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来临市场突变 市民商家喜忧几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1日 01:01 东方新报 | ||||||||
尽管近日冷空气南下已让人们感受到冬天的寒意,但此前阳光灿烂的日子却早给今年冬天定下了“暖冬”的基调。“暖冬”让市民的菜篮子拎起来更“轻松”,而往年冬季热销的棉衣、羽绒服、取暖器、空调等商品则遭到冷落。随着气温的冷暖变化,商品价格波动涨跌互现,市场的“暖冬”效应正在显现。 A 视角:吃
蔬菜价格整体滑落 “今年冬天蔬菜的价格比往年便宜不少,一公斤包菜才卖三四角,而去年此时的蔬菜早涨价了,一公斤包菜要八九角,甚至还能卖到1元。”在长沙市马王堆菜市场买包菜的王女士告诉记者,今年“暖冬”使目前的菜价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尽管这几日气温有所下降,但从马王堆菜市场昨日蔬菜价格来看,仍与前段天气暖和时基本持平,个别蔬菜品种的价格甚至小幅下降。 “暖冬”的菜价与去年同期相比,究竟降低了多少呢?记者对长沙市马王堆菜市场的包菜、大白菜、辣椒、豆角等63种蔬菜的价格进行了统计,将其在12月15日的价格行情与去年同一天的进行对比。其中,包菜的价格最高为每公斤0.4元(指12月15日),当日均价为0.32元,去年同期最高为1元,当日均价为0.83元;红辣椒的价格最高为每公斤1.8元(指12月15日),当日均价为1.5元,去年同期最高达到3.2元,当日均价达到2.45元;大白菜的价格最高为每公斤0.7元(指12月15日),当日均价为0.55元,去年同期最高为0.9元,当日均价为0.75元;豆角的价格最高为每公斤2.2元(指12月15日),去年同期最高达到4.6元,当日均价也达到了4.15元。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仅少数蔬菜的价格较去年有所上升,从整体来看,今年蔬菜的价格普遍比去年同期便宜,同比降低了约20%至30%,有的降幅甚至达到了60%。 B 穿:棉衣和羽绒服滞销 面对今年的“暖冬”,厚棉衣、羽绒服的销售如同坐上“翘翘板”,随着气温变化,市场呈现出不同的反应。前段天气比较暖和时,厚棉衣和羽绒服的销量锐减,而在温度下降的这几天,它们的销量又开始回升。从长沙市各大商场来看,打折的羽绒服随处可见,“2折至4折”、“4折至6折”等宣传告示已成为羽绒服专区最为醒目的标志。商家称,尽管促销力度在不断加强,但受天气影响,产品销售仍比去年同期少了许多。 在黄兴路步行街,以出售厚棉衣、羽绒服为主的商家均表示,“暖冬”给他们的销售带来了不利影响。“暖冬对我们店的生意影响很大,棉衣、羽绒服的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左右。这两天比较冷,买羽绒服的人陡然增加了不少,但仍难以弥补前段的损失。而且,一旦天气再度转暖,销售又会受到影响。”步行街上某品牌休闲服饰专卖店的店长告诉记者,由于该店在冬季以出售羽绒服为主,受气温的制约很明显,今年冬天天气暖和,基本上没人来买羽绒服。虽然今年毛衣的销售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但相对于羽绒服销量的下降来说,上涨幅度远不及下降的幅度。不少商家为减少损失,进货时都改以毛衣和薄棉衣为主。 C 用:取暖电器不受青睐 商家的原意是想在寒冬里营造出一个人工“暖冬”,不少家电卖场不约而同地推出了“烽火行动”、“暖冬计划”等促销方案:买取暖器送电热毯,买空调送毛毯,试图营造温暖的氛围,拉动各种取暖设备的销量。不过,今年“暖冬”的出现却让他们措手不及了。 “前段时间比较暖和,本不打算买取暖器的,可这几天变冷了,才来商场转转,准备买一台。”在步行街苏宁电器连锁店,一位张姓大妈终于挑了一台红外线取暖器。其实,不少消费者与张大妈有相同的想法,认为天气暖和时没必要买取暖器。这样一来,直接影响了今年取暖器市场的销量。长沙市雨花区凌云电器厂销售部的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往年这时候,该厂生产的取暖器在长沙市的月销量有五六千台,而今年估计只有2000台左右。为了减少损失,他们已对产品采取了降价销售的策略,降幅在20%左右。 与取暖器市场相同,空调销售也受到了“暖冬”的影响。通程电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空调市场的确感受到了“暖冬”里的一丝“寒意”,销量比上年有所下降。但在同时,对于空调市场来说,冬季本来就是相对淡季,因此“暖冬”对空调市场的影响不会过大。该工作人员还乐观地表示,当市民的消费能量积蓄了一个“暖冬”之后,明年的空调销售可能更为火爆。 观点:商家应该关注天气变化 “这种现象很正常。”对于由“暖冬”概念引发的市场效应,湖南省商学院副教授贺康庄认为,这是市场供需变化所引发的正常的市场反应。需求旺盛,价格自然会上涨;供大于求,价格自然会下降。价格波动总体趋于平衡,因为即使是“暖冬”,可毕竟还是冬天,气温总会下降。因此,一旦天气转冷,这些受“暖冬”因素影响的商品价格又会再度回升。另外,从消费者方面来看,他们此时的消费主要针对的是季节性消费品,购买时往往缺乏市场预期,随机性较大,需要的时候才会去买,因而他们在购买行为中所受的外在干扰因素较多,市场对此无法预知和控制;而从商家来说,季节性消费品受季节、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商家应注意与气象部门建立一定的联系,及时采取措施,以减少因天气原因造成的损失。 新报记者 蒋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