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经新闻 > 内容





沪鄂汽车壁垒战了犹未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3月02日 16:52 和讯中金网

  湖北:只闻风不见雨 上海:撤壁垒支栏杆

  今年年初,上海对私企及个人国产生活用车上牌额度,实施无底价投标竞购新政策。这一消息当时备受各大媒体关注 ,它似乎意味着沪鄂两地由来已久的互设汽车壁垒现象已走到了尽头。

  但事隔一个多月,原先表示“积极跟进响应”的湖北方面却丝毫不见动静,加收7万元特困企业解困资金的“土政策 ”依然让持币待购桑塔纳轿车的消费者伤透脑筋。

  1月31日,湖北精诚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张先生,购买了一辆桑塔纳选装型轿车,但至今只是靠多方找关系才办 理了一个临时牌照,这自然给他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张常常被交警拦车检查证件有效期。

  张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上海对外地车解冻的消息一传出,我和许多人一样,都觉得湖北拆除壁垒指日可待, 所以就先买了车等候有关部门发文,谁知道等到现在也不能上牌。”

  他说他往当地社控办已跑了3趟,得到有关负责人的回话却是:“即使交够7万元也不一定能给你上牌照,只要上面 不来通知,你找分管市长批条子也没用!”

  据统计,在湖北境内与张先生有类似遭遇的桑塔纳轿车客户目前有近20位。

  那么,“上面”缘何冷眼旁观,迟迟不履行承诺呢?

  据湖北省汽车行业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介绍,自上海方面在1月19日采取相关措施后,湖北方面立即召集 有关企业及部门进行磋商,大家形成的意见是———上海拆了壁垒又拉起了栏杆。所谓“栏杆”,湖北方面的解释是:首先, 上海对新购车牌的限量是1000张,这在全国其它地方并不存在;其次,要求上牌照的必须是三厢车;第三,轿车排量必须 在1.6升以上;第四,尾气排放必须符合上海制定的标准。

  湖北方面解释说,虽然这些规定对所有国产车一视同仁,但很显然却对桑塔纳轿车有利,这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无形地 抑制了富康、捷达等车型的入沪率。

  基于上述分析,湖北有关部门决定针对桑塔纳轿车加收“7万元特困企业解困资金”的“土政策”还将延续一段时间 。

  这一“意料之外的决定”令不少消费者烦心,更让桑塔纳轿车在湖北的经销商大吐苦水。

  记者近日赴上海大众汽车孝感特约维修站采访,看到了这里冷冷清清、少人问津的场面。站长胡志强介绍说,湖北自 去年10月1日出台针对桑塔纳轿车的“土政策”后,整个维修站的新车销售量从每月10余辆一下子降为了零,而原来每月 新车7500公里以内的首次保养量,也从50多辆逐步下降为零,维修业务也不像以往那般红火了。他还透露,迫于舆论的 压力,湖北少数地方对桑塔纳轿车上牌照已开始睁一眼闭一眼,但不敢公开对外宣布。

  湖北取消“土政策”拆除汽车壁垒是否就遥遥无期呢?  记者带着这个疑问多次走访主管部门,听到的均是礼节性 的模糊语言。有关人士甚至表示,根据湖北省政府最新机构改革方案,汽车行业办已列入精减名单,“我们连窝都没有了,谁 还会管这种闲事?”

  去年本报首家刊发《“土政策”介入轿车大战》一文后,社会反响强烈,中央及沪鄂两地有关部门也予以高度重视。 但就在掀起盖头的一刹那,却又演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一幕。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步伐加快,全国统一 大市场的建立已是大势所趋,想靠拖延期限,保护地产车销量“得过且过”的想法,不仅会害了汽车市场,而且从长远看也将 自陷被动。(摘自中国青年报)


相关报道:观点:汽车价格不降也罢
相关报道:调查显示,汽车、住房、教育、旅游是城市消费热点
相关报道:汽车:车价之外的门槛
相关报道:汽车市场酝酿“价格战”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经新闻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