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网
| 财经首页 | 宏观 | 市场 | 经营 | 股票 | 新闻 | 专题 |
财经新闻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内容



中国影视业:会成为泰坦尼克吗?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11月10日 13:43 中国经济时报

  截止到目前,我国的电视台、有线台、教育台将近3125家,比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11个国家的电 视台总和还多195家。有一个统计,1998年中国国内生产电视剧为499部,共5625集,但大约只有四分之一获准 在电视媒体播放,剩下的都成了“废品”。因此,有人戏言,前些年谁想发财就拍电视剧,现在是谁想破产就拍电视剧。有人 甚至发出这样的叹息:艺术创作是高雅的,商业运作却充满了血腥,影视业就是要把高雅和血腥结合起来。

  影视业果真就这么让人又爱又恨吗?

  今年的荧屏,从年初的《水浒传》开始,就真正有点风风火火的味道了,但最有影响也最有争议的当数《还珠格格》 。一部电视剧能在海峡两岸、港台三地同时火爆,着实不多见,而一部电视剧能让爱的人发狂、能让恨的人牙根痒痒,更是不 多见。连大导演张艺谋都不明白了,那赵薇怎么一夜之间就火到那种程度?透过《还珠格格》的背后,其实摆在我们面前的是 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要票房还是要艺术?影视产业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影视人的烦恼太多

  80年代初,因为人民生活处在非常渴望高质量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娱乐的前提下,经过多年发展截止到现在,全国电 视台、有线台、教育台将近2125家。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有一个统计,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八个国家的 电视台总和还没我们多。如此众多的电视媒体,虽然从丰富群众生活,宣传党的政策的角度起到一定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出现 了一轰而上,大而散的局面。电视剧数量多、质量差、成交率下降。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有一个详细统计,1998年中国国 内生产电视剧为499部,共5625集。但从质量上看,很多国内拍摄的电视剧粗制滥造,题材雷同,大约只有四分之一获 准在电视媒体播放,剩下的都成了“废品”,资金的浪费极其惊人。

  国内电视剧面临着咄咄逼人的国际竞争压力。80年代初,日本、美国和墨西哥的电视剧在国内观众中的影响力非常 大,已经对中国电视剧形成了强大的冲击;进入90年代后,港台的、日本的、韩国的电视剧又夺走了大批的观众。

  在综艺节目中,有《城市之间》;科普类节目中,几乎全国所有的有线台都在播放《科学探索》;动画节目成了迪斯 尼的《狮子王》、《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天下,基本上控制了国内的小观众市场;体育节目中,大家都知道NBA,英超、意 甲、德甲,国外足球甲级联赛基本上占据了黄金时间。

  随着外国电视节目的大举进入,澳大利亚的默克多,几乎垄断了体育节目的卫星播出,美国的华纳、哥伦比亚、CN N也在积极准备华语节目。这些大公司独家租用卫星,组成庞大的播出网络,一旦这些华语电视网形成,并出现在中国天空上 ,只要我们的政策稍微一松,这些节目就会出现在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无疑这将对我国影视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据了解,国产电视剧每集投入几十万人民币已经非常可观,但是国外却可以轻而易举地投入上百万美金,以至于有这 么一种说法;既然好莱坞能拍出《花木兰》,也就有可能拍出《武松打虎》,甚至《地道战》和《上甘岭》。电影数量短缺, 影院经营困难。1991年到1997年,我国电影总产量是1079部,平均年产量在135部左右,1992年产量最多 ,1996年明显减少。电影减产已经是全球性的问题,如果一定要分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电影产业已经出现夕阳产业的特 征。

  我国电视产量减少虽然是同一结果,但是有不同原因。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电影产量减少是发生在电影票房收入 大幅度上升时期,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那么,这笔钱哪去了?回答是:被国外大片拿走了。作为少量的国产片,比如《黄河 绝恋》、《宝莲灯》等的确有一部分观众,但是在更多的时候,国产片的吸引力是比较差的,虽然社会效益很好,基本上能起 到弘扬主旋律的作用,但因为经济效益比较差,产量自然也就少多了。

  国产影片面临普遍的信誉危机,老百姓一听是国产影片就不愿意掏钱去看。张艺谋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一定的市场号召 力,但大部分导演却没有这种魅力。进口影片虽然不是市场份额的主体,但却是票房收入的主体。北京的影院大概三分之一的 时间放映进口片,十部左右的进口大片创造了大约二分之一的票房收入。据北京零点市场调查公司调查,1997年投入市场 的100多部国产片中,70%收不回版权和拷贝费用,15%持平,15%盈利。因此,国产影片从另一个角度制约了投资 业的发展。投资是为获利,明知亏本,谁还肯投资呢?

  影视产业怎么赚钱

  说到我国的产业问题,往往归结为几个方面,首先是改革开放后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其次是体制存在问题,或者机 制不活,或者资金短缺,或者人才太少。这种现状该如何解释呢?

  影视业不仅仅是文化现象,也是经济现象,不仅仅是商业行业,还是产业行为。现在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影视业是 下世纪最有潜力的文化娱乐业。

  众所周知,美国娱乐业被称为“以版权为基础”的制造业,把娱乐业归为制造业的范畴。1998年,它的电影、电 视、录像带、音乐出版总收入是600亿美元,占美国出口第一位,其中120亿是由影视业所创造的。1998年美国娱乐 业第一次超过了农业和飞机制造业,成为美国出口第一行业。

  至关重要的是,不再把电视节目看成是单纯的精神产品,而是把它看作可以进入市场交易,从而产生经济效益的特殊 商品;不再把频道看成是纯粹的播出渠道,而是把它看成可以出售时间获得经济效益的资源;不再把电视业看作是完全的公益 事业,而是把它看成可以盈利的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产业有没有发展后劲,关键是看能不能赚到钱,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了造血机制,而不仅仅是输血机制,才能吸 引来更多的资金。像我国目前这样,只靠卖点门票,拉点赞助,必然难有占领市场的长久生命力,这与目前的体育产业有点类 似——俱乐部苦苦撑着,撑不住就想撤。

  美国好莱坞有一个“火车头理论”:电影作为火车头,它本身可以不赚钱,但它可以带动电影业的发展,包括录像带 、电视播放。正是因为这些后续业务的发展,才使得电影,乃至整个影视业得以发展。这正是我们最缺的。

  我国影视业一大困难就是资金短缺,特别是电影制片人受到资金短缺的严重困扰。另一方面,世界范围的电影投资成 本越来越高,有一个统计,1996年,美国的电影平均每部成本为3980万美金,1997年,每部成本达到5340万 美金,增长了34%,而且当年影片的平均发行宣传费用为2220万美元。这对我国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天文数字。我国电影 平均规模不到美国电影的1%,许多电影制片厂的厂长不得不奔波于投资人之间进行谈判,因为不断增长的投资规模和不断扩 大的投资风险,抑制了拍片的积极性,投资者不知道这个片子有没有市场。越不敢拍就越拍不出好片,越拍不出好片就越不敢 投入,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而国外是良性循环,一部电影赚了钱,大家再投,投了再赚钱。

  国际上有一种比较通行的说法,叫“两只手理论”,左手代表音乐、舞蹈、诗歌、散文等,右手代表银行、管理、营 销。影视业需要两方面,一方面需要影视业的天才,像斯皮尔博格这样的创作天才,需要创作艺术和艺术创造人士;另一方面 ,也需要成功的商业运作,即经商天才。只有左手和右手合拍的时候,才能形成比较强大的动力。应该说,我们需要这两方面 的人才——懂电影的经营家和懂经营的艺术家。只有经营家与艺术家完美结合,才能使影视业的发展有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向好莱坞学习什么

  按照美国人的“火车头理论”一个产品开发应该是一个以电影为火车头的强劲的火车系列,例如第一列车厢是电视, 其它一系列车厢分别是闭路电视、音乐出版、主题公园等,再加上后续产品开发系列,形成一列完整的火车。一部投资500 0万的《狮子王》经过七八道的后续开发后,会创造两个亿的收入,加上国际发行的四个亿,就可以达到六个亿的收入。所以 美国电影的盈利一定要靠国外和国内电影两个市场来完成,即使国内市场不能达到理想的票房,在海外的发行也一定会把盈利 赚回来。

  我们要学的正是这种经营思路和赚钱思路。当然,好莱坞的许多方法我们是不能学也学不了的,因为文化环境不一样 。南斯拉夫一位著名大导演曾亲口告诉张艺谋:你不能到好莱坞去,你去了也没希望。

  1980年,演员出身的里根当选美国总统,这在有些国家也许是不可思议的。但实际上里根在好莱坞混的时候,并 非是个单纯的演员,美国的影视业在经济运作过程中不仅是拍片,还涉及到管理、资本运营和资产运营,也许正是这种机制培 养了里根成为总统必须具备的素质。因此,有人说,美国人没有历史,所以他们有创新精神,中国人历史太久远,所以中国人 包袱太重。

  美国的电影实际上是全方位的,它适合不同观众的口味,提供不同的产品,把美国的精神潜移默化在其中。比如《拯 救大兵瑞恩》,在两个多小时里,把美国的精神,总统怎么对国家负责,记者怎么对国家负责,孩子怎么对父母负责,主人公 怎么对女朋友负责,表现的淋漓尽致。再比如《空军一号》和《飘》,自始至终贯穿一种精神力量,《外星人》、《侏罗纪公 园》则既宣传了现代文明,又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国呢?我们是不是也渴望创新呢?我们当然渴望创新,老百姓希望早日看到这种创新。




>>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