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证大总裁朱南松:信托私募发展将提速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 02:4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唐真龙 十年前,朱南松战略投资四川长虹获得四倍的收益,那时本报以《投资倪润峰》为题阐释了其“价值投资”理念。十年后,朱南松依然活跃在投资领域的最前沿,其“价值投资理念”没变,不过他已经涉足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阳光私募。 2007年在朱南松的带领下,上海证大投资13年来取得了超过两百倍的增长。其旗下的信托型私募产品平安证大一期以111.77%的累计净值回报率和125.14%的年化回报率摘取了2007年私募业绩排行榜的冠军。“2006年我们就预测到市场要过4000点,所以我们在2007年做的还不错。”在位陆家嘴招商局大厦的上海证大总部,朱南松轻描淡写的向记者表示。 不过,相比于朱南松的从容自若,过去的一年对于刚刚兴起的信托私募来说并不是好过的一年:单边上涨的股市行情使得公募基金风生水起,而资金量小等方面的劣势使得私募黯然失色,由于过早踏空,私募领军人物赵丹阳最终选择“清盘”,给了刚刚兴起的信托私募当头一棒。2008年,中国股市震荡格局已定,有关公募私募孰优孰劣的争议声又起。与公募相比,私募优势何在?震荡市中,信托私募是成是败?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对朱南松进行了专访。 “信托私募不输公募” 由于有了信托这个阳光化的平台,以往在人们眼中神秘的私募基金大都定期对业绩进行披露,因此有关私募公募孰有孰劣之争在2007年持续了一年,在对公募私募业绩进行对比之后,私募基金经理的能力遭到怀疑。作为一名私募基金经理,朱南松自然不服输。他认为,外界对私募的业绩认识有偏差,2007年私募比公募稍微逊色其实是有原因的。 首先,2007年大部分私募刚刚开始进入,对于他们来说一方面要花精力拓展客户,另一方面要把握市场。“私募基金经理还处于学习阶段,需要在客户和市场中寻找一种平衡。” 其次,与公募基金经理面对的大众客户不同,私募基金经理面对的是高端客户,这部分客户对投资收益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而对于保本的要求则很强烈,这也使得私募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相对保守。 第三,从实际数据上来看,私募其实并不输于公募。2007年公募基金中的364家股票型基金,全年超过沪深300的只有10家,占比3.3%,在238只偏股型基金中,也只有10家超越沪深300,占比4.2%。而从私募的全年业绩看,如果把20%的费用还原进去,在63家管理型模式的股票型私募基金中,也有3家超越了同期的沪深300指数的涨幅,占比4.8%,好于公募。 私募业绩将超公募 “2008年应该是私募大发展的一个机会,2008年的行情比较适合私募运作。”朱南松认为,2008年将是大概率的震荡市,市场将呈现结构化、局部的、阶段性的特征,私募基金盘子小,投资灵活,可以很好地发挥私募时机选择的优越性。其次,在经历了一年多的磨合与历练之后,大部分私募基金经理也将在客户和市场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市场上。第三,在投资范围上,去年底,深国投和平安信托推出的信托私募投资单一股票的比例已经放开到30%,对于私募的限制更加宽松了,私募和公募在投资范围和标的上的差异缩小。第四,信托平台的增加。今年全国的信托公司大都可以发行信托私募产品,信托私募发行必将提速。 在信托私募发展的过程中,“深国投”模式和“上国投”模式被业内人士称之为信托私募的“南北模式”,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这两种模式之争渐渐平息。“目前来看,深国投模式更符合私募基金的发展特点,我们将逐渐从上国投模式中淡出。”朱南松认为,“上国投模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私募基金,而是一种融资安排,这种模式不仅成本高,而且风险较大。 在阳光私募领域,如今深圳的两家信托公司深国投和平安信托做的有声有色,而相比之下,上海的信托公司要逊色许多。“究其原因,应该是监管环境造成的,与上海相比,深圳的环境更宽松更灵活。”朱南松表示,公司之所以选择跟深圳的信托公司合作也属迫不得已。最近,由于意识到在阳光私募这一领域的落后,上海的监管有所松动,证大和华宝信托合作推出了信托私募产品,不过上海的信托公司还是显得不够积极,作为一家身处上海的私募基金,朱南松显得有些遗憾。 对于信托私募的发展,朱南松还有另外一些担忧。主要是信托公司收取的费用太高,使得成本较高。“在牛市的时候,大家可能不会计较这么多,但在市场不好的时候,这就成为一个很沉重的负担。”随着竞争的加剧,这部分成本有可能会降低。“如果不降低必将阻碍信托私募的发展。”朱南松表示。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