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网
| 财经首页 | 宏观 | 市场 | 经营 | 股票 | 新闻 | 专题 |
财经新闻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内容



(经济观察)启动消费必先公平收入政策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8月23日 16:28 和讯中金网

  物价已连续20多个月下降,银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为2.88%,不如199 6年降息前活期存款利率高,人们说 已到了消费的好时机。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 今年6月10日第七次降低利率以来,居民储蓄存款增势减弱,股票市场开始 活跃, 居民投资的意识增强,但消费市场平淡依然。人们不由得说,6万亿元的居民储蓄 存款作后盾,为何就无法启动个 人消费呢?

  启动消费,人们研究了多时,探索了多时,实践了多时后才发现,消费难启动,其实不仅是消费政策的问题,关键还 与分配政策滞后有关。目前有一种说法是,我国银行储蓄存款的80%被20%人占有。这一说法没有经过权威机构的调查论 证, 也许与真实情况稍有差别,但它反映了居民收入悬殊是毋庸置疑的。有钱的无需消 费,无钱的无法消费,是当前消费 形势的真实写照。

  当前,启动消费应从增加居民收入,公平收入政策入手,要改革收入预期下降,支出预期增加,高收入者消费欲望不 强,低收入者消费能力不足的状况。增加居民收入,一项基本的政策是涨工资。从当前的国家财力看,涨工资有很大的压力, 但 涨工资有可能带来促进经济良性循环,这一实实在在的好处是显而易见。其原因一 是增加居民收入,可增强其即期消费 的能力;二是可消除预期收入下降的不良影响, 增强居民消费的信心;三是可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一定程度上缩小居民 收入的 差距。

  不过,涨工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还需与公平收入政策配套进行。国家保护个人的合法收入,问题是,目前那些特高 收入阶层,尤其是暴富阶层的收入是否真的 合法?近年来曝光的贪官的非法收入,已从数万、数十万元,发展到数百万元, 以 致上千万,甚至数千万元。这样的大贪官,一人的资产抵数千城市工薪阶层或数万农民的资产。至于灰色收入,某些“大 款”“大腕”的资产有数百万、数千万,这 些收入是否曾依法纳税?

  公平收入政策绝非要削富济贫,实行平均主义,而是要达到每个公民的收入合 法化、公平化的目的。我们既鼓励人 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劳致富,并保护每个人的私有财产,又要打击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偷税漏税、违法经营等犯罪行 为。

  当然,公平收入政策的一个前提是实行存款实名制。这一政策已呼吁多时,却 总难浮出水面。有专家分析认为,存 款实名制难产的原因有三:一是担心引发居民 对储蓄的安全感下降,使储蓄积极性下降,加大金融风险。笔者认为,存款实 名制, 并不是说取消存款保密政策,只有专门的机构才能对银行存款进行监督检查,若是 合法收入,何必有此担忧?二是 有可能引发居民兑换外币,不利于汇率稳定。笔者 认为,尽管目前我国居民兑换外币比以前容易多了,但若没权没势,想兑 换外币,焉有那样容易?汇率稳定与否,与存款实名制何干?三是可能引起恐慌。笔者认为,收入合法是没什么好恐慌的,恐 怕还是那些收入难以见阳光的人恐慌才是。从另一角度说,实行存款实名制,本意就有打击腐败、惩治非法所得的成份,给违 法犯罪分子带来点恐慌,又有何妨?(作者:吴友兰)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