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贬值成鸡肋 市民该如何打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9日 12:15 每日经济新闻 | |||||||||
曾几何时,普通百姓将外汇作为一种保值与避险的有效工具。上海人俗称“美夹利”的美元更是当之无愧的宠儿。 时过境迁,逐渐有了理财意识的广大储户发现,他们手中的美元现在已成为一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在近3年的汇市争夺战中,美元相对其他货币始终处于下风,无论是美国双赤持续走高,还是投机力量不断加码,美元在一次次痛苦博弈后被市场击败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于是,广大美元储户面前有了这样一个尴尬:想摒弃美元选择其他货币,但苦于不懂外汇交易知识、规则,深怕交易损失;想坚持“美元主义”,期待它重新走强,却又眼睁睁地看它一路下滑。正是这种投资抉择上的矛盾构成了美元储户的第一个“鸡肋情节”。 如果说汇差是美元储户挥之不去的痛,那么美元与其他货币之间的巨大利差则构成了第二个“鸡肋情节”。 目前国内美元1年期的存款利率仍维持在1%以下,与高利率的英镑及澳元相比差了一大截。使得储户陷入一种新的投资难题:继续保留美元,利息收益实在太低;转为高利率货币,又担心遇到汇市剧烈波动,会造成汇价损失。 正是基于这种矛盾,许多储户一次次地错过了在美元存单到期后将其转存为高利率货币的机会。 上面提到的这两种尴尬仅仅是美元与其他外汇之间的选择性差异。另一方面,最近两年里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投资抉择也逐渐成为储户关注的焦点。在此不讨论人民币是否升值,就两者间的存款利差来看,人民币已经显示出较强的优势。 目前左右储户投资选择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政策问题,许多储户担心,一旦将美元转换为人民币后,便再也没有机会重新便捷地获得如此多的外汇了。 于是储户们只能选择继续持有美元,而自己的资产不断缩水。这无疑构成了储户的第三个“鸡肋情节”。 在了解上述三种“鸡肋情节”后,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可根据三类具体情况重新安排持汇结构。 第一类客户:美元资金规模中等偏上的,可在非美货币汇率回调后,将手中的美元转换成高利率货币。 这种转换的主要目的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去获得固定收益率相对较高的货币,这是一种投资行为,而不是汇率投机。在选择货币时,我们主要的参考依据是其短期存款利率及中长期市场汇率预测,而非汇市的短期投机交易信息。储户一旦进行这种货币转换,其目标收益就是两种货币间的利差,其他短期汇差因素就不应纳入衡量收益的范围以内。 第二类客户:外汇资金规模较小,短期内无大量境外支付需求的,可考虑部分结汇。 由于外币资金规模较小,如进行外汇短期投机交易,其获利空间往往较小;同时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利率差异也使得继续持有美元成为一种不明智的选择。 因此在国家逐步放开个人经常项目购汇的情况下,储户不必为日后可能发生的境外支付预留过多的外汇,可将多余部分结汇以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第三类客户:希望保留外汇,又不愿承受外汇交易损失的,建议可参与目前市场上比较普遍的银行理财产品。 目前以中行为代表的各大银行都推出了一系列期限不同、收益不同的美元产品,而在选择这些产品时,首先应考虑资金的流动性,其次才是收益性。比较合理的投资期限应控制在6个月~1年,以便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及时寻找新的投资获利机会。 文/罗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