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网
| 财经首页 | 宏观 | 市场 | 经营 | 股票 | 新闻 | 专题 |
财经新闻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内容



经济观察:信贷消费怎么成了“烫手的山芋”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10月26日 16:28 和讯中金网

  “衣食住行,有龙则灵”,“要买房,到建行”……有关消费信贷的广告从报纸上、电视里、大街上争着闯入人们的 视线,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对于北京老百姓而言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是真正利用信贷支持去消费的人又有多少呢 ?来自建设银行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今年1至7月份,个人住房贷款占全行各项贷款余额的2.61%;今年6月,百盛购 物中心与工商银行、北京商业银行联合推出个人耐用品消费信贷,据百盛家电部的统计,在过去的4个月中,百盛共接待贷款 咨询近千人次,受理 700多人次,实际成交200多人次。

  据《北京晚报》报道,与热热闹闹的信贷消费宣传攻势相比,北京人均信贷金额不过百余元,不要说与国外比,就是 与广州、上海等城市比也存在差距。有人分析是北京人的消费观念太保守。

  关于信贷消费为什么不能像期望的那样火起来,有经济学家说:板子也不能都打在老百姓的屁股上。我国近年来国有 企业、住房、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教育等制度的改革现状,无疑加大了老百姓对未来支出的预期,而与这些改革相配套的 “分配货币化”即工资制度的改革却不明朗,使人们对未来增加收入的预期存在一定的忧虑。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全国享受 社会保障的人数约1.5亿人,仅占我国人口总数的12%,这说明,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障水平下,88%的人要为自己 的病、老负责。在这种心态下会有多少人想花费家庭明天的积蓄,去贷款购买一套住不踏实的房子呢?

  还有人认为,我国耐用消费品产品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长期以来,商品房、汽车的购买主体是用公款购买的 单位,在公款消费形成的巨大购买力支撑下,商品房、汽车价格居高不下,大大超过普通居民家庭的购买能力。与此同时,我 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自主开发创新的能力弱,经济发展缺少新技术的支持,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商品的开发滞后 ,能够吸引居民消费的畅销产品很少,导致市场有效供给不足和企业产品积压并存,严重制约了消费信贷的发展。

  社科院的郭东乐研究员认为,要保障信贷消费能在我国顺利健康地发展,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扩大居民制度性 收入,培养中等收入阶层是关键;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完善的 个人信用制度,构筑以市场为主导的个人信用基础环境,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国外,银行没有见到消费者的面就敢把 钱贷出去,是因为存在健全的个人信用制度。而在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几乎是空白,致使银行不得不利用较高的门槛和繁琐的 手续来防范风险。

  信贷消费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以消费者分期付款和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为主要特征的消费形式。而我国的个人信 贷消费还是近两年的事,信贷消费占总消费额的比重还不足1%。有权威部门估计,如果积极发展信用消费,把信贷消费的比 重提高到5%,就可以增加消费额1300亿元,可拉动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英国政府最近提出一项大胆的计划:给每名年满18岁的青年一笔1000至10000英镑 的储蓄存款,用来置业按揭首期付款或用来支付升学费用,愿意让他们“提前”享用一定的然而是必要的物质成果,并相信他 们能用诚实劳动来分期偿还。着实让中国的青年们羡慕了一番。

  所幸的是,在采访中记者听到,建设银行将很快推出一项针对年轻人的“递增还款”与针对老年人的“递减还款”信 贷业务;将为没有公积金发放可能的个体开设住房储蓄银行;工行等机构已经开始着手建立个人信用资料库、个人信用档案, 并对个人信用进行系统评估、记录,只是希望这种工作的力度能再大一些!




>> 财经新闻 / 财经新闻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