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似活鱼的机器人
中国第一条可用于实际应用的仿生机器鱼近日研制成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王田苗说,这条机器鱼由动力推进系统、图像采集和图像信号无线传输系统、计算机指挥控制平台三部分组成,主要制造材料为玻璃钢和纤维板。它的最高时速可达1.5米/秒,能够在水下连续工作2至3小时。今年8月,这台外形酷似活鱼的机器人曾出色地辅助考古
专家对福建郑成功古战舰遗址进行了水下探测。机器鱼对4000平方米的水域进行了摄像考察,有关图像即时传送到水面指挥部。在两天的实验中,机器鱼累计在水中工作约6小时。这是中国考古工作者首次利用机器人辅助水下考古工作。
据悉,经过上亿年进化的鱼类在推进效率、灵活性、可操纵性等方面,具有超越任何人造水面和水下运载器的优越性,一直为仿生科学家所关注。“SPC-Ⅱ仿生机器鱼”于1999年开始研制,技术和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并取得多项技术专利。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谭民表示,经过进一步完善,鱼形机器人不仅可以用于水下考古、水中摄影、探查狭窄水道、测绘海底地形地貌,还可进行水中养殖和捕捞,并作为水下微小型运载工具,在抢险搜救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压力导致早衰
美国科学家最近通过一项有关压力与人之寿命的研究发现,压力大能够缩短人体染色体细胞的分裂寿命,从而导致人过早衰老。
研究人员表示,长时间的心理高压能够缩短人体染色体端粒的长度。端粒是人体白细胞染色体端位上的着丝点,有着保持染色体稳定性的功能。端粒的长度决定细胞的寿命。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的长度就缩短一点。当端粒的长度缩短到一定程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
研究人员解释说,在成年人的身上,染色体端粒的长度平均每年缩短31至63单位。根据这个自然递减速度,研究人员将压力最大受试者超出压力最小受试者的550单位换算成年,说明前者的衰老速度提前了9年至17年。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研究成果显示,染色体端粒的缩短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特别是与心血管疾病及各种感染引起的早逝有关。
研究人员同时指出,尽管研究显示,照看慢性病孩子的时间长度与染色体端粒长度的缩短有关,但并非所有照看慢性病孩子的受试者都会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中。这说明,在压力大的情况下,学会为自己减轻压力是十分重要的。可生成蛋白质的人造细胞
美国科学家日前在实验室里培育出一种类似于细菌的“人造细胞”。这种简单的“细胞”并不是真正的生命体,不能分裂和进化,但能连续数日生成蛋白质。专家认为,此项研究成果不仅有利于制药研究,也是“人造生命”方面的一项进展。
在生物细胞内部,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原料,在基因指令的控制下生成的。目前,科学家可以从大肠杆菌等细菌中提取到细胞生成蛋白质所需的生物分子混合物。这些混合物可以产生特殊的蛋白质,但是,如果不持续向其供给原材料并清除废物,它们在两个小时内就会停止蛋白质的生成。
研究人员称,这种“人造细胞”具备将氨基酸转变为蛋白质所需的一切机制,因此可以像一个微型“工厂”,生成具有工业和医学价值的蛋白质。例如,目前胰岛素基本上都是通过在发酵池中培育的转基因细菌生成的,如果用“人造细胞”生成胰岛素,程序就要简单得多。
目前,该大学的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使这些“人造细胞”的细胞膜相连,使这些细胞像细菌那样复制。
作者:惠 丛
(来源:本站原创)
|