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幸福之家 > 正文
 

中国人居住小康标准解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 14:48 《小康》杂志

  中国人居住小康标准解读2004年11月22日,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颁布了我国居民住房的小康标准:到2020年,我国居民住房要从满足生存需要,实现向舒适型的转变,基本做到“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功能配套、设施齐全”。

  小康住房标准的四要素“户均一套房”所包含的最主要内容就是达到每户拥有一套住宅的要求,之所以会将这条列为标准,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还存在着一些已婚职工仍然住在
集体宿舍,或几家合住一套住宅的情况。而且这条标准同时还对住宅的功能划分、保护个人私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终达到“户均一套房”的标准不仅要求这套房能够满足老百姓的最基本生活需求,更要求这套房可以对住户的隐私进行良好的保护。

  “人均一间房”同样是一条力求强调住宅质量的标准。我国以前曾经规定人均住房最低标准为8平方米,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个最低标准显然定得有些过低了。如果一个人住房的建筑面积是8平方米的话,那么这个人的房间实际使用面积也许就只有六七平方米,也许就只够摆下一张床。现在提出“人均一间房”的新标准,虽然没有从面积上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值,但对于这间房应该提供给住户独立空间的标准是一定的。这说明我国在制定小康社会住房标准时已经更加注重住宅质量方面的要求。

  “功能配套”这一标准乍听上去有些模糊,但实际却对住宅的使用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们以往的印象中,住房中如果有独立的卫生间、厨房就已经算功能配套了。但在小康社会中,人们应该生活在一个更加智能化的空间中,单独的饭厅、会客厅、书房等具有各自独立功能的生活空间将被越来越多的住户所需要,因此将“功能配套”作为小康住房标准之一来执行同样十分重要。

  “设备齐全”主要是针对以往有些住宅没有供暖、煤气设备甚至上下水系统也不具备的情况,住户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也许住房面积已经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人均住房最低标准,但住房质量和生活质量却会大打折扣。而在新出台的小康社会住房标准中,一个十分核心的内容就是“要将住宅从满足生存需要,实现向舒适型的转变”,因此“设备齐全”虽然听上去简单,但却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

  关于小康住房标准的出炉据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多年来,我国居民住房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还是处于与“基本小康”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低水平阶段。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城乡人均住房0.78间,城乡住房成套率约67%。人均住房建筑面积8平方米以下的家庭仍占9.1%,约3091万户,其中城市和镇约1520万户、涉及城镇人口近5千万。家庭洗澡等卫生设施较差,使用燃气、电等清洁能源做燃料的家庭仅27.5%,其他为柴草和煤炭。因此,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居住质量,任务十分艰巨。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高居住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和第二步战略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随着前两步战略目标的胜利实现,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接近1000美元,基本实现小康生活。温饱之后的需求重点,必然转向住、行、教育等方面。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37.9%,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也下降到47.7%,住房消费已经全面启动。

  住房消费在居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直接反映了生活质量。国外中等发达国家住房在消费中所占的比例都相当大。居住条件的改善不光是住房面积的增加,还包括居住条件的改善,如交通、绿化、水电方面。

  城乡住房小康标准的不同中国有句古话:安居才能乐业。中国这5年来住房条件的改善有目共睹:2000年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10.3平方米,比1997年扩大了1.5平方米。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居民的住房自有率明显提高,2000年已达77.1%。特别是前年的统计结果令人惊喜,中国人均居住建筑面积突破21平方米,宣告了住房“短缺时代”的结束,千千万万个“张大民”圆了自己的住房梦。

  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住房小康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很多。城市与农村的小康住房标准可以不一样,因为农村的住房更为宽裕,而城市人口多,住房也更加紧张一些。还有地域因素,经济发达地区住房质量更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住房还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小康标准可以因地域、经济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逐步靠拢小康住房标准据相关专家介绍,随着住房分配制度改革的逐步实施,我国住房市场体系、住房供应体系和住房金融体系等方面都有了重要进展,一套新的住房体制已经基本建立。过去5年,全国城镇住宅竣工面积约34亿平方米,约5亿平方米的危旧房得到改造,近5千万个城镇家庭改善了住房条件。年均住宅竣工面积达到6.8亿平方米,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提高到2002年的22平方米左右,户均住宅建筑面积可达到70平方米。

  目前,我国旧有住房体制已经打破,居民住房观念发生根本转变,“自住其力”的商品化观念基本形成。通过稳步推进公有住房改革,当前80%以上的城镇可售公房出售给了职工,回收了长期沉淀的住房资金,明晰了住房产权关系,私有住房占城镇住房的比例超过了82%,从根本上改变了住房低租金、停止了住房实物分配,逐步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1998年下半年以来的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切断了单位建房、分房的旧渠道,提高了职工住房支付能力,调动了居民住房消费的积极性。2002年1月至11月,个人购买商品住宅的比例达94.3%,居民已经成为住宅投资和消费的主体,市场需求主体发生了根本转变,基本建立了经济适用住房为重点的住房供应体系。

  今年,我国对低收入家庭实行了廉租住房制度,初步形成了以货币补贴为主、实物配租为辅、多种方式并举的廉租住房制度。同时,住房二级市场全面开放,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存量与增量联动、买卖与租赁并举的局面,基本建立了统一的房地产市场体系。35个大中城市存量住房交易套数已达到新建商品房交易套数的75%以上。正是通过这些政策法规,我国在解决了大批居民住房的同时,住宅与房地产业市场保持了快速增长。

  建设部颁布的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居住的21项指标一、城镇人均居住进驻面积35平方米。每套住宅平均面积在100-120平方米左右。

  二、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大于20平方米,保障面达到98%。

  三、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0平方米,平均每套住宅占地面积达到140平方米。

  四、城镇住宅成套率达到95%。

  五、城镇先进住宅节能发展超过80%。因为主要的是对先进的住宅达到一个标准就是80%,到2020年要大力发展节能住宅。

  六、与住宅智能化有关系,每个国家的选择指标都不一样,不能根据现有的国情。有中介机构做了一个测算,从智能化综合配套里面,评价为两个指标:城镇先进住宅安保智能化率为60%,另外一个是网络信息化率达到75%。

  八、城镇住宅的居住品质不断提升。如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北方地区全面冬季供暖覆盖率达到99%以上等。

  九、农村钢混,转换住宅结构比重达到94%。

  十、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5%。

  十一、城镇用电普及率达到85%。

  十二、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5%。

  十三、城镇生产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5%。

  十四、农村家庭安全可饮用水达到90%。

  十五、农村家庭洗澡设施配套率达到50%。

  十六、农村家庭厕所比例达到30%。

  十七、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平方米。

  十八、新建住宅区物业管理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十九、社区居民公共服务便利程度普遍提高。

  二十、交通便捷,居住小区距离公交车站的距离最远不超过500米,运行频率合理,等候时间不超过20分钟。

  二十一、居住消费支出比例达到25%。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住房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