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网
| 财经首页 | 宏观 | 市场 | 经营 | 股票 | 新闻 | 专题 |
财经新闻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内容



标王已经成为历史,但“一夜成名”的神话仍在继续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11月17日 15:37 中国经营报

  标王时代远未终结

  “标王已经成为历史”,11月8日,当主持人白岩松站在“2000年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广告招标大会”的主席 台上说出这句话,台下行将退场的人们心里在想些什么?

  一半生一半死

  “世界广告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一半生,一半死”,11月11日,以1.26亿元再次成为2000年年度央视 投标冠军的步步高电子公司总经理段永平如此说,“有些人垮了,有些人起来了,不能搞神话。”

  对于两年前的那场投标,段永平记忆犹新,他用“神话”一词来评价那场轰动一时的“标王运动”也一针见血,但是 他又说:“我并不认为那些企业的倒下就是因为中了标王,因为即使不中,他们也可能会倒下,这是由企业的根本特性决定的 。”

  与其一贯的风格相一致,段的讲话很有“逆向思维”的特点,他至少提炼出两个重要的观点:广告投入有风险,而且 很大;决定企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是内因。就是这两条极其浅显、企业界早就耳熟能详的基本观点,在前几年的“投标运动”中 被彻底抛弃。翻看一下当时中央电视台和各广告公司向企业发出的招标说明,映入眼中的尽是“决战利器”、“制胜法宝” 之类的煽动性语言,和某某企业中标后销售额、利润翻了多少多少倍的数据说明。而不甚成熟的企业领导在中标后说出的“桑 塔纳换奥迪”的豪言在媒介的大肆渲染下,成为妇孺皆知的名句,活像“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翻版。

  当秦池以3.2亿元喊出天价的时候,这场熊熊大火燃烧到了顶峰,离熄灭也就不远了。秦池的倒台紧接着就是爱多 的落马,“标王”这个闪闪发光的称号一下子变成了谶语,企业界惟恐避之不及,媒介转而口诛笔伐。 “标王虽然成为历史 ,但神话成为历史了吗?”11月8日,北京裕兴公司总经理祝维沙反问记者,这位段永平的老对手拿着158号招标牌指向 兴高采烈的人群,他说:“我们摸爬滚打了十年,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做企业要慢慢来。但是总有后来人不相信这一点,他们 总认为有机会一夜成名。”

  “一夜成名的机会总是有的,但是其后果却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承受”,春兰集团新闻中心主任董建中说,“成名后企 业将面临各种各样的巨大压力,如果内部各项机能跟不上,只能垮台。当初你的名声有多响,垮台后就有多臭。”

  理智的背后

  根据初步的统计结果,2000年度中央台广告招标总额是19.2亿元(1999年度是26.8 亿元,199 8年度是40亿元),无论是在招标现场还是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都能感受到企业界普遍怀有一种冷静的态度。

  11月8日晚,董建中和他的同行、长虹集团企划中心主任郭德轩坐到了一起。与长虹连续两年参加中央台投标不同 的是,春兰这两年的招标会均未参加,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两位同行兼对手拿以上问题为引子展开对话。

  董建中说:“前些年中央台广告招标政策的出台是卖方市场的典型行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防止腐败,防止黑箱操作,保证公平竞争。但是随着媒介种类和容量的迅速扩张,广告资源紧张的局面已经大大缓解,卖方市 场正在向买方市场转变,因此中央台的招标金额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标王退出舞台也是必然。”

  郭德轩说:“在今年招标会上,企业普遍表现得比较理智。一方面是从前车之鉴中汲取了教训,另一方面体现出他们 对明年投资的谨慎。我们认为今年的招标金额属于合理范围,广告价格正在向其价值回归,价值规律最终在起作用。”

  话锋一转,两位家电巨头的发言人把注意力转移到恶性竞争上来。“做企业应该踏踏实实,要做百年老店就不能冒进 ”,董建中说,“但是总有人按捺不住要跳出来。”他列举了家电市场上种种虚假宣传、自我美化、恶意中伤等事例后说:“ 这些手段都是在误导消费者,都是为了企业利益而欺骗大众,这能说是理智吗?”

  “小时候听老人说:大自然的惩罚最公正”,郭德轩接着阐述同样的观点,“企业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内部,搞好产 品开发、质量管理和市场建设,而是一门心思、不择手段要扬名天下,最终要得到惩罚。更危险的是他们损害了健康的竞争风 气,损耗了大量的经济资源,比起他们本身所要受到的惩罚,这个后果要严重得多。”

  从理智到理性

  “皇帝的新装”故事告诉我们,谎言之所以滋生,是因为有其滋生的土壤,神话也是一样。所以如果细想一下这些年 企业界种种不理智行为的根源所在,会发现这种根源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在我们身上。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过丰富的神话 土壤,人们总是愿意相信奇迹,愿意崇拜创造奇迹的人。各种气功、传销、民间集资活动的不断兴起,无一例外地说明了这一 点。因此,我们仅仅要求企业界理智一些是不够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意识到,无论社会生活的哪一个领域,都存在一些基本的 、不能逾越的规律,都存在一些基本的、不可更改的事实,如果每个人都承认这一点并能够恪守,我们的社会就会少犯错误, 我们就能进步得更快。从这个意义上说,从理智到理性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进步过程。




>>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