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经新闻 > > 新闻报道















点击此处体验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上网遨游之乐趣


陈锦华:经济全球化应“趋福避祸”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6月15日 09:55 中新社

  中新社北京六月十四日电(记者赵江涛张雷)在北京举行的“二十一世纪论坛”二000年会议上,中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引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来阐释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中的利弊得失。

  在今天下午题为《福祸相倚,趋福避祸———经济全球化与亚洲、中国的发展》的演讲中,陈锦华根据老子《道德经》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指出,经济全球化就是包含了福祸两重因素的“双刃剑”。

  陈锦华认为,经济全球化会启动市场开放,推动资金、技术、商品和劳务跨国流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由此为参与的国家带来机遇,促进发展,使本国人民从中获得利益,这是福。但与此同时,又带来种种冲击,带来不平等的竞争,有些跨国公司和政府还会寻找借口干涉他国内政,制造麻烦,挑起事端,这就是祸。他提出应有全面的福祸观,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又要因势利导趋利避祸。

  这位中国前国家计委和体改委主任指出,从亚洲和中国的情况看,经济社会的发展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同样,一九九七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也与经济全球化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的过程中,虚拟经济、泡沫经济和游资经济的恣意横行,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和风险都大大增强,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市场、资金、技术的对外依赖,内需开发的相对不足,种种结构性缺陷,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积累“成疾”,企业应变能力相对下降,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正是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结构调整滞后的共同作用,使这些国家在危机中金融资产外流,财富贬值,企业倒闭,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同时上升,甚至导致政局不稳和社会动荡。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长期主管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订工作、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陈锦华认为,各国要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必须由政府率先推进改革,建立和完善开放性制度,确定进入经济全球化的目标、步骤和方针政策,制定和完善必需的法律法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要创造条件,人才为先,有效吸取外来的文明成果,同时减少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确保本国经济安全。同时,发达国家应当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那些最贫困的国家开放市场,减免债务,帮助它们发展经济,人类文明同经济全球化的协调发展,要求我们创造一个全新的南北合作关系。

  同时,陈锦华建议,国际社会,主要是联合国的有关组织,要审时度势,改革规则,主持公道,适时调节各方利益关系,加强对贫困国家的重点扶持。发展中国家要进一步密切关系,协调行动,增进南南合作。与经济全球化应对的世界多极化,体现了国际政治关系的进步和国际政治民主化的要求,有利于形成力量制衡,有利于消除经济全球化中各种歧视性现象。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报道
全球化观察:如何应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2000/06/14 10:25)
中国汽车业:挡不住全球化 (2000/06/08 15:33)
《亚洲周刊》:中国是全球化经济的新边疆? (2000/06/08 08:31)
龙永图说,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需做三件事 (2000/05/29 09:44)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