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网
| 财经首页 | 宏观 | 市场 | 经营 | 股票 | 新闻 | 专题 | 投资组合 |
财经新闻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内容



农民就业是脱贫的第一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1月24日 14:00 中国经济时报

  农民就业,过去、现在和将来都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增加、城乡一体化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等等这一系列事关全局的 大问题。尽管城市就业至今依然压力很大,但在解决城市就业压力的同时,仍需始终不断地关心农民就业,并尽量减轻两者之 间的矛盾和冲突。

  这是日前近百名高层官员和知名专家学者经过诚挚而激烈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

  此次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农业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国际劳工组织联合举办的“农村就 业促进政策高级研讨会”,重要成果之一是明确了“创造就业空间就等于农民增加收入”这一命题。

  国际劳工合作组织北京局局长庄古说:“就业是脱贫的第一步”。

  怎样实现农民就业?与会者提出,城市化应是农民就业的主渠道。

  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杜鹰认为,较之乡镇企业局限于第二产业发展来说,城市三产就业弹性明显要高。城市化可能 会替代乡镇企业,成为农民就业的主渠道。他说,我国目前已经具备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条件和能力,从改革开放前20年城 市化率由17.9%提高到30.4%,平均每年提高0.625个百分点可以乐观地推断,“十五”期间我国城市化率每年 提高0.7个百分点,大致可以吸纳600-700万农村劳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谢扬建议重点护容小城镇,以产生集聚效应。他认为,如果到2015年中国的城 市化率能够达到45%,现有小城镇能够上档次上规模,未来小城镇发展可容纳2.89亿人,吸收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4 0-50%。

  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副局长宗锦耀为此论点提供了一系列数据支撑。宗锦耀介绍,目前聚集在小城镇和工业小区的乡镇 企业只有20%,其中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也只有30%,对第三产业带动能力很弱,导致乡企中三产比重低,只 占18%左右。经过测算,2000-2005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增长预计为14%,劳动力增长速度为1.5%,乡镇企 业每年可容纳新的就业人数为200万人左右,到2005年将达1.37亿人。他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如果小 城镇和第三产业能够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劳动力的年均增长速度将为4%左右,每年新增就业400万人,2005年将达到 1.49亿人,2010年预计达到1.6亿人。 记者茹晴




>>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