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从假鸡蛋看造假的“微利时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9日 08:47 中国质量报

  “假鸡蛋”的事儿,闹了快两年吧?据报道,这圆滚滚的小家伙最近又在北京和河北露头,给不少家庭主妇带来了烦恼。经专家和有关部门的鉴定,我们现在可以大致“重现”造假蛋的细节:不法商贩先将碳酸钙注入模具中,一只蛋壳即可造成。不过,蛋黄和蛋清的制作过程就复杂得多了,要把淀粉、树脂、纤维素、凝固剂等混合在一起。我有一位从事科研的朋友对此颇感纳闷儿:一只真鸡蛋才几毛钱,似这般精心复杂的“科技”投入,值吗?也是,他们起码要懂得化工原理,熟悉整套工艺,还须将化工原料采购齐全———然而这些没
能难住造假者,人家有耐心,有胆量,居然将这个害人买卖整得挺火。

  无独有偶。前两天,李女士在北京一家超市买了几个橙子,那橙子颜色鲜艳,着实喜人。没想到拿回家一尝,苦的。用手一摸,才发现这橙子原来是用染料染过的。一些街头水果小贩更缺德,他们不光给橙子打蜡抛光,还给草莓上色素,给橘子注射糖精。据小贩们“供认”,他们先低价买下发蔫儿的水果,再精心地一一予以“美容”。要说这些人也不容易,您想啊,草莓的个儿那么小,要一个个地用针管往里注射糖精,得搭上多少工夫?

  上述雕虫小技告诉人们,造假业的一个最新动向,便是悄悄进入“微利时空”。那些大规模的制假售假活动虽说赢利丰厚,但目标也大,容易被执法部门擒获,最后落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于是,一批黑心者主动瞄准市场的边边角角,抓住不为人注意的微型“商机”大肆经营。请注意,市场上流通着的微利劣质商品,大多属于应季和日用品。由于这些东西目标小、售价低,一般不会引起执法部门的注意,即便消费者发现质量问题,也懒得返回去算账,更不会与之纠缠,动辄闹到法院去。目前许多地方都活跃着的“一元店”,正是成功地打了这种“擦边球”。不久前,据业内人士透露,店里的商品很少是真正的降价处理品或库存品,它们已经形成了一条龙“产业”,由厂家专门生产和供货。这些未经质检部门检测的廉价商品基本上属于劣质货,存在着极大隐患。不用说,“一元店”的主要顾客是民工兄弟和其他低收入人群,他们在庆幸买到便宜货的同时,自己的权益也被悄悄地损害着。因而,有关部门不仅要眼睛朝上,更要眼睛朝下,尤其要关注藏于犄角旮旯里的危险苗头。要知道,有时针头线脑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并不亚于假烟假酒。站在更高的角度讲,既然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微利时空”,那么我们的打击策略无疑也要相应调整,对其实施必要的“显微外科手术”,及时割除这些坑害百姓的小“瘤子”,以免引起恶性发作。

  作者:林鸣

  (来源:本站原创)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