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的考验:结婚是一场巧取豪夺

2013年04月15日 11:26  北青网 

  “结婚是一场巧取豪夺?”

 

  A面

  (算计)

  一想起无限期推迟的婚礼,他的心情复杂起来。

  儿子想结婚 父母都高兴

  有个场景,他一直记得。那是第一次和父母说起将要与现在的女友结婚。他选择了在去年秋天某个周末吃晚饭时说这件事。逼近30岁的他,说到终身大事,有些不好意思,尽管内心兴奋。他没直接说要结婚,而是从“近期规划”说起。他说2013年,他就到了而立之年,这个年纪还“漂”着,自己也觉得“漂不动”了……母亲微笑着听到这里,打断他,问“是不是人家催你了”?他说是啊,“人家”28岁了,过去的同学当中很多人已经“升级”当了妈妈。

  接下来的谈话变得很轻松,父母都高兴,儿子终于自己想结束“漂”着的日子。一旦“大业”完成,隔辈小天使飞进这个家庭就指日可待。

  父母结婚时 也挺讲排场

  那天全家都愉快,母亲甚至回忆起当年和父亲结婚时的故事。那时的婚礼很简单,父亲家有几间平房,爷爷带着两个叔叔帮忙腾出一间,粉刷墙壁,修整门窗。按照母亲的意见,当了一辈子木匠的爷爷带着他的徒弟们做了当时最时髦的“组合家具”,奶奶请院子里家庭和睦、儿女俱全的“全福人”帮着做新被褥。这些被褥他有印象,缎子被面,红色、绿色,图案是龙凤呈祥。母亲说过,那年月能出差的人很优越,奶奶请邻居当中一位有机会出差杭州的人专门“采购”了这几条丝绸被面。因为是“丝绸”而不是貌似丝绸的“线绨”,一家人很自豪。什么都是新的,暖壶、脸盆、香皂盒、搪瓷痰盂……母亲说她当时收到了婆家给的“彩礼”,一块上海牌手表、一辆永久牌自行车、一件红色呢子大衣、一件红毛衣和一条蓝色海军呢裤子、一双黑色牛皮皮鞋。之所以强调是“牛皮”,是因为当时大多数女性穿的皮鞋是猪皮做成,牛皮和猪皮,差了档次。

  然后是婚礼。婚礼当天在大院里筵开16桌,搭大棚,邻居们礼物有轻有重,送十块钱一个红包是心意,不会被轻视,照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满嘴祝福的话;送一百元一个红包那可是“过得着”的亲友,这意味着人家拿出一个月的工资还非得是当年的“高薪阶层”才拿得出来。父亲说,那天的糖、烟、酒“不计其数”……这种排场的婚礼,在今天看来“土”,可在当时,“牛”着呢。

  一个订婚酒 商讨五六回

  回忆到心花怒放,父亲及时拉回主题:“你这个事儿,想怎么办?”这句话问住了他。他自己也没个准确的想法。现代的结婚应该是怎么样的“流程”,他真不知道。最后,还是母亲英明决策:“这样吧,你去问问人家,看有什么要求,尽量按照人家的意思办,让人家满意。”

  父母是通情达理的本分人,也是疼爱儿子、能跟未来岳父母“将心比心”的厚道人。他把这个意思转告未婚妻,让她回家跟父母商量。商量的结果很快回来,说“男方父母要领着儿子上门求亲,准备好给未来儿媳妇的礼物,吃一顿订婚饭,然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细节讨论”。

  当天晚上,他回家将“反馈”一五一十告诉父母。母亲说,这是应该的,婚嫁的事情,是要咱们主动,凤求凰嘛。母亲说别的都好说,只是礼物不好准备,最好问问都需要什么。这样,他又转告未婚妻,让她回家商量。商量的结果是,“男方在订婚当日给女方三金,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还要一个红包做见面礼,还有给女方父母茶叶和酒,岳母喝茶、岳父喝酒,订婚当日餐费男方出”。他再次回来禀告,母亲说,三金好说,“你带人家去买,买可心的,到那天我给她”,关键是这红包,给多大有规矩吗?订婚饭在哪儿吃、都谁参加?这个要问好。于是,他再次当“答应”,请未婚妻去问家长。如此反复几次,终于搞明白,“人家”父母说,订婚饭是双方和家长一起吃“一顿便饭”,“家门口的酒楼哪家都行”,至于红包大小,“看经济实力,是那么个意思就好”。

  这个过程不能不说繁琐,某天,他说了句“真麻烦”,被母亲听到。母亲劝他,一辈子就这一回,不要嫌麻烦,过去也是这样。

  终于,在“各方努力”下,两家父母见面了。之前他带着未婚妻去“菜百”,置办了三金,按照要求将金耳环换成金手链,周生生的,加起来48克,四平八稳,都是她喜欢的款式;为避免准岳父母舟车劳顿,挑选了距离他们很近的“全聚德”,名字吉利。唯一他没敢“掺和”的是准备红包,他不好意思,怎么也开不了口问母亲到底给多少钱。他觉得如果问,就像是替未来媳妇找老妈要钱,他做不出来,而且,婚事一开始操持,他就有预感,这事儿,没个几十万办不圆满。如此想来,他更三缄其口。母亲说过几个数字,他不置可否,只说“你们看吧,不用太奢侈”。最后,母亲在16888、9999、6666当中选了9999,天长地久,不多不少。征求他的意见,他说“行”。

  现在的规矩 道道比较多

  见面、寒暄、送礼、吃饭,一切顺利。这次,他见识了父母特别是母亲如何“有风度”。见面当中有个环节让他感觉到尴尬,事实上他觉得母亲也有同样的感觉,只是母亲“化解”了瞬间的别扭。这个环节便是讨论谁家负责“给俩孩子准备什么”。“什么都是这俩孩子的,你家是独生子,我家除了闺女也没别人,说白了,咱们就是为他们活着。”这句话,准岳父重复了好几次。这句话拉近了两家人的距离,确定了接下来的一切将是同心同德,但同时,也流露出另一个意思,谁要是委屈我闺女,我们不答应。母亲看了他一眼,他看见母亲笑了,说“应该的”,“您两位有什么愿望,我们尽力,绝对不能窝囊孩子”。

  定好基调,后面的话就不用挡着脸说了。准岳父说,“按照现在的规矩”,房子应是男方准备,房产证上应是“俩孩子”的名字;车是女方准备,现在“他们有一辆”,“我们”再给买一辆;钻戒要有,肯定是男方买,“我们送家具和电器给俩孩子,新婚嘛”;结婚当天要有车队、有录像、有主持人,30桌差不多;选个好饭店,各家朋友送的礼钱各家自己收……他听着,越听头越大,偷偷看父母,他们倒是脸色如常,母亲竟还频频点头。准岳父抽着他孝敬的“中华”,说完他理解并消化之后的“现在的规矩”。母亲说:“您比我们懂。我们努力办好,不让孩子失望。”大人说话,没有他插嘴的份儿。

  回家路上,父亲说,分清了责任,明确了任务。他开着车,不敢插嘴。母亲说,其实也没什么,来之前就想过,可能会是这种结果。谁都知道现在买房子多少钱,那么一大笔钱拿出去,“人家”毫不费力就占一半;再买一辆车,无非是买给自家闺女,咱们儿子早有车开;他们买家具和电器,那之前的装修肯定归咱们管,然后婚礼咱们出钱他收礼金……母亲说:“儿子,你妈退休在家,落伍了,现在是这个规矩吗?你帮我打听打听。还是咱们中彩了,碰上你丈母爹这么个推销员出身的铁算盘?”

  涉及到利益 爱情变了味

  经历了这次订亲,他发现,她,也变了。之前,他们相恋两年,从未正式就钱这个话题说过什么。他在网站工作,她是银行职员,两人都是普通工薪族,每个月分别拿到手七八千元,过平常日子绰绰有余。在一起的日子,你给我买礼物,我请你吃饭,年假凑在一起外出旅游,不是AA制,彼此付出也差不多。当然,恋爱不像结婚这样具体关乎柴米油盐,也不会有类似房子、汽车这样的“巨额开销”,如此自然谈不上闹矛盾。

  现在则不同。她经常带些楼盘广告给他,要求他一起去看房子。但越看越觉得“没什么可看的”——看上的都买不起,越看越觉得自己是真正的穷人。看了几次后,有一天,他们俩和他的父母一起吃饭,母亲说,不要再看了,现在买房子未必是好时机,而且,要想以后生活质量高,不能把钱都花在房子上,更不能被房贷压死。家里有一套出租的房子,在城里,两居室,虽然不大,但小两口住没问题,很舒服,上下班还方便,装修好一点当新房足矣,只是房主是“你爸”,不能过户给你们,不过我们的就是你们的。他心里觉得母亲是对的,身边那么多朋友为房贷所累,自己能有机会避免,何其幸运!但是,看见她突然间变得极为难看的脸色,他低下了头,心里说,“人家”要求买房不就是为了写上自己的名字吗?可是,他转念一想,凭什么我家出钱买房子,你一分钱都不贡献就得到至少一半……至此,结婚这件事不仅显现了复杂,甚至有了几分残酷和阴暗。

  结婚为了啥 这都怎么啦

  不愉快就这样来了,母亲虽然“有风度”,但摆明了绝不允许“过户”给“俩孩子”这种事发生。她和她背后的家人虽然不正面反对,但坚守“底线”,无论多大的房子、原来属于谁,只要她的名字一天不落在房产证上一天不能结婚。她提出过,两人买房子两人还贷款,他没同意。他觉得太辛苦,房贷两个字在他心里,几乎意味着万劫不复。

  即将到来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一年一度的婚礼高峰,他的朋友中又有两对要走红毯。想想自己,他有点儿难过。这两对都是漂在北京的外地人,白手起家,两人携手买五环外的小户型,携手省吃俭用还贷款。他不好意思问,你们的房产证上写着谁的名字。和朋友们相比,他觉得他和她作为北京人真的很优越,至少家里还能给一套免费的婚房吧?怎么到头来比这些人还算计、还难受?他的苦恼跟母亲交流过,母亲一言以蔽之:“儿子,你是不是傻啊?你不觉得你这场结婚根本不是结婚,简直就是巧取豪夺?”

  他思忖母亲的话,顿时觉得结婚这件事早已和爱情无关,一下子便觉索然无味。

  B面

  (大意)

  “请问,这个我可以带走吗?”

  前几天,她在微信里看到一个故事:一对夫妻,因为丈夫有外遇分手。妻子说,家里的东西她都不要。丈夫说,你还是喜欢什么都带走吧。其实家里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房子本来是丈夫家里的,不属于他们任何一方,房子里的家具、电器从买来用那天已经开始贬值,更何况从此物是人非徒增伤感。推让之后,妻子抬起手,露出钻戒,问丈夫:“请问,这个我可以带走吗?”……

  感时伤怀 从钻戒引起

  这个故事让她掉了些眼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并不重要,让她难过的是这个动作和与之相连的情绪与场景,那应该是结婚戒指吧?也可能是曾经清贫的他们后来过上富裕日子之后,丈夫补偿给妻子的“终身大钻”,也可能是并不富足的他们省吃俭用存了钱买下的、爱情的信物……反正,这是一件在特别的场合为了特别的意义买下的特别的纪念品,戴在妻子的手上,却属于两个人。所以这种从今分两路的时刻,要带走,一定要问问的。“请问这个我可以带走吗?”是一句深邃忧伤的话,带走的何止是一颗钻,更是一段曾经美好的岁月和两颗曾经紧紧依偎的心。

  同样的故事,正在准备结婚的同事读起来就不像她这样悲切。同事说,“当然要带走,这还用问”?如果真的到了必须走的时候,“有什么拿什么”,留下也“便宜”了别人。说完同事抬起手看看才戴上不久的订婚钻戒,“才30分,带走也太少了”。她记得古诗里有说,“尽日感事伤怀”。的确,人不会无端地起一把哀伤,往往都是因为心里郁结了不如意,只等一个现实中的引子,两两相遇,便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比如,眼下她的感事伤怀,从钻戒起。

  男友标准 文艺的北京人

  她是文艺女,学中文的研究生毕业,在出版公司任职,以策划、编辑、出版文学类书籍为生。男朋友说,她是专职解读文字里的风花雪月之人,如果当年曹雪芹时代有这样的职业,林黛玉就不用焚稿呕死自己,而可以成为背着长肩带的皮包、夹着文件夹、另一手握住星巴克咖啡杯的独立女性。这个北京小伙子遇见她那天,她正好就是这个模样走出写字楼的门。

  在寻找爱情的路上,她心里存着很多文学化的念头,偶尔也有幻想,勃朗特、奥斯汀、夏奈尔这些人影响着她的审美趣味,也影响着她的生活方式。她坚持认为自己要找的那个人必须也是文艺的,而且必须是北京人,因为相同的大环境决定了沟通具备条件,不然,各自说起自己的地域文化,如鸡同鸭讲。现在的男朋友符合她曾经的一切幻想,瘦高个子、皮肤白净、说话温和、爱读书、会讲笑话、会哄她开心,最后,连职业都足够文艺——平面设计师。

  那是极尽了她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罗曼蒂克的恋爱,在长白山天池过生日、在泰山顶上等大年初一的日出、在大雪中的北京地铁口拥抱着啃一块烤白薯、在各自的家里躺在床上抱着电话边聊边看同一部电影……最后,两个人一起说,别得瑟了,结婚吧!

  她喜欢他们恋爱的过程,至今,她认为这个过程和任何情侣的恋爱都不一样,他们几乎没有过意见相左的时刻,两个人一直一拍即合,心心相印。那么,不开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她从鼻子里哼一声,就从买结婚戒指开始。

  文艺女不缺钱 情调第一

  她自问从没有逼迫着男朋友给她买什么。她的家庭出身不文艺,父母原本住在城乡结合部,城市占地让她家“发达”起来。她家大大小小的房子一共17间,用她妈妈的话说,这一笔占地费“够一家人坐着吃一辈子也吃不完”。更何况除了得到钱,他们还得到了“进军城里”的大房子。她爸爸曾踌躇满志地说:“闺女,你想上多少年学都行,爸妈不指着你出去挣钱,你愿意念多少个学位随你,爸妈养着你。”完全不文艺的家庭出身和有志于培养一名文艺女儿的父母决定了她文艺得非常彻底——要过不俗的生活,就是她的追求。理想的力量和家庭经济水平决定了她无论如何不会靠着结婚这件事来从对方手上要什么,她想要的,“除了无掺杂的爱情就是纯粹的爱情”。

  男朋友问过她,很正式地问,想要什么样的结婚戒指?那一刻她非常“幸福”。她说,无论是一根棉线围成的还是一个铁丝圈成的,只要是他亲手给她戴上,她就一辈子不摘。她还说了他们共同喜欢的一部电影中的一个细节,男人拉住女人的手,将从易拉罐上拉下的拉环当成戒指套在女人的无名指……爱,怎么能用戒指的材质和价格来衡量?!男朋友不愧是做设计的,随手拿来身边的一张纸巾,三下两下折叠成一枚戒指模样的纸环,说,来吧,戴上这个,从今以后你就是我老婆。甜蜜的玩笑过后,男朋友认真地说,他想好了,房子家里给提供了,虽说只是一室一厅,但面积并不算小,两个人可以过得很舒服,装修花不了多少钱,车也有了,不必因为结婚换新的,算起来“没什么太多可买”,所以,他决定,结婚戒指不能省钱,要买一克拉的钻戒,“这都配不上你”……她“幸福得要昏倒”,多少克拉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正合她意。

  也许,文艺女都没心机,更何况她这种不缺钱的文艺女,情调是第一追求。仔细想想,她对结婚该怎么操办并不很在意,房子多大、怎么装修她愿意听从他的安排。在这个过程中,她最在意也最享受的其实是他对她的态度——他重视她的那些完全不称其为意见的意见,他设计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给她带来幸福的感受,他迎合她、以各种方式表达着眼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这就够了。她自己也在某个时候说过,“我是最好的未婚妻,我没有要求,你给什么我都高兴”。她父母对一切大而化之,他们喜欢她的男朋友,一方面说明这个人确实好,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父母对她的宠爱到了顺从,只要她觉得好,父母怎么看都是好。她爸爸说,没关系,让他忙乎吧,缺什么钱爸爸都出,“只要你高兴”,“千万别不告诉我”。

  准婆婆建议 买黄金买碎钻

  貌似一切顺利,只等大团圆的结局,届时将有人宣布“他们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惜,走到买钻戒这一站,出了小小的“插曲”。那天她在他家,和他父母一起包饺子,未来婆婆很随意地问她,想好了买什么样的戒指吗?“这个可是一辈子最重要的信物”。她说“听他的”。准婆婆笑了,说“你真老实”。接着,话锋一转,老太太开始说,还是黄金好,过去她那一辈人,想有个金戒指不容易……不等她接话茬,男朋友说,现在年轻人不戴金戒指,那是老年人的专利。准婆婆说,哦,那别买黄金,买白金,白金时髦。她不说话,不是因为不高兴,而是觉得这老太太“真有意思”。到现在为止,她回想这一幕,仍然觉得自己很纯洁或者说很傻——她完全没往别处想,比如省钱、比如抠门。她真的没那么认为自己未婚夫的妈妈可能是那样的人。还是男朋友自己说,要买钻戒,至少一克拉,“这么好的姑娘比钻石珍贵”……她兀自陶醉,满心欢喜,戒指不戒指的,早不关心了。这一“疏忽”,顺口答应了准婆婆提出的“跟你们一起去买钻石顺便开开眼”的要求。

  至今,她梳理了和男朋友交往的每个日子,确定认为买戒指这一天,是她最不愉快的一天。男朋友带着他妈妈来接她,她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上了车,三个人聊得很开心,也没有任何异样。他们去了“全城热恋”,男朋友说,这里的裸钻好,可以自由选择镶嵌款式,而他,准备专门为她设计如何镶嵌。为此,他们都很兴奋,但是,一切止于他妈妈的发言。在他们看到第4或者第5颗钻石的时候,他妈妈说:“我觉得一克拉看起来太小了,我要是你,就选择那种叫满天星的,好多好多的小钻,一个挨一个,镶在一起又大又气派!”除了他们,柜台前还有其他人,他妈妈的话吸引了这些陌生人,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他妈妈全不在意,继续发表意见,“我知道碎钻便宜,这种整的贵。无所谓,又不是买不起,结婚嘛,好看第一,值钱第二!”

  她懒得去想那天他们三个人怎样尴尬地离开“全城热恋”,但是她牢牢记得上车之后他妈妈非常得意。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单纯的人反应慢,却并不意味着此人永远活得云里雾里,略经点拨,便能成为“明白人”。那天晚上,她的闺蜜跑来找她“瞻仰钻戒”。她说没买成,然后讲了这个过程,又加上之前关于“黄金白金”的对话。闺蜜哈哈大笑,说她真是个“大小姐”,怎么看不明白这老太太“其实不想给你买”。她问为什么?闺蜜说,现在很多人家都不愿意给新媳妇买太贵的东西,“万一离婚的时候被你带走就亏了”。

  她决定 不买钻戒不结婚

  她觉得一名文艺女的成熟就在这一瞬间完成。原来如此,原来还有人在“一对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傻瓜”背后精打细算、未雨绸缪。她忽然明白了,房子是他家的,车是他的,万一有“意外”,她什么也拿不走,婚纱、衣服等等都是小钱,唯有这枚钻戒,说起来也是好几万元,白白被她拿走……可是,谁想过要“拿走”?两个人相爱,好不容易走到结婚,却要在结婚的同时就策划离婚时防止什么东西“被拿走”,这太荒唐了。她无法相信。

  第二天,他们照例在下班之后见面,她直接把闺蜜说的一切告诉他。男朋友说“你的闺蜜实在恶毒”,然后就生气不说话了。那一瞬间,她忽然觉得心里凉了一下,不会是他自己也开始这样“策划”未来了吧?如果是那样,还结婚做什么呢?那天离开的时候,她郑重其事地说:“你想好了,离婚的时候,我要把我的结婚戒指带走,你必须同意。而且,如果你不给我买一克拉的钻戒,我就不跟你结婚。”

  现在,她在等这枚钻戒。她希望能等得来。但究竟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她完全没有预见。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李克强:在半岛挑事无异搬石头砸自己脚
  • 体育中超恒大2-1 国安2分钟追2球2-2 视频
  • 娱乐台57岁知名作词人恋上好友17岁女儿(图)
  • 财经1季度GDP增速为7.7% 商品房销售增61%
  • 科技大学发明“查寝神器”:回短信即被定位
  • 博客萧锐:唐慧案期待不打折扣的正义
  • 读书帝国杀戮:皇太极专权宰割八旗诸王
  • 教育盘点高招面试神题:北大考千年王八万年龟
  • 育儿男童阴茎受伤自称系老师用针管扎伤
  • 谢作诗:妓女比贪官高尚100倍
  • 姚树洁:谁拒绝参加撒切尔夫人的葬礼
  • 张庭宾:日元贬值助TPP摧毁中国制造
  • 张捷:郎咸平等人赚了中国多少万亿
  • 叶檀:中国增加进口意味着什么
  • 尹中立:金砖国家正在褪色
  • 章玉贵:中国央行何以超越美联储
  • 林义相:改革深水区与中国梦
  • 陶冬:黄金价格落魄 美国数据走疲
  • 文显堂:人民内贬外升 亏了自己富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