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细微之处见精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4日 02:26 中国质量报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我国出口产品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由我国生产、加工的产品在国外被召回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尽管这些产品中的绝大部分并不是中国的自主品牌、或者这些产品的订单可能已经转了好几道手,生产者已不知道这些产品是被卖到哪里去了。但是当这些产品最终到达消费者手里的时候,他们却都无一例外地贴着“MADEINCHINA”(中国制造)的标识。

  曾几何时,我们也为这几个字感到过自豪:我们用过多少洋铁、洋钉、洋火、洋灰、洋布,但现在,中国制造的产品走进了世界最发达的国家,摆进了世界最发达的市场。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美国人一天24小时,从起床的闹铃、上班的公文包、吃饭的桌椅、旅游的休闲鞋、孩子的玩具到睡觉的拖鞋睡衣,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标签。这是我们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最好展示。

  不过在这一巨大成就的背后,也有一些令人不那么愉快的统计,“中国制造”在许多地方被认为是劣质品,在美国的产品召回目录上,有将近一半的产品产地在中国,欧盟公布的产品黑名单上,来自中国的也不是少数。有时在网页上浏览这些召回通告总是隐隐地感觉到其中似乎有什么捉摸不到的东西,让人非常不舒服:这些被召回产品、上了黑名单的产品,用的牌子是别人的;宣布产品缺陷,自愿召回产品的是别人;留下的客服电话、修理地址、赔偿资料也是别人的;但独独有一个诺大的“中国制造”夹在其中。好像中国人制造了这个有缺陷的产品然后就再也不管了。当今目下,对有潜在危险的产品进行召回,发布黑名单向社会公告是国际惯例,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有专门的组织负责此事,公布之时开列什么项目,不开列什么项目完全由那个国家的部门按他们国家的规矩办事,别人无缘置喙。但既然打了中国制造的牌子,所有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所有为外国企业贴牌生产产品的中国企业就不能不想一想,虽然没有用自己企业的品牌,但在你的产品走出国门的一瞬间,已经无一例外地打上了中国制造的印记。

  也曾有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他们的隐忧: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中国产品在世界上声誉不高的原因是缺乏自己的品牌,人们看到的贴有“中国制造”字样的产品,往往是贴牌生产,是代人加工。“中国制造”的背后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这些产品的主要利润都被品牌持有人、被经销商赚走了,而中国人拿到的仅仅就是一个辛苦费。由此许多专家学者大声疾呼:创出中国自己的品牌!

  这一思路无疑是正确的。顺着专家学者们的思路想下去,我想说的是,培养一个名牌大学生、培养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不是每一个母亲都可以做到的。但培养一个健康、无缺陷的孩子却是每一位母亲的责任。仔细翻拣这些召回产品、被通报产品的目录,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被处分产品中的大部分缺陷都是一些非常简单、只要认真对待、给予足够重视完全可以避免的问题,比如椅子腿焊接不牢,比如儿童衣物上的纽扣容易拽落并被幼儿吞咽,比如家用电器电源电线的负荷与电器不匹配使用时会因过热而引起燃烧,比如儿童玩具上竟会装饰玻璃镜子等等。让我们如母亲对待孩子一样来对待自己所生产的产品吧!不要因为没有标明自己的厂名厂址就不重视他,不要因为是给别人加工的就不在乎他,不要因为成本高挣钱少就偷工减料,因为一旦走出国门他们就会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制造。

  中国产品少有世界级名牌的原因很多。如果从国外产品召回、消费警示的目录上看,至少有一条原因是细节注意不够。套用一句流行的话:“细节决定命运”同样适用于那些被召回的产品。换一个角度看,“中国制造”其实也是个品牌,而且是个在我们努力制造单个的本土品牌的时候,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的大品牌。

  作者:张思前

  (来源:本站原创)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