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网
| 财经首页 | 宏观 | 市场 | 经营 | 股票 | 新闻 | 专题 | 投资组合 |
财经新闻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内容



网络——前所未有的新战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1月19日 10:27 经济参考报

  正如人类许多先进科学技术往往诞生于军事领域一样,使我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网络技术同样与战争结下了 不解之缘:1944年,美国国防部为研究炮弹轨迹,组织莫奇利和埃克脱等专家,经过两年努力,于1946年2月14日 ,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1969年,几个美国军人为通信方便,将四台计算机联结在一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网络。 也许正因为这样的渊源,网络将最终完全改变战争的形态。

  网络: 使“世界大战”成为可能

  回想一下人类历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其实并未使世界所有国家陷入战争。所谓世界大战,只是几个主要国家参与的 战争,严格地说,只是世界性的大战。然而,网络将改变这一切。换言之,未来的网络战可使全世界所有国家、甚至每一个人 都具有直接参与战争的可能性。

  据统计,现在,全世界互联网约有5000万台计算机主机,有1.5亿网民,每天约有30亿封电子邮件在网上传 递,1999年全世界网上商务总额高达400亿美元。

  这些数字绝非静止不变的,而是在以若干个月就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如果就现在而言,“高价格”仍是令一部分人“ 望网兴叹”的原因,那么微软1999年推出的“维纳斯”计划以及日益下调的网费、话费将使越来越多的人进入网络这个神 奇的空间。

  此外,网络作为战场是开放和自由的,这是人类前所未有的新战场,是没有年龄、性别、种族乃至国籍限制的战场。 在这里,只要会使用鼠标和键盘,你就有可能成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网络杀手”;只要拥有足够的智慧和毅力,这里没 有你攻不下的堡垒。令联邦特工狼狈不堪的美国头号黑客凯文·米特尼克,14岁时就闯入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15岁 就破译了联邦调查局中央电脑系统的密码;而1999年最令世界恐慌的CHI病毒的制造者陈豪盈,竟然是台湾一名不满2 0岁的大学生。

  网络战与传统战争的不同,还在于网上时常发生的信息对抗战,既可能有一定的政治背景,也可能纯属个人随意;既 可能具有一定的国家性质,也很可能与之毫无干系。此外,网络战战略的神秘性和战术手段的多样性,以及可能出现的游戏性 、恶作剧性、报复性,都是传统的战争所没有的。这里有纯属个人行为的“信息手雷”,有众人合作的“信息炸弹”;在这里 ,“游戏战争”与“战争游戏”似乎没有界线,全凭“网络游击队”或“网络游击者”恣意驰骋。

  可以这样设想,当21世纪的某一天,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人们都使用国际互联网时,真正的“世界大战”便到来了 。

  世纪末:网络战如火如荼

  也许是传统观念的原因,不少人仍认为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是一场规模不大的局部战争,因为在常人看来,这 场战争的参战人数有限。据载,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直接参战人数约有4.6万,南联盟全部军人也不过11.4万。然而在这 场攻击与反攻击中,人们只注意到正规化和专业化部队的参战,而忽视了国际互联网上的自发战争。

  据美国国防部称,在北约空袭南联盟期间,其重要军事网站几乎每天都受到来自国际互联网黑客的攻击。特别是在北 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后,愤怒的人们接连不断地给美国国防部和美军重要军事指挥系统发去数不胜数的电子邮件,造成 其网络线路因严重过载而中断。南联盟的黑客高手甚至在一个有关北约的网站的主页上插上了南联盟国旗,致使这个网站瘫痪 了好几天。从作战评估的角度来看,这种对自动化指挥系统的有效打击,其效果很可能超过在战场上对有生力量部队的攻击。 甚至可以说,这种成功的攻击,丝毫不比南联盟打下美国F117-A隐形战斗机逊色。

  这样算来,科索沃战争中,至少有几十亿人次、甚至上百亿人次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战争,这个数字远远大于两次世 界大战参战人数的总和。然而这并不是第一次“网络世界大战”,早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五角大楼的军事机密就 被黑客从网络中窃取出来,提供给了美国的战争对手伊拉克。

  在20世纪最后的10年中,在日新月异和突飞猛进的国际互联网上,人们透过光电速度和爆炸方式的传播,不时真 真切切目睹不流血的和无硝烟的网络战争。现在各国都不得不把网络安全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美国在2001财政年度预算 中,将用于打击网络“恐怖活动”的经费由上年度的17.5亿美元增加到20.3亿美元,以对付这些“网络占士邦”的不 断骚扰。

  中国:网络战并不遥远

  目前,我国有74.4万多台计算机主机,拨号用户有125万,上网户数居前者为北京、广东、上海,三地共占全 国上网率的60%多。到1999年年底,我国共有600万网民,并以每六个月翻一番的速度递增,到2002年,我国上 网人数将超过2000万,继美国、日本等国家之后,居世界前列。对于日益走向世界而又热爱和平的中国人,网络战同样是 无法避免的。

  1999年,中国一本名为《超限战》的书在网络上引起了一场论战,书作者的本意原是就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革命 提出自己的见解,针对霸权主义国家存在的弱项,寻找弱国制胜的新思想与新战法。其中把网络黑客、金融入侵、媒体宣传等 非军事行为正式纳入战争的手段。然而,一位外籍华人在互联网上首先“开枪”,认为《超限战》宣扬“新恐怖主义”,其行 为与复活日本军国主义的狂热分子一样,同属“亚洲新民族主义”,应引起全世界警惕。 这种论调引起中国一家民间军事网 站的愤怒。他们在网上张贴文章回击,对方立即在网上发表抗议信,通过海外有影响的公开媒体,指责中国的这家网站侵犯人 权,对其进行种族歧视等。不过,随着中国数百名网客不约而同对这位加拿大籍前中国人的声讨,他便无声无息了。

  如果说有关《超限战》的论争还算不上“网络战”,那么,一场发生在批判“两国论”期间的信息对抗,便是一场初 具规模的经济信息战了。

  众所周知,计算机硬件生产是台湾经济的支柱产业。1999年9月21日,台湾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在国际互联网 上,有人分析认为,台湾生产的计算机板卡和内存条将成为废品。此事涉及台湾经济利益,台湾方面立即声明说,地震后76 小时,已恢复计算机硬件生产,并列出一系列数据证实。

  对此,中国内地的网客访问了地震和计算机专家,专家们以大量证据证明,台湾地区地震76小时后,仍处在震后活 动期,按国际标准生产合格的计算机硬件是绝对不可能的。不仅如此,台湾作为多地震的地区,根本不具备生产计算机硬件的 理想地理环境。台湾计算机硬件产业,只有与内地融合才有出路。这场论争说明,“两国论”不仅在政治上是反动的,在经济 上也是没有出路的。 记者 杨民青




>>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