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盘点2004年中国B2B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9日 08:20 中国质量报

  回顾2004年,B2B市场可谓涌动着潮水般的创业激情。

  聪网买卖通的成功算是一剂强力兴奋剂,令成千上万个做B2B的小网站看到了出头的希望。其实不然,阿里巴巴是不可以复制的,因为阿里巴巴当年成立的时间不会再倒转,所以现在其他B2B小网站不可能有机遇轻松地吸纳那么多有需求的客户;同样,慧聪网买卖通也是不能复制的,因为慧聪12年传统行业服务经验所积累下来的客户资源别人是没有的,
所以要学着慧聪去做B2B市场的挖潜,也是做不到的。

  现在市场格局也正是阿里与慧聪共同构筑起了中国的B2B交易平台,慧聪的介入尽管仍然让这个市场保持着垄断寡头经营的局面,但是较阿里巴巴的全面垄断时期,无疑是进步了不少。计世资讯分析师认为,慧聪网买卖通给中国B2B市场带来了新的元素:如传统行业带来的与客户面对面沟通的服务、慧聪商情、市场调研等等,这些服务的应用及推广,给中国的B2B带来了实质性的进步。

  从中国B2B市场发展的历史来看,阿里巴巴从最开始的网络交易平台做起,随后产生了一些线下的服务。然而随着B2B市场的断续发展,阿里巴巴将更多的服务集中于线上,线上服务的特点就是更加的便捷和快速。除此以外,线上提供的基于网络搜索而得的信息服务也较线下更为全面和快速。

  然而,在中国会用互联网来做交易30%的中小企业中,也不可能完全依靠网络的信息来做交易,就好比纸媒永远不会被网媒代替一样,因此在目前很长一段时间内,线下服务都是未来B2B发展的大方向之一。

  据ForresterResearch估计,全球B2B的市场交易量在2004年将达到2700亿美元,保守的美林证券和IDC,也分别估计2003年的B2B的市场规模可达2500亿美元和1400亿美元。而相关资料显示,中国B2B市场还将继续保持120%以上的速度增长。

  由于经营B2B必须具备相关领域的产业知识、后台的整合能力及信息技术等,进入障碍相对较高。这也使得达到门槛的厂商有了更强的防御能力,防止市场上突现激烈竞争。但是,不能就因此认为中国的B2B市场将只会有阿里巴巴和慧聪网买卖通两家,如果时光倒流,去年的这个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原来慧聪也可以做网上交易平台,而且可以做得这么出色!

  管理学之父彼得·杜拉克认为,一个新产业从浮现,到成长为一门真正的生意,起码要花上10年时间。而中国的B2B,起步至今不过6年,虽然阿里巴巴优势依然明显,而慧聪网买卖通的发展也十分迅猛,但是现在要判断谁将是未来中国B2B市场的主角确实为时尚早。

  作者:小 冰

  (来源:本站原创)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