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变相贷款回归 信托贷款理财提前终止涌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0日 02:26  21世纪经济报道

  杜艳

  2月9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招银进宝之信贷资产497号理财计划(产品代码4245)提前返还20%本金及相应收益。

  这已经是自今年2月以来,招商银行发布的第6份类似声明。而据记者粗略统计,这大概也是招行自去年9月16日央行开始降息以来,发布的提前终止或者部分归还本金和收益的第205份声明。

  其实,招行只是这个市场的一个显影,而非个案。遭遇同样命运的还包括多家曾在信托资产理财方面驰骋的银行。中信、建行、北京银行等,均有类似情况,只是程度各有不同。

  相关理财专家认为,降息、银行信贷规模控制取消等,是造成此种“提早终止”现象的主要原因。而这种现象延续所引以思考的一个问题是:1月份信贷增长的冲高包含了很多“变相贷款”的回归。

  提前还款或终止

  从去年9月份央行首度降息开始,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如火如荼的势头开始扭转。

  由于降息后融资成本降低,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提前部分还款或者全部提前终止开始明显增多。

  根据招行公告统计显示:去年降息前的7月份招行的信贷资产理财计划有2款提前终止,8月份仅有1款。但是,从9月份开始这个数字迅速升为14,10月份为7款。

  是年11月份,另一项重要政策的出台,让整个信托贷款类理财市场遭遇垂直打击。央行明确宣布取消信贷规模控制,并鼓励商业银行放贷支持内需。自此,信贷资产理财计划提前部分还款或者提前终止的骤然猛增。

  招行的公告显示,2008年11月份招行发布了约54份信贷资产理财计划提前终止或部分提前还款的声明,其中42款产品为提前终止清算。12月份,发布类似声明为81份,其中54款产品为提前终止清算。今年1月份,提前部分还款或全部终止清算的声明为43份,2月份发布了6份类似声明,其中5款产品为提前终止清算。

  粗略统计,从去年9月份至今已经有约205份关于信贷资产理财计划被提前终止或者提前部分归还本金和收益的声明。

  实际上,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的命运与市场的融资需求、信贷政策、市场环境息息相关。

  从2008年迄今,理财市场可以说几经跌宕起伏、风云变幻,已是今非昔比。

  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受股市暴涨影响,打新股类理财产品曾经盛极一时,而同期,受央行持续加息影响,货币市场收益率也水涨船高,各种投资于货币市场的债券类理财产品亦风光一时。

  但随着下半年股市的低靡振荡,另一支理财力量开始大行其道,广受投资者欢迎,这就是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

  结盟于信托公司,这一产品以其高收益率博得了银行、投资者、融资方等“三方共赏”。

  其背景是:自去年1月份开始,银行高达8000多亿元的当月新增贷款,让监管层开始转为更加从紧的信贷规模控制,对贷款规模的控制从按季调控转为按月调控。银行信贷规模有限,企业融资难问题凸显。

  在此情景下,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作为“一种变相融资方式”,迅速风靡。这样既不占用银行的信贷规模,又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且维护了存款客户。而不少银行除了“把无法满足的新增的贷款需求设计成理财产品”外,更多则是把“部分优质存量贷款的一部分期限或者全部剩余期限”转成理财产品。

  在央行9月份降息之前,这样的产品以其高收益率博得了广大投资者的青睐。一般一年期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的年收益在5%-7%之间,甚至高的达到8%以上。而对于融资方而言,其融资成本与贷款基本无异,可以理解为银行将贷款的收益部分转嫁给了投资者和信托公司。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报道:

    房地产财富与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

    银监会拟对信托从业人员设定准入门槛

    交行天蓝5号再现类基金信托:每3个月开放一次

    今年信托公司业绩分化将加剧

    华宝信托推出结构化信托产品

    冠君产业信托收盘持平 DBS目标价至1.85港元

    联手信托 泛海建设大股东质押股权大笔融资

    6000万信托贷款投向29家文化创意企业

    信托公司业绩冰火两重天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