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理财个不起来 几乎所有人都有理财误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9日 15:04 国际先驱导报 | |||||||||
“几乎所有人都有理财误区” 每月开销多少才合理,手里的余钱是存银行还是买基金?……从前光忙着学本事赚钱的人们发现:怎么用钱也需要学习 各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的同质化非常严重。各家拿出的几乎都是证券、外汇、保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皓雯报道 “民生的‘人民币保得理财’卖得非常好,需求很大。”11月22日下午,刚在民生银行北京几家营业网点转了一圈的赵新亮对《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说。赵新亮在民生银行北京管理处理财中心工作,主要负责个人业务。 而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新品11月8日在全国30个城市推出后也广受追捧。据了解,几大国有银行和一些非国有商业银行关于此类产品的申请报告已经递交到了银监会。个人理财一时成了众银行必争之地。 为何只瞄准中端用户 11月,个人理财战场上可谓硝烟弥漫:11月8日,光大银行“抢”到银监会批准的人民币理财第一单后,迅速推出新品——阳光理财B计划,年收益率2.88%。其后,中信实业银行宣布,已经收到银监会批复,成为国内第二家正式开办人民币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正在设计开发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年收益率将在3%左右。11月17日,民生银行推出民生保得B计划,宣称“保本保收益”,年收益率2.943%。招商银行近日也致电客户“将推出预定收益率3%的人民币理财计划”。而相似产品的申请报告正不断地递交到银监会等待审批。 这些税后收益比同期定期存款高出50%以上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自推出后一直热销,一些产品在广州、杭州上市当天就销售一空。 赵新亮介绍,人民币理财产品的主要客户,是那些40岁以上,对国债有偏好的人。 “现在市场上的理财产品主要是针对中端用户的,针对高端和低端用户的很少。”投资公司融勤国际董事长李强认为。他介绍,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个人理财需求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而且大部分财富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针对高端的个人理财服务,从规模看,是理财的主要业务。参照国外经验,现在中国高端个人理财需求是存在的,但是,产品供给比较少。 “高端个人理财需求是很大的,他们通常不想去投机,只想做增值。大众用户为了每年多几十、几百块钱利率就会排队买国债。由此可以理解,由于高端用户的财富基数更大,只要收益率高一点,他们的收益就会增加很多,所以他们也肯定也有理财需求。”和讯金融产品总监鲍向东分析说。 但赵新亮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国内高端用户目前的理财需求并不大。不过,他也以北京为例表示,北京人均GDP目前达到4000美元,处于消费升级阶段,表明百姓正从从富裕阶段向最富裕阶段升级。这个点是高端用户具有理财需求的起点,“高端用户是以后竞争的焦点,市场还需要培育,用户理念也需要培育”。 银行像在搞批发 “各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各家拿出的几乎都是证券、外汇、保险、基金等投资产品的组合,种类少,而且没有体现出银行自己特色的产品。”鲍向东对《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说,“感觉有点像搞批发。在国外,银行会很快针对用户的情况做出一份非常个性化的理财计划,因为它们的理财产品非常多。” 据了解,即使是那些已经开设理财中心为高端用户理财的银行,像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由于理财产品种类太少,用户同样很难得到个性化的组合方案。 鲍向东认为,人民币理财产品单一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关的政策法规。“比如期权,在国外是个成熟的理财产品,是有法律界定的,但是国内没有这方面的法规,相关业务也就没法开展。”鲍向东说。 李强介绍,很多在国外合法存在的理财产品,由于国内相关法规的缺乏,基本没办法落地。有一些产品国内虽然一些机构推出了,但也是以“不能见光”的方式存在,比如产业基金。 同时,由于金融机构实行分业经营,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时,涉及到保险、证券等方面,只能以保险公司或者证券公司的代理机构面目出现。“仅仅以代理方式存在,在深度、专业化上都有欠缺,难以提供多样化的理财产品。”李强说。 2006年后,内资银行拿什么拼? “这几个月银行大力推个人理财产品,是想赶在2006年全面开放,外资银行进来之前,先把业务铺开。”鲍向东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外资银行一进来,内资银行的理财业务就会面临极大挑战。” 据了解,由于购买哪个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就需要把相应的存款转到哪家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成为银行吸引存款和留住用户非常有效的方式。而外资银行的人民币存款量一直很小,如果做贷款业务,只能用外币买人民币,成本相对较高。从自身的资金平衡角度考虑,只有人民币存款足够多,才能保证贷款的数额,形成良性的存贷循环。李强认为,银行业务一旦全面放开,人民币理财将是外资银行开展业务的首选。 “这对内资银行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国外的个人理财产品很多,服务也具有专业和个性化。这都是吸引客户的重要因素。”李强说。 鲍向东介绍,很多外资银行已经在香港开展人民币理财业务,并且形成了成熟的产品和服务流程。“只要政策允许,他们就会像‘洪水猛兽’一样进来”。 而赵新亮认为,银行业务全面放开,对内资银行不会造成什么冲击,反而是内资银行学习的过程。“我们可以参照外资银行的产品,开发出更多新产品。” 赵新亮的信心来自于外资银行在国内的渠道还太少。同时,他认为金融产品模仿起来非常快,外资银行一旦将国外成熟产品引入,内资银行可以迅速推出同类产品。 “产品可以复制,诚信很难复制,银行的产品是有品牌效应在里面的。”李强并不认同赵新亮的看法,他认为,用户通常会选择自己信得过的银行,很多外资银行在全球开展业务,“在全球区域形成的诚信,是在某一个区域内形成的诚信难以比拟的”。 “现在银行拼的不仅仅是网点,还有诚信和服务。”李强说。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声明: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010—630733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