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购房者蠢蠢欲动称拿到房号买到房就满足了

2012年12月13日 07:12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一戈 最近多位朋友找我,只是希望能拿到房号,买到房就满足了。这恐非孤例。

  前些时候,个别专家公然呼吁救房地产,若不然,GDP只会一季比一季度低。如今,经济企稳的迹象已越来越明显,四季度的GDP绝不会像该专家所预言的那样创下新低。至于明年,主流学者普通预测能达到7.5%甚至8%以上(极端的认为可达9%)。

  但中央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没有丝毫改变。也就是说,没救房地产,GDP也没想像得那么糟。政府没出手相救,年底楼市却出现了出人意料的拔起行情,不仅成交量超过金九银十,连房价也跟着涨起来了。顺便说一句,倘若某专家矜夸经济的企稳和楼市的再度回暖,正是他呼吁救市的结果,那至少是不自量力,且不说他是不是自恋自大。

  近期,少数城市再现多个“日光盘”,在此过程中甚至发生购房者因抢房而撕打的现象。部分地产商就势调高售价,二手房业主更是匆匆跳价。一股恐慌情绪在市场悄然滋长。在中央政府对房地产调控咬牙不松口的背景下,缘何会出现这种奇异的现象?

  有一个可怕的传说在楼市游走:2013年3月后房价会暴涨。将这个传说完全归咎于任志强是不公平的。虽说这个预言更多是带有警告意味,但很多民众信以为真,因而仓促入市,提前购房。于是,像开头所言,受托买房的事情也多了。

  也许年底楼市行情骤然升温,有其合理烘托因素,譬如,2011年下半年土地供应严重不足,带来的2012年年底和2013年初或将出现商品房供应缺口的问题。

  必须指出的是,土地供应问题,地方政府难辞其咎。因为想将土地卖高价,很多地方在去年楼市低潮时根本就不愿意卖地,借口是没有地产商买。我以最坏的恶意揣测,真正的原因恐怕是,地方政府宁愿将土地收藏起来,也不愿降价卖地。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哪个城市若出现商品房供应短缺的苗头,地方政府应该采取强硬措施,督促已获净地的地产商,立即开工;在建项目有条件的,立即开盘;捂盘的,坚决处罚。如果哪个城市确实是由于供应不足而导致房价过快上涨,建议中央政府部门追究主管领导责任。好吧,我承认,这句是废话,2005年以来没听说哪个市长因为房价暴涨而受处分,虽然文件里写了一次又一次。

  但是,房价若再暴涨,我们真的承受不起了。经济承受不起,年轻人承受不起,社会也承受不起(我说的暴涨,是指主要城市新房价格上涨20%以上)。

  如你所知,中央政府已将2012年GDP计划增幅降至7.5%,估计2013年也会维持该目标。这既是过去多年经济快速增长后的正常下滑,更是顺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2012年我们应该达成了一个共识,即,无须为保GDP而救房地产。

  如果2013年房价暴涨,会发生什么情况呢?经济结构调整,5年之内休要再提,发展方式转变不过是句空话;所有企业的商务成本为之大增,天量货币将再次涌入楼市,实业彻底沦为空洞。年轻人更买不起房了,同样也租不起房,因为房租也会随之大涨。这种形势若不迅速扭转,离经济崩溃就不远了。

  由于近几年深层次的改革基本停滞,各类复杂的矛盾不断发酵,社会鸿沟急剧扩大,而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高房价是社会矛盾的催化剂。假如听任房价再次暴涨,就无异于给激化的社会矛盾火上浇油。

  鉴于此,中央政府绝不会允许房价再次暴涨。千万不要中央已经无牌可打,也不要以为利益集团庞大到足以阻吓中央的决心。虽说在经济下行周期加大楼市调控力度,确有投鼠忌器之忧,但两害相权取其轻,我相信,为遏制房价暴涨及其带来的严重危害,中央政府不会手软。哪怕是许多人原本不敢寄于期望的领导干部资产公示,对多套住宅课以重税等,这个时候也是完全可能实行的了。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联合国安理会谴责朝鲜发射卫星
  • 体育莫里斯41分北京擒新疆 阿联27分广东险胜
  • 娱乐李阳被曝曾重婚 F字粗口骂妻录音曝光
  • 财经梁稳根马云等当选2012央视年度经济人物
  • 科技工信部拟加强应用商店监管 警惕过度解读
  • 博客强奸门女主播还有猛料 少女杀死性侵大叔
  • 读书莫言授奖词:他以俏皮口吻揭示阴暗面
  • 教育00后微博求爱惹争议 校规该不该禁早恋?
  • 育儿老人与孕妇抢座6成网友称孕妇应优先
  • 西向东:为啥现在很多男人还没女人高
  • Kingsley:伯南克眼中的全球化
  • 林园:我投资茅台的故事
  • 吴玉慈:印度经济会超过中国吗
  • 黄鸣:为商就该如此卑鄙吗
  • 如松:通胀与通缩相伴而行
  • 金岩石:温州经济向何处去
  • 安邦智库:中国农业体制有望迎来重大调整
  • 赵伟:2012学界憾事盘点
  • 价值守望者:茅台最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