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贵金属 > 正文
 

黄金村大迁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 15:18 新民周刊

  “黄金村”从山沟搬到都市,村民每家出个三五万元钱就能分到一套楼房。连沙发、茶几、冰箱、1万多元一台的等离子电视、煤气灶、床上用品,啥都有了,进去就能住。

  撰稿/李泽旭(记者)

  “这些锅碗瓢盆用不上了,都留下吧,兴许将来搞‘农家乐’旅游能派上用场,那些
被褥也别捆了,村里给买新的了。”

  4月11日,山东省招远市阜山镇九曲蒋家村王登文老汉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劝着忙于收拾的老伴。

  5月,全村乔迁的大喜日子就要到了,280户780多人都要搬到村里在招远市开发区新建的春雨新村。

  “如今,提到我们的村子,都说是 ‘胶东黄金第一村’,可过去我们这个小山沟可是大姑娘不愿嫁进来,穷得叮当响的光棍村。”一位村干部介绍说。

  招远市市委原秘书长、人大原副主任张万和说,由于战争创伤、金价低廉(每两95元),50年代初招远的黄金生产一度萧条,1951年,全县黄金产量仅为2.8万两,1952年下降到1.4万两,1953年甚至有许多矿山倒闭。1960年前后,国家为扶持金矿开采,每年要为开采区投入大量的钢材、木材、粮食等补贴。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85年之后,黄金收购价格由每克22元多开始一路攀升,黄金生产形势逐步看好。”村干部迟进芳说。

  早在1980年就被当时的冶金工业部表彰为″全国黄金第一村″的九曲蒋家村是招远的黄金富矿区,1989年,黄金年产量就达到了4800两。丰富的黄金资源招引来一双双疯狂攫金的黑手,大大小小的非法矿点一度达到100多家。由于长期滥采乱挖,村子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当时站在村南头的小山上看,包围村子的一座座山的半山腰全都被一个连一个的采金矿区包住了,绿油油的山就像是被缠绕上一条又宽又厚的白腰带。富了个别人,穷了一大家啊!”王登文回忆说,直到2001年整顿金矿,杜绝私采,金矿和金价走势与每个村民都息息相关了。黄金一涨价,大家都高兴。

  迟进芳告诉记者,2005年九曲蒋家村的黄金生产量达到5万余两。黄金固然使九曲蒋家村越来越富,但是,资源不可再生,坐吃山空是条死路--多年的金矿开采,已使可耕地从500多亩锐减到200多亩,地下还出现了许多采空区;大山深处,信息闭塞,村民文化素质不高,也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要实现经济的再发展就必须走出大山,另辟天地。经过几番讨论研究,九曲蒋家人相中了颇具发展潜力的招远城东开发区。村委会投资8000万元,建设智能化″春雨新村″,5月就要开始搬迁了。

  小村迁出大山,留下的土地将展示黄金文化,发展观光农业。每年投入500万元,预计总投入2000多万元。目前,已经选用苗木30万株,65种,将原矿山生产的废石进行生态还原,绿色披植,让子孙后代,三五年后走进九曲蒋家,呈现在每个人眼前的将是旅游胜地。

  “村庄从山沟搬到招远城里,村民每家出个三五万元钱就能分到一套楼房。那可是你们上海的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的,面积最小的有130平方米,最大的270平方米,全都给

装修好了。连沙发、茶几、冰箱、1万多元一台的
等离子
电视、煤气灶、床上用品,啥都有了,进去就能住。还有3层的智能车库,文化娱乐中心,现代着哩!”王登文眉飞色舞地向记者介绍着。

  离开九曲蒋家村没多远,车拐过一个山弯儿,眼前出现了另一番景象,青山、绿水、4排崭新的高档住宅楼、7栋独体

别墅……绿化工人正在精心侍弄别墅前后的花园、绿地。阜山镇镇长于旭晨告诉记者,这就是另一个黄金生产村栾家沟村——乡间都市。

  “这是我们投资500万元彻底改造、绿化后的黑山河,河的东面就是新区,新区后面是一个我们花了300万元用尾矿渣建成的公园,里面有各种健身设施。现在新区第一期工程投资4600万元建了4栋高档住宅楼和7栋别墅,去年已经有100户居民搬到了那4栋高档住宅楼里了……”村支部副书记、万龙集团公司总经理栾书利指点着一片新都市。

  栾书利今年43岁,爷爷辈就是淘金者。黄金并没有给他爷爷带来好运,效率低下的手工开采没有多少利润,却招来了绑票者垂涎。老人不断搬家,逃过了两次劫难。解放后由于政策限制,栾书利的父亲与采金无缘。但是,对黄金的那种不安分使栾书利终于自己办起了金矿。他的矿在大整顿中被关闭了,但由于他的办矿经验,栾书利被聘为矿业公司经理。

  栾书利介绍,栾家沟村依托黄金产业优势,已经发展出花岗岩石材、食品、娱乐、工贸等多个公司,“有了经济基础,2003年我们开始建设新农村,确立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确保50年不落后’的小康村规划蓝图,聘请国内知名建筑设计师进行新村景观规划,规划占地面积118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栾书利说,“我们的村民搬进的是有纯净自来水、统一供暖、统一供气,以及电视、电话、宽带网、电子监控配套的现代化楼房,享受的是和城市居民一样优越甚至更加优越的居住环境。”

  “但是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物质的。”栾书利告诉记者,现在栾家沟村18到60岁的村民就业率达95%以上,全体村民享受医疗保险,69岁以上老人享受每年2000元的养老金。不仅如此,为提高村民素质,2002年村里规定,村民从幼儿到大学的学费全部由村里负责,本科以上还额外享受6000元到2万元的奖学金。这一政策直接带来的效果是,2002年之前全村没出一个大学生,而2002年到2005年,全村已有12个本科大学生和20个大专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