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经新闻 > 内容





生产资料市场:你涨我也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5月31日 09:45 158海融证券网

  今年1-4月,我国城乡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扣除物价反弹因素,实际增长大约9%,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了大约3个百分点。如果1-5月的数字统计出来,那么前5个月的消费量大约要比去年同期增长12个百分点,增幅大约提高6个百分点。

  导致今年消费出现上涨的原因有这样几个因素:第一是价格因素,第二是假日因素,第三是经济阶段性地回暖。假日经济导致的消费增加是偶发因素,经济阶段性的回升是基本因素,但表现并不明显。应当多加关注的是价格因素。

  受国际石油价格飙升的影响,年初以来,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开始上涨,例如头两个月,采掘工业产品价格大约比上年同期上涨18.7%,其中石油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涨幅高达30%。新疆石油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78%,青海上涨89%,黑龙江上涨60.8%。从类别看,有色金属价格上涨9.4%,化工原料价格上涨4.7%,建筑材料价格上涨6%。

  在诸产品中,最有戏剧性的是棉花。受国际棉价信息失真的影响,新疆的长绒棉价在3月期间一度由去年的1.9万元/吨涨到2.8万元/吨,纺织企业叫苦不迭,棉纺和服装产品的价格也必然由此拉动。但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平抑下,到4月底,一级棉每吨的价格已回落到1.2万元左右。

  钢铁行业也演出了一幕追风戏。以薄板和中厚板价格回升为先导,4月下旬,螺纹钢、线材价格一改6年来持续下滑的局面,出厂价由年初的2000元/吨,逐步上升到2500元/吨左右,个别地区高达2800元一吨。钢板的价格涨幅最大,某种型号钢板的价格从2500元涨到3500元。

  现在要看油品价格的表现了。可能石油产品的这一波价格波动周期要比棉花和钢材等涨得多。由于进口部门不能及时避开国际油价高峰,总是在油价最高的时候采购,所以这些高价油的影响开始在国内市场逐渐显现出来。到5月中旬,汽油和柴油的价格在去年11月和今年2月后终于又进行了第三次上调,使油品价格上涨了大约25%。

  由于以上原因,4月份我国工业品价格继续上涨,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2.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3%,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5.3%。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产和消费统计数字的上涨。但扣除价格的因素,实际生产和消费的增长可能只比去年的增幅提高2个百分点。

  总起来看,上半年价格回升主要是国外原油价格和国内部分垄断行业价格上涨导致的,属于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拉动的因素很小,不能表明市场的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转变。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市场的脆弱性,一有风吹草动,价格便迅速反弹。这虽然有人为炒作因素,但也反映出一个问题:目前中国经济到底缺少什么?

  当前,舆论炒作得最凶的是高科技、新经济、互联网和风险投资,有人甚至提出这样的问题:新旧经济谁强谁弱?但实际生活中,物价涨得最凶的却是最基础的产品——生产资料,而高科技一类的产品价格却在呈不断降价的趋势,互联网甚至只赔钱而不赚钱。

  这说明人们最需要的还是与吃喝拉撒睡有关的工业产品和生活消费品,这一类产品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并不是已达到多么富足的程度,而是市场十分脆弱,价格波动剧烈,并且具有实实在在的经营空间和利润空间。

  现在,人们该对新经济和旧经济有个定论了。像中国这样一个城乡差距极大的穷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首先要满足的是吃饱肚皮,穿暖衣服,住上房子,其次才是按上电话,装上电脑,开上汽车。在这样一个生存需求次序中,大多数的中国人目前仅仅实现了吃饱和穿暖的目标。至于说住好,对许多人来说还是个梦想。

  中国的消费呈阶段性特点,即经过四五年的积蓄,中国人正在步入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高峰期。许多城乡居民的积蓄已达到购房和建房水平,随着新房的建设与入住,配套产品出现一片兴旺。比如北京回龙观文化居住区,几十万住户的房子一旦建起,便需要几十万套煤气灶、热水器、电视、空调、电话、浴具、厨具、家具等。届时,这一类的厂家将忙得不亦乐乎。

  所以,未来十年内,中国经济仍然是个“土木钢铁”经济时期,这是中国经济的最重要特征,信息技术只是其中的润滑剂,消费者不会跳过基本需求阶段而直接进入玩电脑上网的信息消费阶段,生产者和消费者一定不要忘记中国经济的这一重要特点,如果盲目地乱赶世界新潮流,只能是劳民伤财,浪费资源。

  目前,中国的第一消费需求来源于居民生活需求,制造业仍然是满足消费的主力军。家用产品可以带动一大批企业的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并且在中国,这一市场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如果今后让某些农村居民也逐渐用上家电产品,就可以产生更多的消费。问题是怎样提高农村居民和某些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这是中国经济最难解决的事情。

  由于建国后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户籍分割,导致中国的财富大量集中于城市,因此消费需求也主要来自于城市。农村虽然有着70%以上的人口,但消费需求不及城市的1/3。事实证明,如果一个国家缺少合理城乡纽带和城乡关系,那么仅靠农民在土里刨食,是绝对发展不起来的。据《中华工商时报》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报道:二月份中国生产资料市场继续向好


参与CNNIC有奖调查,申请十佳网站评选投票权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经新闻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