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国产动漫:有行而无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9日 08:25 中国质量报

  有人说,2004年是中国的动漫年。北京、广州、南京等地仅上半年就举办了3次动漫展,而上海更是疯狂地举办了6次。举办动漫展被动漫界视为打造动漫产业链的关键,而目前中国动漫发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是什么制约了中国动漫业的发展?国产片缺货?

  我国的电视动画市场长期以来存在巨大的空白。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规定,每个电视台每天必须播出10分钟以上的动画片,其中60%必须是国产片。算下来,我国每年至少需要
国产动画片26万分钟。而实际上国内生产能力仅为1万到1.3万分钟,缺口达到25万分钟左右。

  按保守计算,电视动画片每分钟制作费为1.5万元左右,则每年制作市场商机可达3.75亿元。按成本投入1,播出收入、版权、形象出让权及衍生产品的收入为3计算,则每年有112.5亿元的商业机会。令人着急的是,我们的生产能力远远跟不上市场的需求。25万分钟的缺口成为中国动画界人士的一块心病。

  “目前国产动画片基本上都是在赔本赚吆喝,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产业化市场。”有业内人士认为,正常的市场状态是:制作人制作动画片,代理商销售,影视系统播放,企业购买动画产品形象并开发衍生产品,商家销售产品。而在国内,这样一个产业链呈“断裂”状况:制片人在制作动画片后除了完成播放这个环节之外,其他环节大多处于被动局面,不能适时参与系统循环,从而造成动画片投资行为屡屡失败。于是,动画片在中国形成了一个怪圈:投资人担心动画节目不能赢利而不愿投资或者放弃扩大再投入;电视台口口声声喊动画片数量少、质量次,却又不乐意掏钱购片;企业怕亏本,不敢贸然参与动画衍生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据了解,一般“洋卡通”不用花钱买,只要给“贴片广告”时间就可以免费播放。而国产动画片由于制作投入高,成交价格就高。在电视台看来,要花比国外动画片高得多的价格买并不怎么优秀的国产动画片实在不划算;而动画制作公司对于一分钟就要投入上万元的动画片,最终只能以一分钟几十元的价格卖给电视台也实在是亏大了。由于动画片投入高,回报慢,同样长度的动画片平均投入是电视剧的一倍,而电视台购买价格最多只有相同长度电视剧的一半,一部电视动画片从投入到收回投资往往要等上几年,之后才有赢利的可能。而在国内,能够收回投资的动画片寥寥无几,绝大多数制作公司是做一部赔一部。

  “做国产动画实在很艰难,批评的多,挑毛病的多。但是国产动画和国外的差距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改变的,这一段路虽然难走,但总要一步一步走过去。”一些动画制作公司面临着“自主创作”和“为海外打工”的两种选择。由于为国外加工动画的市场价格比国内至少高两倍甚至10倍,因此在中国做动画片不挣钱。”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近年来,由于把大量的精力用于来料加工,中国的动漫画艺术与国际渐渐拉大了距离,如今面对来自好莱坞的《海底总动员》、《阿拉丁》等动画大片,中国的动漫画市场仍处在初级阶段。有人总结中国的动漫业为:有作品而无产品,有行业而无产业。

  目前,中国人均动画片拥有量仅为0.0012秒,而日本的人均拥有量是300秒~480秒。悬殊的数字比较出了中国动画业的差距。2004年中国2000家省市电视台所规定的国产动画播出时间是6万分钟,而当前达到播放要求的原创动画片供给量只有两万分钟,还有4万分钟的缺口,几乎是中国动画片年产量的两倍。

  另外,国产动画形象不可爱、不好玩、缺少幽默夸张、故事老套,不吸引人,已是多年的老问题。而且,国产动画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取材也显得过多。业内人士指出,现实题材应该是动画产业化的主战场。接近生活的动画片可以吸引各年龄段的观众,从而引领更广阔、多层次的衍生产品市场。产业链断裂之痛

  制作绝非是动画产业的全部,它只是其产业链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而动画运作的真正成功,在于其产业链的整体策划、合理布局以及协同调配。

  据调查,中国是一个拥有约5亿动漫影视产品消费群体的国家,仅北京、上海、广州三地14~30岁青少年每年花在漫画卡通方面的消费额就超过13亿元人民币。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动漫在中国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包括动画片、漫画书及其衍生品在内的中国动漫产业,将达到每年200亿元的规模,其中仅衍生产品的市场每年就可以达到100亿元以上。但问题是,中国动漫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动漫产业的走向是,从动漫连载到出单行本,再到拍成动画片,卖动画衍生产品是最后一环,而目前中国的动漫产业化有点操之过急。

  有人把原创动画和衍生产品比喻成鸡和蛋的关系。“好鸡才能多下蛋。动画片成功了,它的衍生产品才能大卖,不应该本末倒置。中国很多动漫产品只停留在艺术形式上,没有强调产业化,更没有带动周边的产业发展,产业化是中国动漫壮大的必由之路。”

  目前,中国有两大动画制作基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视台动画部。而他们开发意识不强,相关动画片的衍生产品不愿意做。日常生活中根本看不到中央电视台或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授牌的衍生产品。据了解,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的《我为歌狂》只卖给了7家电视台,当时一家做动漫衍生产品开发的民营企业,投资200万元拍这部动画片,获得的回报就是获得了这部动画片衍生产品的开发权,但后来由于只有7家电视台播放,并没有产生很大影响,衍生产品的开发也毫无意义,该企业一下就亏掉了200万元。

  中国的动漫作品只注重教育意义,忽视市场。而在国外,动漫画形象设计首先考虑的是能不能做衍生产品,而中国设计动漫形象是看有无教育意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没有优秀的原创动画片及其成名的卡通明星,一切开发和经营都是一句空话。目前国内动画从业人员的素质有下降的趋势,这样的素质是说制作大型动画电影的素质,国内目前能达到这样要求的人微乎其微。因为一部动画片除了稳定的资金外,还需要几十个人工作几年,最困难的是,这几十个人的水平必须均一,一个人达不到要求,整个产品质量都会受影响。而且国内目前还没有真正的动画导演,一个动画导演不仅要懂艺术,还要能迈过拘束的门槛。

  而目前中国的动画产业人才还不到一万人,多数学历是大专。而影视动画人才总需求量在15万人,游戏动画人才总需求量大约在10万人,但全国动画专业毕业生每年只有300人。

  没人敢说中国没有好的动画片,但如果有一个好的产业链,也许很多国产的老动画片也能产生良好的商业效应和回报。不过问题是,人员缺乏、资金缺乏等都在等着良好的产业链来解决,可是良好的产业链也在等着人员与资金投入的改善。

  2004年4月,国家加大了对动画节目播出的制度倾斜。可以预测,接下来国内和国际资本对中国动画片的投入将会加大;将有越来越多的新的中小动画企业加入到振兴中国动画的行列,并将享有更多实惠和扶持;国产动画片的质量,从制作水准、艺术水准到科技含量,也将会有较大提高;中国播出动画片的电视频道将会增多,动画栏目将会增多,观众将可以欣赏到更多的动画片;投资国产动画片的市场回报将会加快;中国动漫走向国际市场的渠道将会更加畅通。

  作者:王向龙

  (来源:本站原创)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