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评说中国经济摆脱困境流行观点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8月23日 11:42 和讯中金网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19日在科教兴国国际研讨会上发言时提出,唯有吸引民间资本的
加入,才能使中国经济走出当前困境。
厉以宁教授发言简短,与会前提交的发言题目没有任何关联,其对中国当前经济的看法引起会议两天来最热烈的提问
。
厉以宁说,当前失业人口增加、出口下降、财政赤字加大、产品严重过剩等问题严重困扰经济发展,如何摆脱当前困
境现在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当前应当调整分配。这种观点的出发点是说,当前经济困境是由生产严重过剩造成
的,过剩的原因是需求不足,而贫富差距即少数人占据大量财富而大多数人手中财富有限才形不成有效需求,所以主张调整分
配。厉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种杀富济贫的平均主义思想有可能使中国社会全面倒退,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把饼做大
的问题而非如何切饼的问题,一张小饼,不管怎么切也是很难让人满意的。
第二种观点主张财力集中。这种观点认为,中央现在财力太小,所以才不能大量投入技改、投入中西部开发,不能做
许多该做的事情,所以主张采取各种办法扩大财政收入。厉认为这种观点没有道理。他说,财政像一个水库,上游没水是不行
的。80年代的一段时间经济发展之所以快,是因调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现在要集中财力,势必会挫伤地方和企业的
积极性,因此是不足取的。
厉以宁说,唯一正确的只有第三种观点,即民间资本加入。现在居民储蓄存款6万亿,手头现金1万亿,加起来就是
7万亿,假如有1/7进来,将使当前经济大大改观。现在讲让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领域这很困难,应让非国有资本进入竞争
性领域,四大国有银行为什么不能搞股份制?金融、保险为什么不能对内开放呢?7万亿民间资金通过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
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等各种投资基金参与进来,经济就活了,届时国有经济将存在并壮大,而国有企业将不存在了,有什么
不好呢?现在人们大都在讲加入WTO面临的竞争压力,但在对外开放之前为什么不先对内开放,使国企吸引各种资本参与,
增强国有经济力量,带动其它经济力量发展呢?国有企业孤立地发展绝没有出路。因此吸引民间资本广泛参与的第三种观点是
唯一可取的,是中国经济走入顺境的唯一出路。
在回答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泽先生“民间资本如何进入”的提问时,厉以宁说,民间资本的参与有四个方面:一是
建立大量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参与到竞争性领域或非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中;二是国有企业协议出让部分股份,其实国
有资本控股并非要占到51%,如果大量民间资本参与进来,不大的股份就能控股;三是可把国有股改为优先股,不再享有投
票权,能保值增值就可以了;四是通过分期付款的形式转让股份给职工,使部分国有资产变现,注入再生产中,也解决了资金
缺乏问题。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形式下,国家通过控股式参股的形式,只在极少数领域国有独资,经济发展才会充满活力。
当本此会议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黄宜弘先生问到当前在对内开放方面有什么障碍时,厉以宁列举
了两点:一是制度上的不平等,如税收制度,私营企业既要交企业所得税,又要交个人所得税,而外企和国企却不存在这个问
题。二是既得利益集团把持某些产业不让进入,如通讯领域。厉以宁认为公有有两种形式,一是公家所有即政府投资;一是公
众所有,即大家所有,我们现在总把公有简单看做公家所有。
中国科协副主席胡启恒女士很关心厉以宁提出的第三种观点有没有人反对,厉说,现有反对意见一是认为是私有化,
但采取市场化办法即出售的方式和东欧的分掉与送掉是不一样的,不能叫私有化。二是认为民间资本操作起来不易,资金零散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基金来解决。三是认为国有股转让会受制于人,但国有股转让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不存在这个问题。对香
港科技大学吴家玮校长提出的民间资本参与持股和资本主义有什么区别时,厉教授说区别一是国企仍然存在,二是政治上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与香港的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的区别。
当科协书记处书记张泽问厉的观点与当前国企改革的探索有没有矛盾,厉以宁说,我提的这个观点即将来的混合所有
制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现在或许实施有困难,但慢慢会变为现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