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网
| 财经首页 | 宏观 | 市场 | 经营 | 股票 | 新闻 | 专题 |
财经新闻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内容



特稿:关注老百姓的钱袋子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12月28日 08:50 中新社

  “米袋子”、“菜篮子”不久前还是中国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之一,那是通货膨胀和短缺经济的年份。如今是买方市 场了,不但“米袋子”、“菜篮子”无忧,而且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少得可怜,多的是卖不动。于是,一九九九年,中国老 百姓的钱袋子便备受关注,商家和股市盯着它自不待言,政府和经济学家们也盯上了。

  原因无他,主要是老百姓的消费意愿令人着急。这边厢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的警报无法解除,经济发展严重受阻 。可那边厢,老百姓硬是捂紧钱袋子,消费意愿低迷,储蓄存款却节节上升。都说居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治理通货紧缩最 实在有效的利器,近六万亿元人民币的储蓄存款自然是个令人目眩的庞大动力源。

  于是,让老百姓花钱消费的招数一个一个的出台了,政策刺激强度前所未有。表现在金融政策上,下调存贷款利率实 行在先,等同于降息的征收利息税执行在后;消费信贷的范围大大放宽,从以往的住房、汽车扩大到教育、旅游、大件耐用消 费品等。这些举措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逼出在银行睡觉的储蓄存款,让老百姓扩大消费。

  在对旧的阻碍消费的条条框框进行清理,延长节日假期,为老百姓创造良好消费环境的同时,政府还来了个“抛砖引 玉”:大范围加薪,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此举从一方面看是充实老百姓的钱袋子,提高消费能力;更深一层的意思还是希 望引出老百姓钱袋子里的钱,其作用类似于通过政府的基建投资引来民间投资的呼应。

  应该说,这一系列刺激政策和措施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反映在储蓄存款上,今年前四个月储蓄存款累计增加五千亿 元人民币,占去年全年增加额的百分之六十;而随着五月份政府启动股市,六月份下调利率,九月份公布开征利息税,储蓄存 款增幅便持续走低,十一月末的增幅比四月末低七点四个百分点,十月、十一月储蓄存款余额还连续两个月净下降,这是近年 少有的,说明降息、征收利息税的政策效应已有所显现。

  不过,消费市场并未出现令人期待的火爆,老百姓的消费意愿并未高涨。有专家认为,储蓄存款增幅下降,并不表明 资金大量涌入消费领域,而只是储存结构发生了变化,如向股市分流,在五月份股市火爆时,至少有一千亿元的储蓄存款进入 股市,后来或被套,或坐等于交易保证金户。而国家统计局最近的一次调查结果更令人大伤脑筋:百分之六十二点三的居民家 庭认为,银行再降息和征收利息税对他们的消费行为没有任何影响。

  尽管削价风此起彼伏、利率一降再降,尽管官员专家好话说尽--“现在是投资和消费的最好时期”,但中国的老百 姓如老僧入禅—-“我自岿然不动”。其实,不是老百姓不愿消费,实不敢也。首先,大多数人的钱袋子并不充盈,人均五千 元的储蓄存款表明消费能力有限,更不用说一般认为百分之二十的人占据了百分之八十的储蓄存款;其次,近年收入增长缓慢 ,未来收入预期也不乐观;再次,教育、住房、医疗改革一浪接一浪,老百姓都得大把大把地掏钱,未来支出压制了即期消费 。

  鉴于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明年中国仍将采取措施刺激居民消费。有关专家认为,降息等金融手段对居民 储蓄取向的刚性影响不大,关键是要改变老百姓的未来预期。在收入预期方面,要切实提高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充 实他们的钱袋子;在支出预期方面,把住房、医疗、教育等改革由一步到位变为循序渐进,防止消费结构在短时间内发生剧变 ,从而引起因对支出的过高预期而减少即期消费;同时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解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陶光雄




>>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