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方正、科龙、新华人寿保险公司等10家知名企业倡导发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宣言”,众多企业老总自谈创新内幕。业内专家认为,中国企业正面临着第三次创新浪潮,如果不能把握住全球产业格局大调整的重大机遇,用原创的技术取得更高的利润,一旦全球制造中心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靠引进技术过日子的企业将可能陷入困境。方正、科龙体制创新晚5年
在首届中国企业创新年会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下了一个大胆判断:“我个人感觉,方正和科龙的体制创新晚了10年,至少是5年。如果他们的体制创新更早一点的话,可能会更成功一些,中间走的弯路也更少。”企业认同“第三次创新浪潮”
创新不仅对于这些知名企业的生存和保持领先至关重要,对其他正在摸索的中国企业也有借鉴意义。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代表企业提出了“第三次创新浪潮”的概念。魏新说,第一次是在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以“封闭状态下自主创新”为特征。第二次创新浪潮从改革开放至今,以“开放状态下全面引进”为特征。而第三次创新浪潮是以中国加入WTO为大背景,特征是“开放状态下的自主创新”。既不同于“闭门造车”式的独立研发,也不是“照抄照搬”的全盘引进,是以原创性的“产品与服务概念”切入国际产业链上较高的增值环节。
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当前的确是处在第三次创新的浪潮中。因为加入WTO已经第三年了,两年的过渡期取消了,巨人正在过河,跨国公司准备登陆中国,还没有上岸。这期间留给中国企业的日子不长了,应该抓紧最后的时间,好生整合、创新,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要轻言泡沫。东盛激活“休克鱼”整合管理
东盛集团借助一连串的收购,完成了在医药领域的布局,被业界称为激活了一条条“休克鱼”,归入旗下的“白加黑”、“云南白药”、“盖天力”等都是知名品牌。业界对其如何保持管理模式的统一最为关心。东盛董事长郭家学透露,每收购一个企业我们就会把战略合作部工作小组派去,小组里有生产管理专家、市场管理专家、财务管理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基本上相当于一个生产企业的领导班子,通过培训,让并购企业跟集团保持管理模式的统一。如果这些企业缺乏生产管理专家,就把管理专家留下来,如果缺乏资产管理专家,就把资产管理专家留下来。企业创新要有目的
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在解密公司高速发展的原因时表示,“京东方不是一下子做起来的,积累和关注液晶领域,最终收购海外企业其实经历了8年时间。”王东升认为,企业需要有目的的创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创新重点也不同。1993年至1997年,是生存阶段,创新的重点是体制与观念。在1995年至2000年的提升阶段,创新重点是引进培养优秀人才,进行技术与管理的创新。从那以后至今,创新重点是引进培养全球化人才,在引进消化海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
作者:贺文华
(来源:本站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