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不久前发生在江西赣州市安远县的用霉变原材料制作小蜜饯、全南县的用硫磺薰红辣椒干、龙南县的病死猪肉加工水饺、赣县攸镇的用化工原料脱毛板鸭等事件有许多相似的特点,尽管他们都是小作坊生产,且藏身在城乡结合部或者农村民房,但都被当地质量技监执法人员一一查获。这主要归功于赣州市质量技监局实施的质监协管员举措。通过该举措,过去难以监管到位的小作坊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活动,现在处于乡镇质监工作站的监控之下了。
据了解,赣州市是江西省的食品大市,食品生产企业有2500多家,90%属小型企业,很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乡村,相当一部分企业产品质量不稳定,无自检能力,管理水平不高。而质量监管工作机构过去只设在市县两级,监管工作难以到位,无法从源头抓质量。在今年开展的城乡食品安全行动中,赣州市质量技监局在进行正常监管的同时,布置下属单位用了3个月的时间,对全市乡村的食品加工企业进行拉网式普查,并建立了食品生产企业档案,实行户籍式管理。经过这次普查工作,赣州市质量技监局决定建立区域监管机制,即以18个县(市、区)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基本单位,在辖区内划分若干监管责任区,各责任区设立工作机构。
目前,赣州市赣县、瑞金市等6个试点县(市)已按照新建立的监管机制开始运行,其中赣县质量技监局将全县划分为县工业园区、县北片、县南片、县东片4个区域监管责任区,调整原有股室分工,设立4个工作站,负责辖区内的质量、计量、标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管理和执法工作。为了配合工作站的质监工作,基层质量技监部门还争取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在各村、街道配备了协管员,使监管工作真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如全南县陂头镇发生的用硫磺薰辣椒干一案,就是由全南质量技监局陂头工作站查处的。赣县江口东片工作站挂牌运行不到一个月,就查处了4家无证生产酱油、食醋的小作坊,两起非法拼装自行车案件,监管到了以前难于发现的情况。
作者:肖德源 张才蓬 记者龚琛虎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