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部门严管节日食品安全 生产日期模糊将曝光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8日 06:51 北京青年报 | |||||||||
北京青年报: 王军光 工商部门制定节日监管方案重点把关猪肉、蔬菜及散装食品 本报讯 昨天,面对来自西单商场、家乐福、旺市百利等全市50多家大型商场、超市的负责人,市工商局、商务局、消协等部门表示,食品包装上生产日期标识不清晰等现象将
食品安全是老百姓节日中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主任贾英池介绍,从去年12月到今年11月底,共受理食品投诉718件,举报3589件,其中酒类、饮料、肉制品、保健品、调味品、豆制品居多,主要存在以次充好、虚假宣传、变质等问题。其中,朝阳区是受理举报最多的地区。 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两节”中要重点把关三种食品:猪肉、蔬菜等农产品、散装食品,特别是现场加工食品以及包装食品的标签问题。一些食品标签不符合标准,尤其是生产日期标识不清楚,有的使用同色字体模糊标注,有的打在封口但印记极浅,有的根本找不着,甚至还提前标注日期,在“两节”检查中一旦发现类似的问题,将予以公开曝光。 市消协负责人指出,以往节日期间曾经发生过消费者在购买的瓜子仁里发现老鼠屎,奶粉中发现苍蝇,酱肘子、猪肚等熟食里发现猪毛等食品质量问题。此外食品超过保质期问题和收费问题,比如食品的价签标注不清,超市不备零钱等问题比较突出。 市工商局消保处处长曹中生表示,工商局已结合节日市场特点制定专门监管方案,加大对50多家商场超市、21家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以及春节庙会的监督检查,对肉、米、面等17种重要食品,以及糕点、果脯等节日食品要严把进货关,及时销毁处理过期、变质商品,出现消费纠纷,要通过先行赔付方式解决。 针对眼下众多商场超市举办的各种返券、打折促销活动,曹中生说,这本身是一种商业惯例,正常的促销无可厚非,但往往有些企业利用这种形式打擦边球,进行商业欺诈,如借机销售过期变质的假冒伪劣商品、进行虚假宣传等,就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节日期间发现这样的问题要严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