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华,山西省芮城县东垆乡苹果经纪人协会会长。在介绍芮城苹果的品质时,老许说:“芮城是西北冷凉果区与东南湿润果区的交汇处,是我国苹果的最佳生态适应区。”
这句话很耳熟。原来,前一天夜里,记者翻阅3年前该县申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可行性报告时,曾经看到过这句话。作为经纪人协会会长,许国华没少向东垆乡的苹果经纪人讲这句听起来就带着优质苹果味道的话。
2001年,芮城苹果成为第三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栽植密度大、管理粗放、有机肥投入不足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到2004年,芮城苹果的市场价格已回升到每公斤2.5元,划入示范区的苹果种植面积达到两万公顷。示范区建设稳住了芮城的支柱产业。
2004年,芮城两万公顷标准化示范区优质苹果的产量达60万吨。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东南亚、俄罗斯的市场上都能买到芮城苹果。
让芮城苹果走出芮城的,除了日益提高的质量,还有脑筋越来越好使的芮城人。他们的正式名称是苹果经纪人,他们有自己的组织:苹果经纪人协会。芮城共有10个乡镇,从2003年开始,以苹果为主导产业的8个乡镇相继成立了苹果经纪人协会。许国华所在的东垆乡是最早成立苹果经纪人协会的乡镇。
据了解,20世纪90年代初,芮城大规模发展苹果产业的时候,先是由政府招来外地的客商,苹果销路打开了。90年代中期,一些果农开始到外地推销芮城苹果,超初是推销自家的,后来就推销本村本乡以至邻村邻乡的,这些果农成为芮城最早的苹果经纪人。此后,越来越多的苹果经纪人出现了,他们或去广东,或跑江浙,返回的信息各自不同,需要整合起来共享,苹果经纪人协会应运而生。
超初,土生土长的苹果经纪人几乎都是双重身份:出则为商,入则为农。近几年,这支队伍的专业化色彩日益浓厚,据许国华估计,目前已有1/4的协会会员成为专职经纪人。
芮城的苹果要储藏在窑洞中,每年3~5月才开始大批量销售。记者于12月中旬赶到芮城,芮城的苹果经纪人不是在其他产区收购苹果,就是在各地市场上销售苹果,记者难得一见。他们不仅推销芮城本地的苹果,还代理其他苹果产区的销售业务,年收入在四五万元至十几万元不等。
让农民接受标准并按标准化的要求组织生产,本是果业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乡基层组织的事,3年来,芮城县果业局和质量技监局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就达230场次。但是,从农民里分化出来的芮城苹果经纪人,已经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向农民宣传标准和组织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的任务。
2004年4月,东垆乡苹果经纪人张京师从自己的腰包里拿出2275元,购买了65万个纸袋免费发放给20多户乡亲。
按照芮城县质量技监局制定的地方标准,示范区的苹果要在谢花后的30天~40天之间,套上全木浆、耐水性强、能抗日晒雨淋且不易破碎变形的双层纸袋。套上纸袋的苹果可以防止虫害、病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的使用并提高苹果的表面光洁度,关系着芮城苹果的外观形象和内在质量。
芮城大约有2000名苹果经纪人,按照其中1/4属于专职经纪人的估算,其中500人的身份已不属于果农。芮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杨增勤向记者提起了另一个数据,近两年,该县常年从事苹果包装、运输、纸箱加工销售的人员达15000余人。他的结论是,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将对农村劳动力的布局产生深远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除了流向城市,还可以在本乡本土找到出路。
作者:王力平 本报记者 徐 风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