关活动而采用的一种价格。在准官方价格中,又分为抵押价格和记账价格。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官方总储备量(各国中央银行往往是各国黄金的最大持有者)1998年大约为34000吨。按目前生产能力计算,这相当于13年的世界黄金矿产量,并且占已开采的全部黄金存量137400吨的24.7%,这是确定准官方金价的一个重要原因。

  1、抵押价格。这是意大利1974年为实现向联邦德国借款,以自己的黄金作抵押而产生的。抵押价格的确定在现代黄金史上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每盎司黄金等于35个特别提款权的规定,另一方面又满足了持有黄金的中央银行不冻结黄金的需要。实际上这种价格,是由美国对黄金不要“再货币化”的要求,与欧洲对黄金“非货币化”谨慎要求的组合。借款时,以黄金作抵押,黄金按市场价格作价,再给折扣,在一定程度上金价予以保值,因为有大量黄金在抵押。如果金价下跌,借款期的利息就得高于伦敦同业银行拆放利率。

  2、记账价格。它是在1971年8月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提出的。由于市场价格的强大吸引力,在市场价格和官方价格之间存在巨大差额的情况下,各国因为其官方黄金储备定价的需要,都提高了各自的黄金官价,于是就产生了为确定官方储备的准官记账价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对部分黄金储备进行重新估价的方式在价面上冲销减免穷国债务,与此同时该组织的黄金储备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变动。

  (二)黄金的纯度(了解内容)

  黄金成色最少为千分之九百九十五, 而称为“千足纯金”的金条, 其标示纯度则为9999.9。 黄金饰品一般分为足金和K金。K金(或开金)是黄金与其他金属熔合而成的合金。“K”是国际上用来表示黄金纯度(即含金量)的符号,那么1K的含金量是多少呢?国际上是把24K金当作含金量100%来计算的,所以1K的含金量为100/24=4.1666%。我国市场上最多见的“18K金”,其含金量为18×4.1666%=75%,饰品上应打上的印记为“18K”或“750”。以下为伦敦金市协会认可的其它重量的金条成色,这些金条通常以现货本地伦敦金价加上按不同市场当时的状况而变动的溢价进行买卖。(以金衡盎司计算的纯金含量)

毛重

995.0 成色条

999.0 成色条

999.9 成色条

1 公斤

31.990

32.119

32.148

1/2 公斤

15.995

16.059

16.074

100 克

3.199

3.212

3.215

50 克

1.600

1.607

1.608

10 克

0.321

0.322

0.322

5 克

0.161

0.161

0.161

10 拖拉

3.731

3.746

3.75

5 两

5.987

6.011

6.017

  资料来源:伦敦金市协会

  (三)各种金衡换算(了解内容)

金衡盎司 Ounce

市两

司马两

Gram

格令 Grain

Tola

打兰 Dram

公斤 Kilogram

日本两

1

0.9953

0.831047

31.1035

480.00

2.6667

10.00

0.0311035

82.94

1.0047

1

0.8349

31.25

482.256

2.6792

10.047

0.03125

8.333

1.2033

1.1976

1

37.4269

577.5847

3.2088

12.033

0.03743

9.9802

0.03215

0.032

0.02672

1

15.4323

0.08574

0.3125

0.001

0.26666

0.002083

0.002074

0.00173

0.0648

1

0.00556

0.02083

0.000648

0.01728

0.375

0.3732

0.31164

11.6637

180.00

1

3.75

0.01166

3.11021

0.1

0.09953

0.0831

3.11035

48.00

0.26667

1

0.00311035

0.8294

32.15

32.00

26.7183

1000.00

15432.10

85.73495

321.50

1

266.66

0.12057

0.1200

0.1002

3.750

5.7873

0.3215

1.2057

0.0035

1

  (四)黄金期货交易主要内容(了解内容)

  世界上大部分黄金期货市场交易内容基本相似,主要包括保证金、合同单位、交割月份、最低波动限、期货交割、佣金、日交易量、委托指令。

  1.保证金。交易人在进入黄金期货交易所之前,必须要在经纪人那里开个户头。交易人要与经纪人签定有关合同,承担支付保证金的义务。如果交易失效,经纪人有权立即平仓,交易人要承担有关损失。当交易人参与黄金期货交易时,无需支付合同的全部金额,而只需支付其中的一定数量(即保证金)作为经纪人操作交易的保障,一般将保证金定在黄金交易总额的10%左右。保证金是对合约持有者信心的保证,合约的最终结果要么以实物交割,要么在合约到期前作相反买卖平仓。保证金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初级保证金(Initial Margin)。这是开期货交易时,经纪人要求客户为每份合同缴纳的最低保证金。

  二是长期保证金(Maintenance Margin)。这是客户必须始终保有的储备金金额。长期保证金有时需要客户提供追加的保证金。追加的保证金是当市场变化朝交易商头寸相反方向运动时,经纪人要求支付的维持其操作和平衡的保证金。如果市场价格朝交易商头寸有利的方向运动时,超过保证金的部分即权益或收益,交易商也可要求将款项提出,或当作另外黄金期货交易的初始定金。

  三是应变和盈亏的保证金(Variation Margin)。 清算客户按每个交易日结果向交易所的清算机构所支付的保证金,用来抵偿客户在期货交易中不利的价格走势而造成的损失。

  2.合约单位。黄金期货和其他期货合约一样,由标准合同单位乘合同数量来完成。纽约交易所的每标准合约单位为100盎司金条或3块1公斤的金条。

  3.交割月份。黄金期货合约要求在一定月份提交规定成色的黄金。

  4.最低波幅和最高交易限度。最低波幅是指每次价格变动的最小幅度,如每次价格以10美分的幅度变化;最高交易限度,如同目前证券市场上的涨停和跌停。纽约交易所规定每天的最高波幅为75美分。

  5.期货交付。购入期货合同的交易商,有权在期货合约变现前,在最早交割日以后的任何时间内获得拥有黄金的保证书、运输单或黄金证书。同样,卖出期货合约的交易商在最后交割日之前未做平仓的,必须承担交付黄金的责任。世界各市场的交割日和最后交割日不同,投资者应加以区分。如有的规定最早交割日为合约到期月份的15日,最迟交割月份为该月的25日。一般期货合约买卖都在交割日前平仓。

  6.当日交易。期货交易可按当天的价格变化,进行相反方向的买卖平仓。当日交易对于黄金期货成功运作来说是必须的,因为它为交易商提供了流动性。而且当日交易无需支付保证金,只要在最后向交易所支付未平仓合约时才支付。

  7.指令。指令是顾客给经纪人买卖黄金的命令,目的是为防止顾客与经纪人之间产生误解。指令包括:行为(是买还是卖)、数量、描述(即市场名称、交割日和价格与数量等)及限定(如限价买入、最优价买入)等。关键性指令有:

  ○1.市价指令。指按当时交易所的价格进行交易。

  ○2.限价指令。这是一种有条件指令,只有市场价格达到指令价格时才被执行,一般买价指令只有在市场价格低于一定水平时才执行,而卖价指令只有在市场价格高于一定水平才执行。如果市场价格没有到达限度价格水平,该指令就不能被执行。

  ○3.停价指令。该指令也是客户授权经纪人在特定价位买卖期货合约的指令。买的停价指令意味客户想在市场价格一旦高于一定价格时,就立即以市场价格买入期货合约;一个卖的停价指令意味着客户想在市场价格一旦低于一定价格时,就立即以市场价格卖出期货合约。

  ○4.停止限价指令。指客户要求经纪人在交易所价格跌至预定限度内的限价卖出,或上涨到预定限度内以限价补进的指令。这一指令综合了停价指令和限价指令的特征,但相对于限价指令来说有一定风险。

  ○5.限时指令。该指令也是一种有条件指令,表明经纪人在多长时间内可以执行该指令。一般情况下,除有说明外,指令均为当日有效,如果一个指令在当日的交易盘中未被执行,那么该指令就失效或过期。

  黄金期货合约与远期合约是有区别的。首先,黄金期货是标准合约的买卖,对买卖双方来讲必须遵守,而远期合约一般是买卖双方根据需要约定而签定的合约,各远期合约的内容在黄金成色等级、交割规则等方面都不相同;其次,期货合约转让比较方便,可根据市场价格进行买进卖出,而远期合约转让就比较困难,除非有第三方愿意接受该合约,否则无法转让;再次,期货合约大都在到期前平仓,有一定的投机和投资价值,价格也在波动,而远期合约一般到期后交割实物。最后,黄金期货买卖是在固定的交易所内进行,而远期交易一般在场外进行。

  (五)黄金期权交易主要内容(了解内容)

  期权,又称“选择权”,指在确定的日期或这个日期之前,持有人所享有的依照事先约定的价格买进或者卖出商品或期货的权利,而不是义务。对于期权的买方(期权的持有者)来说,购买期权并没有立即得到商品,而是购买到一种权利,这种权利使他可以在合同到期日前的时期内以有利的价格购买或者出售一定数量商品或者期货,也可以在价格不利的情况下自动放弃这种权利。当然,享受这种权利的前提是期权购买者必须支付一定的期权费,或称“权利金”,这笔费用也是期权买卖的价格。对于期权的卖方而言,必须承诺在期权有效期内期权持有者行使权利时出售或者买进约定的商品或者期货。期权买卖由于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控制固定成本,规避风险。

  对于投资者来说,期权交易具有投资少、收益大、降低风险、保有权利的作用。购买者只需支付一笔期权权利金,就可取得买入或卖出商品或期货合约的权利。一旦投资者预期与市场变化相一时,即可获得可观收益;如果与预期相反,又可放弃行使权利,而损失的只是权利金。在交易中,投资者的风险是固定的,但可能的潜在盈利却不受投资者限制。

  对于期权的卖方而言,既可以进行保值、转嫁风险,规避损失,也可以获得一定收益。以生产厂商为例,企业卖出看涨期权,可以从收入的权利金降低库存成本。如果产品价格上扬,期权的购买方势必要行使权利按约定的价格从企业购买产品,此时企业有义务按约交货,由于这时产品价格上扬,企业按原先价格交货必然有一定损失,但这时其库存产品同样可以按较高价格出售,所以,从整体上看是有盈有亏,而一旦市场价格下降,该期权买方必然会放弃行使权利,此时企业可以用收入的权利全降低库存成本。

  依照不同的标准,期权可以有多种划分形式。如果按照期权相关合约的买进和卖出性质划分,期权可以划分为看涨期权、看跌期权和双向期权。

  1.看涨期权。指期权买入方按照一定的价格,在规定的期限内享有向期权卖方购入某种商品或期货合约的权利,但不负担必须买进的义务。看涨期权又称“多头期权”、“延买权”、“买权”。投资者一般看好黄金价格上升时购入看涨期权,而卖出者预期价格会下跌。

  2.看跌期权。指期权买方按照一定的价格,在规定的期限内享有向期权卖方出售商品或期货的权利,但不负担必须卖出的义务。看跌期权又称“空头期权”、“卖权”和“延卖权”。在看跌期权买卖中,买入看跌的投资者是看好价格将会下降,所以买入看跌期权;而卖出看跌期权方则预计价格会上升或不会下跌。

  3.双向期权,又称“双重期权”。指期权购买方在向期权卖方支付一定的权利金后,获得在未来一定期限内根据合同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商品、期货的权利。投资者在同一时期内既买了看涨期权,又买了看跌期权,这种情况是在对未来价格确定不准时,而采取的一种投资策略。对于买入双向期权者来说,只要价格有波动,就可以从中行使权利获利。但一般而言,这种期权的卖出者坚信价格变化不会很大,所以才愿意卖出这种权利,获得一定的权利金收益。

  标准黄金期权合约的内容主要包括:

  ○1.交易标的。主要指交易黄金的成色与单位,如成色为995的黄金,每手100盎司。

  ○2.当事人。包括期权的购买方与出售方,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不进入合约。

  ○3.权利金。期权买方支付给期权卖方以换取期权的费用。权利金是期权合约中唯一变化的量,其大小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就黄金来看,其价格大小受该合约收交易量、整个市场买卖成交量、黄金自身价格走势及合约有效期等多种因素影响。

  ○4.约定价格。指买卖双方依据规定买卖商品的价格。约定价格通常由交易所规定。约定价格又称“敲定价格”、“协定价格’或“履约价格”。

  ○5.通知日。指期权买方在决定履行期权合同时,应在到期日前预先通知期权卖方,以便卖方能有充分时间做好履约准备。

  ○6.到期日。指期权合约双方当事入预先订立的期权买方可以行使期权的最终有效期。

  ○7.停板额。指期权合约每日价格波动幅度与上一交易日价格的限度。

  ○8.合约月份。买卖双方交付、接受实物以履行合约的月份。

  ○9.交易时间。指每天买卖期权合约的规定时间。

  九、黄金监管与法规(了解内容)

  (一)黄金市场涉及的法律体系和监管构架

  20世纪70年代,随着黄金官价的放开和黄金市场的迅猛发展,为了保证黄金市场上交易的公平、公正。杜级各种违规交易的发生。国际上各大黄金市场都结合本身的实际,不断建立和完善对黄金市场监管体系,以下是各种黄金市场的监管情况。

  1、对无形黄金市场的监管

  这里所说的无形黄金市场,主要指伦敦、苏黎士黄金市场和香港伦敦金市场。这类市场并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场是以会员为基础,会员大多是世界级的金商或大银行,黄金交易主要是通过这些会员购销网络来进行。由于该类市场特殊的交易机制,对在市场中交易的客户和其交易量都是绝对保密的,因为伦敦的五大金商和苏黎士的三大银行等都在世界上享有良好的声誉,交易者的信心也就建立于此。该类黄金市场的监管主要以自律为主,以伦敦黄金市场为例,其伦敦黄金市场协会(LBMA)就是建立在五大定价行和在场内交易的50家商号的基础上,协助英国金融服务局(FSA)等政府管理机构对伦敦黄金市场进行监管,提高市场经营效率,扩大伦敦黄金市场在世界上的影响。由于受国内政治保守政策和自我监管思想的影响,英国相关的法律条文不十分完善,分布在众多与证券有关的法规之中。

  2、对有形黄金市场的管理

  有形黄金市场,主要指黄金交易在固定交易场所里进行。这种交易所既可以是专门的黄金交易场所,如新加坡黄金市场;也可以是附属在某个期货市场之下,如纽约黄金市场就设在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里。而从总体上看,一个成熟的黄金市场的监管都应该包括市场法规制度、监督管理体系和仲裁三大块。这里最典型的例子就算美国了,由于黄金交易在美国仅是期货交易的一种,以下从期货的角度来分析美国是如何实现对市场的监管的:

  1.法规制度。美国在漫长的期货交易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法规制度。美国的期货市场法规依其职能可分为两部分:

  (l)国家期货交易规则(条例)。国家期货交易法规对期货市场的交易活动起着宏观监控作用,随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如:1916年通过的《棉花期货法》,1922年国会颁布的《谷物期货交易法》以及1974年重新颁布的《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法》等众多法案。这些法规有的确立了期货交易所的法律地位,有的授权成立了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并根据期货交易的飞快发展及时加入了新的内容,最终形成了全国统一的期货法规体系。全国性法规是各级期货交易机构进行监管的最基本依据。各有关机构也据此制定了更具有操作性的管理规则。

  (2)期货交易规则(条例)指期货交易以具体运转规则为原则,为整个期货市场参与者制定了行为规范,一制定便以强制形式执行,使得立法管理在维护市场的公平性,规范化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如1936年实施的《商品交易所条例》,对期货市场的管理机构、交易所。中介机构、交易者及场外交易活动都进行了严格规定,其中的许多条例一直沿用至今,并被许多期货交易市场所采用。

  实际上,美国的期货市场从无序到有序,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这与其有比较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无关系。

  2.监督管理体系。美国期货市场采用立法先行;政府期货监管部门、期货协会。交易所三级机构共同监督、协调管理期货市场。从管理主体来划分,可以分为:

  (1)立法管理:即利用制定、修改、颁布有关的法律法规对期货市场进行管理;

  (2)行政管理:即依靠有关政府授权部门、职能机构或地方政府等进行管理。

  (二)中国黄金市场改革

  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 制定下发《金银管理办法》(草案),冻结民间金银买卖,明确规定国内的金银买卖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

  1983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金银实行统一管理、统购统配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机关、部队、团体、学校,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一切金银的收入和支出,都纳入国家金银收支计划”;“境内机构所持的金银,除经中国人民银行许可留用的原材料、设备、器皿、纪念品外,必须全部交售给中国人民银行,不得自行处理、占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单位和个人不得计价使用金银,禁止私相买卖和借贷抵押金银”。

  1999年12月10日,中国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售1.5吨“千禧金条”。

  2000年8月,上海老凤祥型材礼品公司获得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开始经营旧金饰品收兑业务,成为国内首家试点黄金自由兑换业务的商业企业。

  2000年10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发表有关黄金市场开放的研究报告。同年,中国政府将建立黄金交易市场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2001至2005年)纲要。

  2001年1月,上海公开发行“新世纪平安吉祥金牌”,中国金币总公司作出承诺,在政策许可的条件下,适当时候予以回购,购买者可在指定的商家或

商业银行网点自主买卖或选择变现。

  200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在上海组建黄金交易所。

  2001年6月11日,央行正式启动黄金价格周报价制度,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国内金价进行调整。

  2001年11月28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模拟运行。

  2002年10月17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实际交易试运行中,中金黄金股份公司与北京菜市口百货公司以每克83.5元的价格成交了3千克2号金。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中国黄金市场走向全面开放。

  2004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审批黄金及其制品的加工贸易进出口。

  2004年,两次调降黄金进出口关税,取消对金矿17%的

增值税,黄金零售企业5%的消费税也在考虑取消范围。

  2004年8月,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递延交易品种,已经具有黄金期货雏形。

  2004年9月,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2004年全球贵金属年会昨天在上海举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会上表示,中国黄金市场应当逐步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实现中国黄金市场从商品交易为主向金融交易为主的转变;二是实现中国黄金市场由现货交易为主向期货交易为主的转变;三是实现中国黄金市场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转变。通过实现三个转变,建立安全、高效的黄金交易系统,充分发挥黄金市场的投资避险功能,促进黄金市场的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发展个人黄金投资业务,推出黄金远期衍生交易品种等。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